中学组向您报告写给瞿秋白烈士的一封信

敬爱的瞿秋白前辈:您好!展信安,见字如晤。这是一封来自清华附中高二学生的信,其中字句都写于年一个和平安宁的夜晚,希望它能代我溯时间之流,向您表达一个共青团员,一名普通的爱国青年,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激。您一定很关心当今的中国如何了。请允许我向您报告,这片土地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亿万人民使命在肩,拿下了脱贫攻坚战和对抗疫情的胜利。在国际上,我们阐明立场,据理力争,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中国内政。如今的中国,九万里风鹏正举,她的高度,绝对能够平视这个世界。一百年前的今天,您应该还在苏俄考察,在那里,您点燃了思想,也辟出了一道通往光明的希望之路。从那以后,您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主编了《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翻译了诸多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回国后又翻译了《国际歌》。那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译法至今仍被使用,我们也仍以此纪念着第一个定下这个译法的您。正如您在《热血日报》的发刊词里预言的:“创造世界文化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而我们弱者虽只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如今的中国国防水平日益提高,早已不再受到曾经列强的欺辱。我们面对的敌人仍然豺狼野心、好乱乐祸、乱中渔利;但我辈青年的血液仍然滚烫,充满力量,这力量激励我们学习知识、立志报国,这力量让我们不惧任何外部的诋毁。我们也同样会用行动告诉他们,在强国之路上,从不局限于超越谁,我们只把自己的路走好、走稳、走远。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支持一场战斗胜利的,是一刀一剑,更是人民内心深处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正源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进化的磅礴力量。回望那时,我们更理解您的抉择、您的担当、您的坚守。这份抉择、担当、坚守,一代代传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拼尽全力投身其中,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您临刑前留下的凉亭遗照里,背手而立,从容淡定的身影至今仍在我眼前浮现。那一天,面对青草坪,您微笑说:“此地甚好”,盘腿坐下,而后,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我们怎能不感叹,一定有人敢走那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国家排在自己生命之上。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历史长河流到了我们的时代,您放心,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未被任何挑战难倒。放心吧,中国在您的见证下觉醒,也必将由我辈的双手将她举向辉煌!此致敬礼!作者:纪弘泽(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来源:现代教育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gx/15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