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感后遗留的咳嗽,一个中成药止咳化

“咳咳咳、咳咳……”孩子一咳嗽,家长们就下意识的紧张。咳嗽是孩子健康路上的“拦路虎”,尤其是碰上流感,孩子咳嗽的没完没了,家长什么方法都用了,就是断不了病根!今天分享一个中成药,可以帮你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为什么孩子老是“咳咳咳”?

1、孩子生病没做好“收尾工作”

冬春两季,流感一波接着一波,孩子体质不像大人,难免会中招,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外邪进入体内,不断消耗正气,孩子就会出现气虚,如说话无力、嗜睡、浑身无力、呼吸急促等等,尤其是肺气不足,病邪停留在体内,孩子会时不时的咳嗽几下。

2、风寒感冒

受到季节影响,孩子出门或者活动时,很容易着凉,有些孩子大病初愈,体质较差,特别容易被寒邪趁虚而入,恢复期再次感冒,孩子可能会一个劲的咳嗽,同时还可能伴随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发烧等症状。

3、痰湿过盛

痰湿过盛的孩子,典型表现是白天不咳嗽,晚上咳嗽不停。这是因为体内过多的痰湿在晚上的时候堵塞了肺脏,导致孩子咳嗽,可伴随有胸口处疼痛。

对于这些情况,《医学心悟》给了我们答案。有一张千古名方——止嗽散,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屏幕前的你有帮助。

我们来看配方:

荆芥:祛风解表,针对外寒导致的呼吸道症状,能有效止咳、散寒。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缓解孩子因为痰多导致的咳嗽,同时强健脾胃,促进孩子肠胃运转,加强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紫苑、百部:紫菀能够滋润肺脏,引领上冲的肺气往下降;百部同样滋润肺脏,恢复肺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阻断痰邪的聚集。

白前、桔梗:白前疏通肺脏的气机,排出其中的痰邪;桔梗宣肺祛痰,缓解嗓子胀痛不适。这两者一个作用朝下走,一个作用往上提,帮助恢复肺脏原本的功能。

甘草:药性温和,能够温补脾胃,治疗气虚的症状,同时清除体内毒气和邪气,调和药性,孩子服用之后不用担心损伤根本的问题。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这个方子,有止咳、化痰、扶正、固本的功效,通过药材之间的搭配,达到止咳的目的。临床上经常被拿来作为基础方给孩子们用。

曾经有个家长抱着孩子找到我,孩子不到四岁,咳嗽的满脸通红,哭闹不止,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孩子前段时间肺炎,现在基本上好了,但遗留下咳嗽的毛病,也不怎么吃饭。

我看了孩子的情况,给他用了这张止嗽方,又辨证加入了麻黄和防风,防风和荆芥是黄金搭档,能够快速散寒气,加上补阳的麻黄,提升正气。

用药一周后,孩子的咳嗽明显减轻,继续调理一周,未再出现咳嗽,身体素质也明显提高。

今天分享的这个药方,效果很好,但孟爷爷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使用药物,用药必须先辩证,可以把情况给我说说,我看过孩子的情况后,会给出合理的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gx/15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