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还在加班,今日蒙自小编集体曝了

点下图观看《新时代加油干!》视频

以下是正文

11月8日,中国第18个记者节。何为记者?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发现美好,鞭挞不公,书写真相,你就是旺季,你略过就是淡季。

这是一个没有放假的节日

绝大多数的记者

今天与平常没什么两样

或是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

或是奋笔疾书于案牍之前

把新闻做好

就是他们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

此刻,向每一位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

致以敬意!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小编们有一些感想想要告诉大家!

墨然

今天被朋友圈里的一条《记者,记着心疼自己》刷屏。是的,今天是第18个记者节了,为记者同行们打Call的同时,也请心疼心疼自己。

特别是对于新媒体记者而言,为了能在挑战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在当好一名普通记者的基础上,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能是必须的。音频、视频、直播、VR、无人机航拍……这些新技能,已成为新媒体时代记者的标配。

此外,还要具备一个成为“段子手”的潜能,如果你想看高大上的新闻,新媒体记者就立马一本正经地为你娓娓道来;如果你想看轻松活泼的新闻,他能秒变“段子手”,各种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运用自如。

是的,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再也不能简单的只靠一支笔、一台照相机、一本笔记本打天下了。但无论如何变,新闻记者的初心没有变。因为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前行。

可是,今天,我却想对记者同行们走心的说一句,无论多忙,都请照顾好自己!!

加班熬夜对于记者来说就和每天吃饭一样正常,但别忘了,喝完咖啡提神之后,请给自己一杯热牛奶,即便是天已快亮,也要小睡一会;

采访时,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即便如此,也请给自己准备一块巧克力,充饥的同时也能给自己补充能量,对自己的胃好一点,你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没有假期也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越是节假日,记者们越是忙碌,即便一年天都在奔波,也请在每一天工作结束之后,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自己喜欢的歌、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跑跑步或是练练瑜珈,总之,别让自己的时间都被工作填满,适当的放松才会走的更远。

是的,今天是记者节,记着担当、记着责任的同时,也请记着心疼心疼自己!!

我是今日蒙自古灵精怪、人见人爱、车见车爆胎的小编——瑞星(俗称“小狮子”)。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小狮子想对大家说几句心里话:咱是个杆杆的90后,虽然年纪还轻,但算得上“今日蒙自”的小老人了,掐指一算,今天已是在“今日蒙自”的第天了,细数在“今日蒙自”的日子,那简直是要说个三天三夜。

曾采写过多篇民生的爆文,获得不少粉丝的和青睐,阅读量达到+;曾经和吴镇宇、张皓宸、冯小刚、*轩等大明星近距离接触,并留珍贵的合影留念;曾经亲临过蒙自诸多重大新闻的实时现场........

曾经的曾经,回想着多个日日夜夜,我和战友们一起拼搏在记者战线的最前线,用手里的笔杆子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报道出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新闻。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引以为傲,作为一名新媒体人,我们并肩作战、甘苦与共。回首往事,一幕幕、一景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掠过,在脑海中盘旋。

好了,小狮子尿急了,先写到这里,如还想了解更多详情,请记得每天观看“今日蒙自”,我们再会~~

瑞星

焯塨

进入“今日蒙自”,入行已有一年多了,已经习惯了每天晚归,吃饭不在点的生活。在此之前,从未想过像我这样整天修修电脑,打打电动的技术宅,也会成为一个满腔热情,走街窜巷的小编。在“今日蒙自”的这段时间,人生中增添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当记者,第一次采访写稿,第一次用单放相机……对了,还有人生中第一次航拍,用上帝视觉记录蒙自的城市变化。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虚拟网络的,一个电话打来,背上相机,带上脑子里的各种采访问题就马上出动。有的时候遇到棘手的采访,无从下手,写不出稿子,着急得头发都要抓掉了。不过,虽然疲惫,却也无比充实。记者节到了,怎样说呢,非常感谢我身边的同事的帮助,同时也对自己说:你很棒,将来会更棒。

年,我毕业了,走出校园后的我站在了找工作的十字路口,机缘巧合之下,从未想过要当记者的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踏入了记者的行列,开始了我的探险之路。

工作之初,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新奇和陌生,采访、拍照、写稿、编,我总是难以胜任,但还好,在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融入了新媒体中心这个大家庭。

记得编编到头要爆炸抓狂的深夜,也记得阅读量破万之后既兴奋又故作淡定的早晨。

对了,还没说我叫什么名字,我叫李娜(不会打网球),朋友们都叫我娜娜,本来想给自己取个出道艺名的,但取名字什么的最烦了,发型百变,看心情换,喜欢吃东西,有些路痴,最讨厌别人说我胖~嘻嘻嘻,打住打住~记者节,送给每一位奋斗的年轻人~

娜娜

毛毛

没毕业之前,对工作的期待是这样的:朝八晚五,每天工作八小时,工作环境OK,不加班,有双休,有节假日,有大把大把的工资。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然后,我就毕业了。毕业一个月,我加入了新媒体中心,成了“小编”之一。上班后的现实是:经常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有时候更晚。有句话说的很形象,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泡面前”。能按时下班的那天,心情激动如下图:

工作地点,就更不稳定了……某某活动要开展了?走,采访。蒙自暴雨淹水了?走,采访。节假日有活动?走,采访。拆建了?走。修路了?走……

现在回头看自己当初对工作的期望,只想说真是图样图森破。

好是好在,在我们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7.2岁滴队伍里,大家都很年轻,都是忠实网民,共同话题很多,氛围也很好,没有古板僵硬也没有尔虞我诈,当然了,也没有钱……

好了,严肃点。其实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是一个“记者”,算是一个“新闻宣传行业从业者”。辛苦?待遇?比别人观察更多,体验更多,记录更多,收获也更多。这种待遇,不是钱用钱来衡量的。

年轻嘛,世界这么大,就是要多看看,不然等以后老了去跟别人晒太阳吹牛,都没有什么好讲的。在现在年轻的时候能当个记者,挺好!

鲁九

今天是记者节,作为一名历史悠久的记者,必须出来冒个泡,至于历史有多悠久,说出来都会吓大家一跳,这么说吧,我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各位小伙伴都还在穿开裆裤。好了,我坦白,已经快两个月了。如果现在我可以算一名记者,那我肯定还处在穿开裆裤的阶段,正走在路上,需要学的东西,多,很多,相当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学习!

在新闻这个行业中干了3年,头2年我奔跑在西北勒的每一个村子和山头,今年穿梭在蒙自的大街小巷,流过的汗水和泪水,让我切身地感受到这一行的艰辛与痛苦,也领悟到这一行的含义和使命,荣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看遍人生百态的同时,我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更多的是,我用镜头去记录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和人性的善恶美丑;用文字,去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用爱心和真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和我的“战友”将奔跑不停,做一个负职责的媒体人!

累并快乐着三三

许扬

11月8号,一个对于众多上班族们不过是朝九晚五的普通日子,而对于记者,这个日子总是会带给他们万千思绪和热泪盈眶。

很巧,一年前,我机缘巧合地进入了这个圈子,感受到了前辈们口中那一幕幕“风里来雨里去”“节假日不过是另一种工作的打开方式”“别人的下班是你写稿的开端”等等情节,踏入这道门的始初,诸多感受,还好,在这个圈子很幸运地遇到了和自己一见如故、心有灵犀的“战友”,分享着自己在这份工作中的喜悦,互相分担着彼此难以言表的委屈。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内容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过程中所经历的和见识到的,远远超乎了自己预期。这条路不知道可以走多久,但,长路漫漫,亦稳步前行。我,是许扬~

北漠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

时间如流水,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一年半了,而从事记者工作也快一年半了。

还记得,第一次在蒙自会堂采访的时候,会堂里面坐满了人,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当我鼓起勇气举着相机去拍照的时候,拿着相机的手都是抖的,等拍下来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现在想想依旧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很好笑。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采访过时*新闻,采访过民生新闻,也采访过吃喝玩乐的新闻,采访的过程千篇一律,从接到任务或发现新闻线索,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疲惫。毋庸置疑,选择记者工作,就是选择奔波和挑战。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流过汗水和泪水,有过疲惫、委屈,更有过欢乐和欣慰。当一篇篇精心采写的稿件获得认可时,那份满满的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当一名记者的信念。

苦乐在心中,记者这条路,不知道还能走多久,但很幸运遇到了并肩作战、志同道合的“战友”,但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我叫李蕊丽,笔名北漠。

至于小编我……

西蓝花一个有脾气的小编

照片请自行想象。

感想:记者节……忙不赢写,我还正在赶编着今天滴……

“你这气质

一看就是搞新闻的”

↓↓↓

他们皮肤暗淡无光

挂着浓重的黑眼圈

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

总是心事重重加班不停

仿佛有上千万的生意要谈

他们说

“就我这样

我妈已经对我的终身大事不抱幻想了”

他们有轻重不一的强迫症

24小时不关机

时不时如触电似的抓起手机

生怕错过一条来信一通电话

常常为找不到选题而焦虑

反复批阅手机里成批的新闻账号

他们说

“要成功先发疯”

他们像尊雕塑般长期久坐于案前

因而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

肩颈、腰椎僵硬疼痛症状

他们说

“一块钢筋砸下来

颈椎没事

钢筋碎了一地”

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和普通人不一样

发稿哪怕慢了一秒

捶胸顿足!仰天长啸!!

如果七八点下班

他们说

“这是愉快滴不加班滴一天”

他们看到一切文字

都会不自觉地去检查错别字

标点使用是否合规

遣词造句是否精确

会不会引起读者的歧义

他们说

“是‘地’!不是‘的’!

是‘得’!不是‘的’!!”

(掀桌子)

他们在熬夜界是一把好手

嘲笑自己靠咖啡香烟“续命”

夜深了又到了灵感乱飞的时刻

写下去——停不下来

他们说

“我见过凌晨点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重庆石家庄……”

他们对于节假日的理解

不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吃

而是怎么借势做新闻报道

真正休假时恨不得昭告天下

其实已经小心翼翼在旅行箱里

给笔记本电脑腾了位置

他们说

“我控制不住伸向电脑的手啊”

他们的生活其实简单极了

倦了伤心了

就发朋友圈打趣自己一番

真的倦了伤心了

把苦咽进喉咙吞进肚里

他们说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改编自“世界员工吐槽中心”发布的

《你这气质一看就是搞新媒体的》

何为新闻工作者

他们说

↓↓↓

整个世界旋转成模糊一片

他却屹立不移

即使流了鼻血

依旧昂然奋起

△范长江,青年时代走出书斋,以笔杆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他是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欲成大河者,必长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长,则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荡奔腾之日;基愈固,则人生事业愈不敢限其将来。”他行进0多里,历时10个月,撰写而成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已成新闻报道、非虚构文学的经典之作。

范长江·说

“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稍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物质的享受,温暖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摆着:诽谤,污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是非,出卖灵*。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以“韬奋”为笔名,意在“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他主编《生活》周刊,启发一代进步青年。创办三联书店,影响了国人的阅读品味。以毕生精力,做“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生活》周刊如是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那一刻起,他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邹韬奋·说

“作为编辑,我只是为读者服务,一生乐此不疲。”

△约瑟夫·普利策,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百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

普利策·说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以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故事。在突发事件、灾难和战争现场,总有他们不惧危险冲向前线的身影;当公众利益受到损害,总有他们深入调查寻求真相;在偏远贫困地区也总有他们不畏艰难,报道基层最真实的一面……

央视记者·说

《第18个中国记者节,听听央视记者的心声……》(全屏观看效果最佳)

央视记者/关美璐单宏鑫郭华

△新闻工作者也属“高危职业”。早前调查显示,我国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如此,年全球已有48名记者殉职,其中26人死于战争,18人死于谋杀,3人在执行危险报道任务时丧生,1人未作说明。据统计,年起,全球每年都有百余名记者及媒体工作者殉职。

*·说

“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

记者,记着

↓↓↓

他们做到了

不去看工资卡的余额

是否还付得起各种贷款

不在意日渐稀疏的头发

是否还遮得住头顶

不打扰因工作时差

还没来得及亲吻的宝宝

不理会为了包庇黑暗

而袭来的诱惑胁迫与暴力

他们做到了

是观察者、记录者

也是参与者、改造者

背负向真相掘进的使命

拿起笔杆、键盘、话筒、摄像机

每一笔都成了

历史的追光

时代的注脚

前行的基石

记者

记着初心

记着担当

记着坚守

记着作为

记者

也请记着心疼自己

图自/网络视觉中国

祝福与敬意

送给每一位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感想:三三、瑞星、蕊丽、毛毛、杨睿、娜娜、许扬、饶康、鲁九、西蓝花

编辑:毛毛、西蓝花

校对:三三、北漠、许扬

审核:清爽

点这张图!给忙碌的身心一次放松的旅行!

声明/提醒

1.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蒙自(ID:jrmzzx);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

了解蒙自今日,下载今日蒙自

点击阅读全文,体验"蒙自IDO映画工作室"制作超炫酷蒙自实景航拍VR!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
陕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gx/1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