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前 >> 白前功效 >> 南沙参

南沙参

南沙参(《神农本草经》)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沙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栽培或野生。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干燥。无臭,味微甘。以根粗大、饱满、无外皮、色*白者为佳。切厚片或短段生用。其炮制品名称有蜜沙参。

南沙参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沙参,陶弘景日:“此与人参、玄参、丹参、苦参是为五参”,“色白,宜于沙地,故名”。古无南、北之別,至清代张璐著《本经逢原》,将沙参分为南、北两种。据考证,明以前所用均为本品,因其表面*白色,宜于沙地生长,主产于南方,故名南沙参。别名有沙参(《神农本草经》)、白沙参(《范子计然》)、白参(《吴普本草》)、羊婆奶(《本草纲目》)、泡参(《中药形性经验鉴別法》)、杜参(《药材资料汇编》)、泡沙参(《四川中药志》)、土人参(《湖南药物志》)。

本品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肯定了本品补益肺气的作用。继而《名医别录》又谓其“主治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药性本草》则言其“能祛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对南沙参的主治病证做了进一步补充。《日华子本草》则较为客观地概括了其主治特点:“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在此所述各项功用至今仍然指导临床用药。之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其“清肺热,治久咳肺痿”,《本草纲目拾遗》又谓其“止嗽宁肺”,《本草正义》谓其“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阴”,《玉楸药解》谓其治“燥渴”,由此更为强调本品“清养肺胃”的功效。现代对南沙参的应用亦侧重于其养阴清肺、益(肺)气之功,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经验,认为本品兼有一定的祛痰止咳之功。

甘,微寒。主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一、肺热阴伤证

南沙参甘而微苦、微寒,主入肺经,既善于养阴,又能清肺祛痰,还能“益肺气”,以清养为主,故常用于肺热阴伤所致燥咳、热咳、肺痿、劳嗽等证的治疗。

1.阴伤燥咳本品味甘能养阴润肺,其微苦而降泄肺气,性微寒可清肃肺热,又兼有祛痰之功,可用于燥邪犯肺、肺阴被伤,而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或音哑等证。若治温燥犯肺,兼见身热、微恶风寒者,常与桑叶、豆豉、浙贝、杏仁等清宣润燥化痰止咳之品同用,如《温病条辨》桑杏汤、《程门雪医案》凉润止咳汤。阴伤燥咳、兼外感风邪者,本品宜与滋阴解表、润燥止咳之品配伍,如《李辅聪医案》沙竹汤,其与玉竹、荆芥穗、桑叶、贝母、紫菀等同用。阴伤燥咳、兼燥伤胃阴而见咽干、口渴、或热、苔燥乏津,即燥伤肺胃者,以之与麦冬、玉竹、天花粉、扁豆、桑叶、甘草同用,共奏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功,如《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若燥邪化热、灼伤肺络而致咳痰带血、咯血者,可以之与清火润肺、止咳止血药同用,如《程门雪医案》二叶三仁汤,其与桑叶、浙贝、青黛、蛤粉、枇杷叶等同用。

2.肺热咳嗽本品微苦微寒,功能清肺,《本草纲目》谓其“清肺火”,又善于滋阴,且能祛痰,故可用于肺热咳嗽,而以肺热阴伤、痰稠难咳者尤为适宜。《卫生简易方》单用本品水煎服,治肺热咳嗽有效。现代临床为增加其清肺化痰止咳之力,常以之与桑白皮、地骨皮、石膏、*芩等同用。如《蒲辅周医案》养阴泻肺汤,其与桑白皮、白前、麦冬、葶苈子等同用,主治麻疹后并发肺炎,症见高热、咳嗽痰阻、苔*燥者;《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止咳糖浆I,其与*芩、白前、杏仁、麻*等同用,主治肺热引起的咳嗽、吐痰、气喘等证。

3.劳嗽本品养阴清肺,又能祛痰,故常用于肺痨咳嗽,症见干咳无痰或少痰,甚则痰中带血、潮热盗汗等,可与麦冬、天花粉、玉竹等同用,如前述之沙参麦冬汤;亦可与天冬、生地、川贝、百部、阿胶等同用,共奏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止血之功,如《医学心悟》月华丸。劳嗽日久,常致气阴两伤,本品滋阴,兼能“益肺气”,气阴双补,常用于治此证,多与*精、知母、贝母、百部等同用。

4.肺痿《本草纲目》载:南沙参“治久咳肺痿”,久咳肺痿、肺燥阴竭,症见咳吐浊涎沫、质黏、咳声不扬,甚则音哑、气急喘促、口渴咽燥、潮热等,宜用本品滋阴润燥、清肺祛痰之功,与麦冬、天冬、川贝、知母等滋养肺肾、化痰、止咳药同用。现代则常以之治疗迁延性肺炎,如有临床报道,用本品配伍麦冬、玉竹、天花粉、瓜蒌、川贝、孩儿参、甘草,浓煎服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治愈率较高[辽宁中医杂志,,(3):24]。

5.阴虚喉痹《玉楸药解》言其能“清肺火,益肾水,治喉痹”。阴虚火炎、灼津成痰、燥痰结于咽喉之喉痹,症见咽干疼痛、咳吐不利、似有物哽者,本品能清肺养阴、润燥化痰,可与百合、桔梗、射干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等品同用。现代常用之治疗慢性咽炎,如南京市卫生局《医院制剂规范》()利咽合剂,以南沙参为主,与桑叶、石斛、射干、木蝴蝶、白苏子、麦冬等同用。

二、胃阴虚证

南沙参味甘入胃,能益胃生津,故可用于治胃阴不足而见口燥咽干、胃痛、呃逆、呕吐、便秘、舌红少津等证。

若治外感燥热、伤及(肺)胃之阴液,症见身热不甚、口舌干燥而渴、兼干咳者,常与麦冬、玉竹、天花粉同用,如前述之沙参麦冬汤。若治热病后期,或久病胃阴被伤所致口干舌燥、饥不欲食、舌尖红少津者,常以之与麦冬、玉竹、生地、冰糖配伍,如《温病条辨》益胃汤。若治脾胃阴虚、纳食减少、食后腹胀、口干唇燥、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苔剥、脉细者,可以之与麦冬、玉竹、太子参、山药、扁豆等同用,共奏补益脾胃、养胃生津之功,如《阴虚证治》益脾胃汤。若胃阴不足,见呕吐呃逆为主者,常以之与麦冬、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同用,共奏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之功,如《*文东医案》降逆汤;若胃阴不足,见胃脘隐痛为主者,则常以之与玉竹、麦冬、白芍、佛手、延胡索等养阴行气止痛之品配伍。现代临床取其养阴益胃之功,用于治慢性胃炎和胃神经官能症而见胃阴不足者,取得较好的疗效。还有临床报道认为,以本品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各种食管炎,而见胸骨刺痛、吞咽困难者,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处方:南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g,胖大海50g,共为蜜丸。每服1~2丸,1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腹含化,缓咽[福建中医药,,(14):28]。

此外,南沙参还可用于心虚惊悸、疮痈肿痛、皮肤瘙痒等证的治疗。

1.心虚惊悸《日华子本草》亦谓其“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太平圣惠方》沙参散,主治心悸、恍惚多忘、惊恐之证,其与天冬、生地、茯苓、龙齿、远志等同用。

2.疮痈肿痛《日华子本草》谓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玉楸药解》亦载其“治疡疮热痛,瘰疬斑疹,鼻疮”。《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解*养阴汤,以之与北沙参、西洋参、生地、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之功,主治皮肤科、外科感染性疾病后期,*热未尽、气阴两伤者,方中南沙参之用既养阴益气,又解*排脓。现代临床验案报道,治一男性患者,患枕部多发性疖肿半年,缠绵不愈,3个月前又生一疖肿。用托里透脓汤内服,药后赤肿掀痛,症情加重;遂改用南沙参60g,每日煎服1剂,3剂后痛减,连服30剂疾愈。此乃取其清热解*消痈之功[吉林中医药,,(5):22]。又有临床报道,以之与麦冬、玉竹、天花粉、扁豆、大青叶等组合成方,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小儿口疮,一般服药2~5剂溃疡面即愈合,疗效显著[陕西中医,,5(1):16]。

3.皮肤瘙痒《药性论》谓本品“能去皮肌浮风”,《药鉴》则云:“玄参佐之,散浮风瘙痒何难”,用于治皮肤瘙痒,常与防风、荆芥、玄参等同用。

另,《湖南药物志》方用大量杏叶沙参煮鸡蛋服,治虚火牙痛;以杏叶沙参12g与猪肉适量同煎,治产后无乳。

10~15g,鲜品15~60g,亦可入丸、散剂。

1.《本草经集注》日:“反藜芦”,故不宜与藜芦同用。

2.本品性微寒,风寒咳嗽、寒饮喘咳及脾胃虚寒者宜慎用。

关于南沙参品种的讨论

南沙参的品种来源较为复杂,据考证,其主流品种除上述沙参轮叶沙参、杏叶沙参外,还有以下4种:

1.展叶沙参。

2.泡沙参。

3.石沙参。

4.丝裂沙参。

我国沙参属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地区尚以沙参属的数十种植物作南沙参入药,它们分别是紫沙参、云南沙参,川藏沙参、长柱沙参、扫帝沙参、狭叶沙参、中华沙参、罗兰沙参、川西沙参等,事实上,各地为了广开药源,多就地取材,凡本属植物之干品,从生药外观看,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肥壮、体轻质松、断面*白色、气微而味甘者,就在当地代南沙参使用。

此外,还需要弄清的是,药用南沙参当以adenophora属植物为是,但商品中发现有多种非问属品存在:羊乳参、管花*参、长叶轮钟、灰毛风铃草、西南牧根草、牛皮消、黑参上述非同属植物,在一些地区混作南沙参入药使用,应予纠正[中药材品种论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7]。

一、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三萜类成分:羽扇豆稀酮、蒲公英萜酮;固醇类成分:β-谷固醇棕榈酸酯等;还含生物碱类、*酮类、多糖、鞣质等。

二、药理作用

本品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轻小鼠胸腺、脾脏病理损伤,增强血清SOD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而具有抗辐射作用。南沙参减少枸橼酸引咳模型豚鼠的咳嗽次数,增加正常小鼠酚红的排泌量。降低CCL4致肝损伤。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

三、临床新用

1.治疗鸡眼用沙参、丹参各5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27例鸡眼患者,痊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6%,其中18例女患者鸡眼全部脱落[中成药研究,,(7):47]。

2.治少女血崩一少女血崩,迁延月余,屡治不愈,用南沙参、北沙参、生地各17g,延胡索(醋炒)15g、鹿衔草、荆芥炭各12g,尽服4剂而血止,迭经应用,效果确实显著(《长江医话》)。

赞赏

长按







































白癫风那家三甲好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gx/3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