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也有别名和俗称
中药材和人一样,人有大名和小名,中药材也有别名和地方俗称。比如:白芍,在亳州又称“花子”。如果到亳州农村,问“花子”,估计,都知道是白芍,如果到外地问“花子”,可能知道的就很少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八月札,在一些产地称“八月瓜”,或“八月果”;白前,又称“水杨柳”;白头翁,在一些产区称:“老公花”,“大碗花”。巴戟天,又称“鸡肠风”;半枝莲,称为“牙刷草”或“并头草”等等。
中药材规格千差万别
中药材品种繁多,在购买药材时不是知道名字就行了,有时候还要知道其规格,所谓规格,指的是药材的类别、外在形状、颜色、产地、质量,包装等。不同的药材又有着不同的规格,比如:白芍,分1、2级,3、4、5级,尾芍等级别;人参分为30支、48支、64支、小抄等;三七则按头分规格,20头、30头、60头、头、无数头以及剪口,筋条等。如果问三七啥价?别人无法回答你,因为问的太笼统,不专业,卖家会以为你是外行。同样,购买*参,如果不说清楚是大统、中统,小统,卖家也是一头雾水。
有些药材因产地不同,规格也不一样,比如:牛膝,有怀牛膝和川牛膝;贝母,有川贝、浙贝,平贝和伊贝之分。白芷有亳白芷、川白芷、禹白芷和祁白芷;菊花有亳菊、怀菊、杭菊,祁菊;山药有怀山药,广山药之别。如果到市场上采购药材,问防风啥价。别人会问你要关防风,家种防风或是萝卜风。大*也分马蹄*、橛子*,水根和菜子*。不弄清这些,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你是外行。
还有的药材按颜色不同分规格,比如:栀子,有红*之分;连翘分青翘和*翘;金银花有青花和白花;丹皮,未刮皮的称黑丹或连丹,刮皮的称为白丹或粉丹;附子分为白片、黑片和*片。旱莲草有红旱莲和墨旱莲等等。
因药材外包装不同,其规格也有不同,如:当归,分草把和柳条把以及散把;有的药材分袋装和机器包,如:白花蛇草和半枝莲。因形状不同分级的有:胖大海,分长果和圆果;女贞子分鸡腰和圆形;石斛分枫斗和耳环;薏苡仁分大粒和小粒等等。
也有的药材加工方法不同,规格也有不同叫法,如:水蛭,分为清水和矾水;桑螵峭分为生大绵和熟大绵;山楂分为机器片和手工片;旱半夏分为姜半夏和法半夏;连翘分为生晒和水煮;八角分为硫磺果和水烫果;苍术有撞皮和半撞皮之分等等。
如今,有又有不少药材分为有硫和无硫,晒货和炕货。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规格,同一种药材也有因产地分,或因产新季节而分。如:草决明有进口和国产之分;胖大海有秋果和春果。红花有新疆和云南之别等等。
这是中药材按规格不同的分别名称或俗称。知道了这些还不够,还有在谈论价格和行情时,也有行业术语和行话。如:当前市场生意不好,就用大货走迟,疲软、萧条、萎靡不振、低迷徘徊等词语;当行情火爆时,总是听到:暴涨、飙升、高歌猛进、步步高升、天价等振奋人心的词句;如果某种药材价格下滑,就用飞流直下、跳水、狂跌、一路跌落等词语。还有经常听到走畅、加快、活跃、迟缓、震荡等语言,这些都是描述药市行情的行话。还有当药材行情平稳或活跃时所使用的词语。
当药市行情平稳或较差时,有这样的词语表达,多商持观望态度,散户和大户都按兵不动,袖手旁观者多,有货者边走边看,大户出不了货只有自拉自唱等等。当市场活跃,涨价品种不断出现时,描述的词语也颇有热情,如:亮点、热点品种闪亮登场,犹如药市一匹黑马;大家争先抢购,炙手可热,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等等。
某种药材涨价或下跌时用数量词语表达,如:库存见底、减产严重、需求激增、等米下锅,生产过剩、库存庞大、供大于求,丰产量大等等。
药市的“行话”
关键词:个子
个子:中药个子货是中药市场的行话,一般说的是根茎类的中药,个子货就是指整个根茎。一般指没有经过加工的药材。
关键词: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关键词:头
头:市场常说多少头的,指的是每斤多少个的。比如头的,就是指每斤有个。
关键词:大货
大货:手里的货很多,(一般有很多吨)。
关键词:统货
统货:指中药的个头,有大有小,没有经过挑选
关键词:选货
选货:几乎所有的形状、大小等品质都比较一致的货。
关键词:走油
走油:中药的走油中药的走油又称泛油或浸油。经过走油的中药,表面或内部均会呈现油祥物质,并产生酸败和油哈,鉴别药材是不是走油主要看中药材的色泽、油质、脆裂及黏连程度。例如:*参、牛膝、桔梗等药材走油时内外颜色由浅变深;当归、木香、独活等走油时,其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砂仁、巴戟天走油时,则容易碎散或断裂;而麦冬、天冬走油时则黏连成块。走油的药材一般品质下降甚至已经不能使用。
关键词:跑合的
跑合的:指说合生意。一般是指专业靠赚取提成撮合药材生意的人。
关键词:饮片
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
关键词:QS
QS:QS认证分两大类,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和工业生产许可。根据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5年9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0号公布,根据年4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修订)对QS的定义:QS企业产品生产许可,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国家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纳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依照规定程序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产品生产,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列入目录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列入目录的产品。而其中第三十六条更是明确规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由“企业产品生产许可”拼音QiyechanpinShengchanxuke的缩写“QS”和“生产许可”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生产许可”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QS标志由企业自行印(贴)。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从年6月1日起,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应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之前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在年6月1日起18个月内可以继续使用原已印制的带有旧版生产许可证标志包装物。
关键词:GSP
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药品经营企业统一的质量管理准则。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GSP要求,并通过认证取得认证证书。它是一个国际通用概念,也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一种法定的监督管理形式。GSP认证在中国正式实行后,对不规范的药品经营行为起到了遏止的作用,现在通过GSP认证的企业的名单可在药品认证中心查询。
关键词:GMP
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缩写: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世界卫生组织将GMP定义为指导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中国卫生部于年7月11日下达卫药发()第35号“关于开展药品GMP认证工作的通知”。药品GMP认证是国家依法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品种实施GMP监督检查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虽然国际上药品的概念包括兽药,但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将人用药GMP和兽药GMP分开。也就是说中药材经营性的公司需要GSP认证,而生产药的需要GMP认证.
关于中药材行业的行话和俗语还有很多
比如,对市场需求量大的药材称为大宗品种,市场需求量不大的成为小三类药材,如:蝼蛄、蟑螂、大将*、蜥蜴、蟋蟀等。
对于产量和用量特别少的药材称为“冷背品种”,如:一朵云、一口钟、一碗水、七里香、七姐妹、七星剑、三钱三、三棵针、马蹄香,开心果等。而一些价格较高的药材则称为“名贵药材”,或“细药”,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海龙、海马、血竭、牛*、犀牛角、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