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花烟台之旅于春艳

写在前面儿子考上了“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我和他爸要去送他,才有了这次旅行。这次旅行打破了我的几个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走出东北;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第一次坐长途火车。虽无壮举,却也有些感悟,记录于此,以备回忆的依据。艰难的选择儿子的高中三年没怎么学习,自然高考分数不高,也无缘本科院校。专科也并不是不能成才。我坚信,每个人都有他的定位,只要方向不错,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专科报考是在9月13日开始,按原计划第一志愿是“三峡电力”,他的分数和去年录取的分数低于3分,预测不好今年的走势,稳妥一些的话就是放弃,选择其次。再计划就是“武汉交通”和“吉林水利水电”“广西电力”,可是儿子要么嫌太远,要么嫌太近。他选择更低一级的“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我知道他的意思,只是心照不宣罢了。要论城市,张家口不如烟台;要论分数,张家口和烟台去年同步;要论专业,烟台汽车技术性会更好一点。于是,第一志愿选择了“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专业选择“新能源汽车技术”。以高于去年40多分报的,应该稳进。结果也真是这样,25号就查询到了录取信息,27日收到录取通知书,10月10号报道。是否去送儿子上大学让我思虑了很久。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我又是一名教师,每天会接触大量的学生,他们是受保护的弱势群体,扶余市教育局要求不允许出省的。尽管烟台没有疫情,但是这一路上会遇到很多人,谁知道都来自哪里呢?和校长说了要送儿子的意思,校长告诉我,他理解我的心情,但是去送,回来要核酸检测,还要隔离14天。我犹豫了,我们这样的家庭,来来回回要20来天不能上班,说明20来天赚不到钱,还得花很多钱,这样一算得损失左右,值不值得,我在思量。30号放月假,回家和他爸商量一下,他爸的意思让我去,难得一家人一起出去,就当旅旅游。说心里话,我也想去,钱是赚不完的,多少都不够花。放下我的学生,学校会安排更好的老师代班,而放下我的儿子,谁来管呢?爸爸永远代替不了妈妈,亲情没钱不行,但是陪伴比金钱更重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再说,如果不去,我心里不安。从小到大,送儿子上学,我从未缺席,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送儿子上学。带着这种不安的情绪工作,工作也不快乐!人生不可能重来,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决定了——去。于是订好了9号的火车票和飞机票,就连到烟台入住的酒店也订好了。该给儿子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6号下午返校,校长得知我的决定很是淡然,但是接下来就是主任和各个老师对我的劝说。我知道都是为我好,我去不去儿子一样上大学,多赚的钱可以补贴孩子和家,可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要去,不计后果,做好最坏的打算。于是加班加点赶课程,把该做的都做到,尽量让孩子们多学一些,少落一些,也算我的尽心尽力吧!亲情,我不能缺席。第一次坐飞机9号下午13:02乘坐K次列车扶余站上车,近3点到达长春站。走出车站,不知道怎样能既经济又快速的到达龙嘉机场,此时动车已没有班次。都是公交车和地铁、轻轨,但是没有一个是直达的,都得或走一段,或换车。我们拿的东西很多,最后一想还是打车吧!拦下一辆出租车要元,没坐。是儿子用手机叫的滴滴出行,3分钟就到我们面前,价格比出租车少一些,按里程先付款。不禁感叹自己跟不上时代了!儿子长大了!龙嘉机场很大,到处星光点点。我们先在机器上选好座位取票,然后办托运行李,行李过安检。当我们过安检的时候,我的包出了问题,水银温度计是不允许带的,只好扔掉。在候车室里,哪里的人都有,他们的方言听不懂,也不需要懂,安静地坐着吃了点以备的晚餐(火腿肠、面包和泡面)。晚上19:05由长春飞往宁波途径烟台的MU的飞机开始登机。我们随着人流排好队由机头进入机舱。空姐很友好的微笑指引,我坐在42B,儿子坐在42K,他爸坐在43J,恰好是机翼的位置。坐稳放好行李,系好安全带后。在每排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下边自动放下一个正方形的小液晶电视,用中英文图文并茂地讲演了乘坐飞机时应注意的事项和路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的措施,讲演完液晶电视收起。空姐巡视检查安全带的情况,飞机即将起飞,空姐又开始检查手机是否设置飞行模式。第一次坐飞机,也不会选座位,飞机左右两边都是三个座的,我们三个都没靠窗,我和儿子附近有窗户,他爸的就比较远一些。透过窗户看到龙嘉机场里停放着许多架飞机,看上去比客车大不了多少,掐头去尾也就和一节火车一样大。灯光闪烁,或许我们乘坐的也这么大吧!我没有站起来仔细看看,估计机舱里有多乘客,感觉每个人的空间没有火车和客车宽敞。飞机开始滑行,灯光灭了许多,隆隆声很响。透过16K书本一样的窗户看到地面上的数万灯光在游移,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飞机的震动也越来越大,突然机头朝上,我们的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地面上的灯光变小变远,我知道飞机飞上蓝天了。这个姿势飞行了一会儿,地面上的灯光不见了,有烟一样的云在窗前移动。透过窗户只能看到机翼的灯光闪烁,飞机还在升高。云朵不见了,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机翼的灯光闪烁。飞机开始平稳了,我知道应该是高度够了,究竟多高我无法预测,只知道我们已经远离了地面。飞机的隆隆声还是不断,感觉两耳有些失聪一样。飞机起飞20分钟后,机内的灯光都亮了,空姐开始发放矿泉水,也有人开始去洗手间,还有带小孩的,小孩一直在哭闹,可是我的耳朵感觉声音是那么远,那么小,我用小手指掏掏耳朵还是一样,我真怕耳朵从此就这样了!看看别人都很淡定,也许下了飞机就能好,我期待着。那个小液晶电视又放下来了,这次播放的先是广告,之后是电影,没头没尾的,也不知道啥名,像哑剧一样,我什么也听不见。我想我的耳朵不可能失聪,能听到机舱里孩子的哭闹声,只是很小很远一样,于是,我看字理解电影中的故事。邻座的一位女士把前面座椅的后面一个小揪一拧,一个小桌就放下来,矿泉水和随身的包包手机都可以放上面,还可以看书,还有人在看报纸。哦!想起来了!登机的时候旁边一个报纸架上很多报纸的,准是给旅客备的,我没敢拿。我也学着人家的样子放下小桌,享受一下。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要到了,还有20分到烟台的时候,小液晶电视收起,飞机开始灭灯,下降。我忙收好桌子,把空矿泉水瓶放到桌下的垃圾袋里,向外面看。晚上九点多了,烟台城市的灯光依然在闪烁,但我无法辨别这个陌生的城市与长春有何区别。隆隆声越来越大,当飞机着陆的一刹那,震荡是很大的,有了空姐的提醒,我们也并不害怕。滑行由快到慢,飞机停稳后,机内灯光开启。空姐很好听的声音传来“飞机已经到达烟台的蓬莱机场,请下车的旅客带好你的随身物品准备下飞机,转机的旅客请到机场候车室更换登机牌……”到了!我们来到蓬莱机场找到托运的行李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感觉耳朵好了。儿子叫好了滴滴司机到门口,第一次用花小猪的软件居然免单,儿子很兴奋。司机将我们安全的送到怡莱酒店。还好,司机的方言不太重,我们听得懂。可是这左拐右拐上坡下坡期间,借着灯光看到的风景并不怡人,好像是村庄,好像是山区,就连这酒店也是一样,表面就是农家,给陌生人恐惧之感。幸亏我们是三个人,要不真有点儿不敢住。第一次坐飞机,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也没看到震撼人心的风景,很平淡,很平静,只是感觉飞机我坐过了,它就是一种快捷的交通工具,仅此而已。足落烟台10号清晨,拉开窗帘,哦!酒店后面是山区,山并不高,呈环抱型。向前窗看,一片村庄,一个大牌子写着——刘家庄,蓬莱机场就建在刘家庄附近。我们在三楼,清楚地看到飞机滑行飞入高空,声音很响很响。再远处还是山,连绵起伏。蓬莱,让我想到电影中的蓬莱仙境,可这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我满是疑惑,又充满期待,期待有个很好的解释。儿子的学校坐落在烟台福山区,离这里很远,打听好了,最快的就是打车,当然首选还是滴滴。坐机场大巴1号、3号也能到,但是还得走一段路,我们带的东西多,上下车不方便,每人24元,和打车80元不差多少。孩子没要电脑,想买一部苹果手机,满足他吧!于是叫滴滴去福山区的苹果专卖。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很美的山和树,和东北的树有很大的区别。东北的树粗犷自由,而这里的树,我叫不上名字,但是形体规规矩矩,英姿飒爽,像是受过训练的士兵。我们开始和司机攀谈。据司机说,蓬莱是山区,福山区比较平坦,威海最平坦。此地是海洋气候,温暖舒适,适合养老。到达福山区苹果专卖还不到八点。上班的人很多,一道靓丽风景呈现在眼前:相隔不远就有公用的电动车。上班族大多数骑着这样的电动车穿梭,看不到一辆摩托车。为什么此地空气好呢?原来他们注重环保,减少摩托车和私家车出行,也就是减少尾气排放啊!看这树多绿啊!天多蓝啊!苹果专卖的服务员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这让陌生的我们颇感欣慰,钱花的也舒心。最后还帮我们拍了几张全家福。到达学校南门的路口就下车了,路两边都排满了私家车,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步行大约有0米才到达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南门。有接待的学生引路,刷身份证从角门进入学校。学校很大,迎面不远处是一圆形的喷水池,洁白的水柱不停地喷涌,喷水池后面是三根高高的旗杆。向右拐进入教学区,儿子进屋内办理相关手续,我们来到他的班级接待处(新能源汽车技术2班)等候。借此机会环顾四周,干净整洁,环境优雅。儿子出来后拿到住宿的钥匙直奔住处,前走右拐约一里多地才到达,房间号很特别——,家长得登记才能进入。住宿的环境一般,六人间,有室内厕所,有晾衣阳台,有储蓄衣柜,整理好后我们就要离开了。儿子说很累,没有下楼送我们,可能是他怕看到我落泪吧!是的,转身的刹那泪就来了,我匆匆下楼。他爸不放心,又买了点吃的送上去。是的,孩子留下,我们该走了,能让我们走进校园就不错了。看看这校园,宿舍楼对面就是餐厅楼,顺着这条路向东就是学校的东门。向西,道北有几家超市,移动营业厅和其他的门市,树木掩映下的南面是楼房,应该是教学楼。到达喷水池是中间。向南就是南门,西面北面还是楼房,匆匆拍几张照片就离开了学校。再回头,只剩下我们两人,把孩子留在了完全陌生的城市和学校里,默默地祝福吾儿努力!加油!好运!回去一查飞机票上涨了,人生地不熟的还得消费,不旅游了。孩子不在身边,也没多大的心情,回家吧!来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回去坐船到大连,再坐火车,既快,又能欣赏到船上的美景。可是算算钱也不少,而且大连有疫情,还是别去了。最后决定坐直达的火车,仅有一趟,下午四点半的,打车直奔烟台火车站。司机姓赵,就住在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附近,老家也是东北的,来到这里已经30多年了。他说烟台是座好城市,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最适合养老。在全国排行榜上位居首位。很多当年闯关东的前辈,后辈又回到山东,也带来许多的东北人,看这天多蓝啊!别看有的房屋有些陈旧,里面都非常舒适。听了他的话让我想起了怡莱酒店的房间。的确是的,外表也就是农家小楼,可是室内却也是三星级标准。烟台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车行而过,没有烟尘,花草树木一尘不染,和家乡有10度的温差。看着车窗外的烟台,立刻温馨起来。距离火车出发还有两小时时间,再看看这座城市。听司机说烟台火车站附近有个大悦城,里面啥都有,不妨走一走,还有一家娱乐场所,小孩子最喜欢的地方。于是我们直奔大悦城而来,他爸听说烟台盛产苹果,一定要带回一点尝尝。这点司机也说了,烟台都种果树,盛产水果,种不了东北的玉米土豆花生之类的农作物。大悦城很是豪华,地上五层,还有地下负一层,可谓应有尽有,正如门前的正方体上所说——这就是烟台。我们买了一些水果和零食,因为要坐长途火车,火车上的东西很贵。烟台,天蓝蓝,水蓝蓝,空气很清鲜;烟台,车无尘,路无尘,干净又美观。烟台,古朴大方;烟台,树木俊美;烟台,温馨浪漫。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坐火车并不稀奇。12岁的时候就坐过,这些年外出也都以火车为主,但是也仅有几个小时的车程。没有座位,从发车站到下车的时候也有几回,就是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火车。28个小时。10号下午4点半发车,得11号晚上近9点下车,一路上需要经过四个省(山东、河北、辽宁、吉林),近30个站点。尽管我们做好了准备,但是还是感觉很累,很疲惫。这也是一种经历。这是由烟台始发,到达佳木斯的K次列车,途径扶余,直达的火车仅此一趟。我们俩的座位在14车厢65、66号,虽然始发没有坐满,但是空位也寥寥无几。我靠窗户,老公居中,挨着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对面是三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壮汉,看样子是在烟台打工的,这是没活儿回家待几天。过道左边的是两座的,四个座位上三个男子,一个50多岁的妇女,看样子都是东北的,因为这辆车就开往东北。当然车上也有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谈笑着望向窗外。最开始人们都还好,各自刷着朋友圈,听歌的,打游戏的,看电视剧的,嗑瓜子的等。不时有卖盒饭和小食品的经过。有一个老头特别有意思,前门牙没了四颗,说话漏风,大个子,一说一笑,是卖草原奶贝的。先每人发一颗尝尝,然后就是介绍这奶贝如何的纯,对身体如何的好,物美价廉,送老人孩子的佳品等等,还不时的开点儿玩笑,引得车上笑声一片,买不买也不恼。倒也开心舒适。一过晚上八点,大家都累了,倦了,也没有人来了。旅客们开始东倒西歪,靠窗户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此时车还未驶出山东省,窗外一片漆黑。经过几个站点,上下车的也不多,我们这节车厢几乎没有换人。过道那边的50多岁的妇女看来总坐这趟火车,此时的她已经钻到座位底下躺下了,这样舒服些,睡得正香。坐上的那位男士空间也大了,蜷缩着躺在座椅上,也比坐着睡强。我感觉趴在桌子上很累很累,腰腿都不舒服,车上还很闷热。起来去趟洗手间才发现好难。有的干脆就睡在过道上了,有备而来,还铺了电热毯。胳膊、大腿、脚丫伸出过道的比比皆是。上趟洗手间好像翻山越岭似的。我是趴桌上一会儿,靠窗户一会儿,歪到老公身上一会儿,咋也不得劲。不管形象了,把鞋一脱放松放松脚,伸伸腿,还是不舒服,老公也一样。此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火车开了八个小时才要驶出山东省。唉!太漫长了!对面的边上的男子实在受不了,顺势一出溜就躺在了边上的座位底下。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也一出溜就到座位底下躺下了,衣服脏点儿回家就洗了,总算伸伸腰啊!这样老公空间也大点儿,都能舒服一下。迷迷糊糊睡到凌晨四点多,有点儿凉,我就又趴出来。在座位上又小睡一会儿,山海关到了,坐在边上的小伙子下车了,终于可以舒服一下了。熬过了一宿,还有一天。经过这一宿,好像大家都熟悉了一样,开始攀谈起来。50多岁的妇女家在葫芦岛,出来和丈夫刮大白,这是回家处理关于占地的事。对面的三个壮汉家在锦州,到烟台海上包活干,这几天没活儿回家看看。还有一对小夫妻也是到烟台打工的,回老家德惠。这时卖草原奶贝的老头又来了,大家又开始和他砍价,他要15元一袋,20元两袋,我们就给20元三袋,我本无心卖的,是那个妇女说要给她孙子卖,很爱吃。我也寻思给我妈爸带点,可是说来讲去也没买成,到是满车厢嘻嘻哈哈很是热闹。此时山海关上来祖孙俩,孙子很淘气,满车厢过道翻跟头玩,说是在练武,满头是汗。奶奶也说不听,于是车厢里又开始了逗这个5岁的娃娃。还是那对小夫妻会哄孩子,尤其是那个男的居然和孩子玩起了枪战,都很开心。锦州站到了,三个壮汉下车了;葫芦岛站到了,那个妇女也下车了;沈阳站到了,祖孙俩也下车了。又是中午了!又上来几个女大学生,看到他们又想起我的儿子。上上下下的好几批人,多数都是默默的看手机,偶尔窃窃私语一阵。德惠到了,小夫妻也下了车。夜幕又降临了!望着窗外华灯初上,有了些许寒意,东北比南方冷多了,穿好衣服等待下车。人生就像这长途火车一样,上上下下很多人。有些人留下了故事,有些人留下了欢笑,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不必问姓名,因为我们都是彼此的匆匆过客,都在朝自己的目标前行。缘,让我们遇见,那就好聚好散,愿我们都能到达理想的终点。于春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gx/9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