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师 http://m.39.net/pf/a_8740647.html
本系列为
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问卷”第二季
本卷主题
清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纪念、死亡与生命?
出题方:
《天天副刊》编辑部
本期答题人:
贾英华晚清史专家、著名传记文学作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01
各地、各家清明节的习俗不同,仪式氛围也不同,或哀伤、或平和,或肃穆,或热闹……您个人比较认同的纪念方式是?
答: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每逢清明节,祭扫先人之墓,往往成为家人齐聚,前去追念先人的淳朴民风和习俗。对此,古人视为“民德归厚矣。”
在当前疫情肆虐的情形下,我倒比较认同,委托陵园祭扫陵墓的方式。此前,老岳父去世周年,为防止“聚众”,每家派出一名代表,前去祭奠。如今将临清明节,为适应防疫要求,全家商定,采取委托陵园祭扫的方式,在老人家的墓前,摆放鲜花和果品,以寄托全家人的哀思。既防止感染疫情,也表达了全家对老人的怀念之心。
02
聊聊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次
送别生命的经历?
答:说起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次送别生命的经历,要数送别中国最后一位老太监孙耀庭的过程。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我正在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突然接到会议组通知,说是家中有急事找我,可能有家人去世了。我当即打电话给家里,母亲和家人皆平安健在。再次接到广化寺的电话,才知九十四岁的末代太监孙耀庭仙逝。他是始终将我视为家人的。因多年来我每逢周日风雨无阻,前去广化寺看望这位忘年挚友。
正为此,我和孙耀庭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向我倾吐了服侍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传奇故事,以及从未向他人透露过的宫中秘闻。据此,我撰写了《末代太监孙耀庭》一书,被节译十五国文字。我还拍摄了《末代太监重游紫禁城》、《末代太监忆生平秘闻》等历史纪录片,受到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