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灾害过后,由于天气潮湿,细菌易滋生。另外,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因此,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我们要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洪灾后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人群密集,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肠道传染病伤寒、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
疟疾、乙型脑炎等因蚊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蚊虫。食用霉变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预防: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皮肤病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灾区常见的疾病。预防: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治疗手段。总的来说要保持皮肤的干净卫生,使用蚊帐。
饮食卫生
饮食卫生八个“不”要严防“病从口入”,除强调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外,生活中还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八个“不”:一是不喝生水,尤其不能喝已污染的水和未消*的水。
二是不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食物。
三是不吃*死、病死、淹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淹死”或其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品可能受*物或病菌污染,此类食品也不能上市销售。
四是不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或污染水洗过的瓜果,可能沾有病菌、病*,吃了很容易得病。
五是不吃凉拌菜。由于卫生条件,凉菜特别是卤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
六是不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仍不能吃。要吃新鲜的饭菜,吃剩的饭菜要煮开或蒸透后存放,下顿再吃时,还要重新加热煮透。
七是不吃发霉的米面和发芽的花生、土豆。
八是不搞大型的聚餐活动。大汛过后置办宴席,卫生条件差,食物易污染,参加宴会的人中如果有病人或带菌者,易把病传给别人。
饮水卫生
专家建议,对于水灾地区来说,应饮用纯净水、矿泉水、瓶装水、白开水。不提倡喝生水。
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饮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疾病。饮用开水是灾害期间最简便易行的卫生用水,应该大力提倡。
个人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吃东西前后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时最好打肥皂,并在流水下冲洗,手指缝、手腕都要洗到,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和脸盆,防止感染红眼病等疾病。
乐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心情,可以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泥石流灾害是暂时的,即使灾害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仍然要坚持注意个人卫生。出现发热、拉肚子要及时找医生诊治,不要乱吃药。搞好环境卫生住宅或帐篷附近不要有堵洼积水,保持住宅或帐篷内的干燥。禽畜粪便、垃圾要尽可能远离住宅或帐篷,远离水井等水源,并且及时清扫和消*。
杀虫灭鼠
防治蚊蝇蚊子可以传播疾病、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家中应备有蚊帐、蚊香,防止蚊虫叮咬。蚊子通常把幼虫生在水里繁殖,喜欢躲藏在草丛和垃圾里。消除住宅和暂居地附近的垃圾,填平坑洼。倒掉盆罐中的积水,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蚊子传播疾病的危险。
大面积洪水泛滥之后将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积水,形成大量蚊虫滋生繁殖的场所,洪水中淹死的牲畜、垃圾、粪便等会腐败、霉变,成为蝇类大量滋生繁殖的场所。
为了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杀虫、灭蝇措施:
?住房的门窗尽可能装上纱网,防止蚊蝇侵入室内。床上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经药液浸泡的蚊帐。
?保护好食品,防止蝇类、老鼠及其他昆虫接触而受污染。
?清除蚊蝇滋生地。住房、简易灾蓬、活动房周围等地点应清除小块积水,尽可能地减少或清除零星滋生地。
?室内速效喷洒或滞留喷洒,可用各种商品喷射剂、气雾剂。按每平方米50毫升的量,用喷雾器对四壁、天花板等蚊蝇经常栖息的表面均匀喷洒。
?室外速效喷洒,将80%敌敌畏乳油加水稀释成0.1%浓度,用量每平方米1毫升,用压缩喷雾器均匀喷洒。
?室内厕所、垃圾场地灭蝇蛆,可用敌百虫、马拉硫磷、倍硫磷喷洒。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等多种疾病。要特别注意防止苍蝇叮咬食物。搞好环境卫生、搞好厕所卫生,可以减少苍蝇传播疾病的危害。
灭鼠措施老鼠可传播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疾病。要注意防鼠灭鼠。使用药物灭鼠必须采用安全、高效的慢性灭鼠药。禁用“*鼠强”等剧*药。洪灾期间,受灾群众往高处集中,鼠类也往高处迁移,在高地或堤坝出现鼠类相对集中现象,因此增加鼠类和人群接触的机会,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流行。
此外,洪水来势迅猛,也可能使鼠类来不及迁移而被淹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鼠、灭鼠对策。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1.大蒜10~15g捣烂,马齿苋30~60g,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1日2次分服。
2.马齿苋60~90g,扁豆花10~12g,水煎加红糖,口服2次。
3.取马齿苋30g,地锦草20g,用水ml,煎煮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ml混匀服用。
(2)中成药
香连丸(片)、*连素片等。
(3)基本方药
白头翁汤加味:
方药组成:白头翁10g、秦皮10g、*连10g、*芩10g、白芍10g、马齿苋20g、苦参20g、广木香5g、砂仁3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葛根芩连汤:
方药组成:葛根15g,*连9g,甘草6g,*芩9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急性肠胃炎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物。常用药方(滑动查看):(1)单验方
石榴果皮20~40g,水煎后加红糖适量,1日分2次服。马齿苋30g,地锦草20g,用水ml,煎煮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ml混匀服用。
(2)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胶囊)、*连素片、葛根芩连片等。
(3)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方药组成:葛根15g,*连9g,甘草6g,*芩9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感冒感冒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等感染。临床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以及恶寒、发热、咳嗽等一系列症状。起病较急,四时皆有,夏季汛期感冒,易感受当令之暑邪,暑湿并重。
风寒感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主症及舌脉:鼻塞,流清涕,恶寒,肢体酸楚甚则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次症:喷嚏,咽痒,咳嗽,发热,无汗,头痛。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1)单验方
1.生姜汤。生姜20~30g,红糖20g,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2.生姜芥菜汤。新鲜芥菜克洗净切断,生姜10克切片,加水ml,煎至ml,用食盐调味后分次饮服。
(2)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每次12g(含糖型)/6g(无糖型),每日2次,冲服;
外感风寒初起,正柴胡饮颗粒,每次3g,每日3次,冲服;
挟湿证者,柴连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风寒表虚证,表虚感冒颗粒,每次10~20g,每日2~3次,冲服,或桂枝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冲服。
(3)基本方药
荆防败*散(《摄生众妙方》)加减:荆芥9g,防风9g,羌活9g,柴胡6g,紫苏9g,枳壳9g,桔梗9g,炙甘草6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风热感冒临床上主要表现:主症及舌脉:发热,恶风,咽干甚则咽痛,舌尖红,舌苔薄白干或薄*,脉浮或浮数。
次症:鼻塞,流浊涕,鼻窍干热,口干,口渴,咽痒,咳嗽,肢体酸楚,头痛。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1.薄荷粥。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
2.桑菊薄荷饮。桑叶10g、菊花10g、薄荷6g、淡竹叶3g,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2)中成药
银翘解*颗粒,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
感冒清胶囊,每次1~2粒(0.5g/粒),每日3次,口服;
发热、咽痛、痰稠较甚者,金莲清热胶囊,每次4粒(0.4g/粒),每日3次,口服。
疏风解*胶囊,每次4粒(0.52g/粒),每日3次,口服;
咽痛较甚者,穿心莲内酯滴丸,每次0.15g,每日3次,口服。
(3)基本方药
银翘散(《温病条辨》)合桑菊饮(《温病条辨》):金银花9g,连翘12g,荆芥6g,桑叶6g,菊花9g,牛蒡子9g,薄荷6g(后下),苦杏仁9g,竹叶6g,桔梗6g,甘草6g。暑湿感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主症及舌脉:发热,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纳呆,口黏腻,舌苔白腻或*腻。
次症: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少汗,口渴,心烦,舌质红,脉濡或滑或濡数。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1.香银汤。金银花10g、连翘10g、荷叶10g、淡豆豉10g、大豆*卷15g,香薷10g,加水ml,煎至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荷叶生姜饮。荷叶10g、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饮。
(2)中成药
藿香正气类,每次5~10ml(口服液)、3粒(胶囊,0.3g/粒)、2~4粒(软胶囊,0.45g/粒)、1~2袋(滴丸,2.6g/袋)[22],每日2次,口服。
(3)基本方药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藿香9g,佩兰9g,金银花12g,紫苏9g,白芷6g,淡豆豉9g,桔梗6g,淡竹叶6g,茯苓15g,滑石15g(包煎),陈皮9g,生姜6g。
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呼吸道感染、肿瘤等疾病,是水灾之后常见的疾病之一。
风寒咳嗽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声重,咳痰稀白,咽痒,气急,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无汗等。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1.姜葱粥。生姜、葱白各20g,粳米g。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葱白,稍煮即可,趁热食用。
2.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g、生姜3片、白萝卜g、水煎服,每日1剂。
3.川贝5g,用白梨一个蒸熟服用;
4.杏仁10g、萝卜子10g,水煎服;
5.青果10g、白萝卜g,切片,煎水频服。
(2)中成药
通宣理肺类,每次7g(丸剂)、9g(颗粒)、2粒(胶囊,0.36g/粒),每日2或3次,口服。小青龙合剂类,每次6g(无糖型颗粒)/13g(有糖型颗粒)、3~6粒(胶囊,0.36g/粒),每日3次,口服。冬菀止咳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口服。
(3)基本方药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炙麻*6g,苦杏仁9g,白前9g,荆芥9g,防风9g,紫苏子9g,陈皮9g,桔梗6g,百部12g,款冬花12g,炙甘草3g。
风热咳嗽临床主要表现:咳嗽频频,气粗声哑、咽喉疼痛、咳吐*痰,或痰粘咳吐不爽,口渴欲饮,舌苔薄*,脉浮数或浮滑等。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芩10g、车前草15g,加水ml煎煮15~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ml混匀服用,每日一剂。
(2)中成药
感咳双清胶囊,每次0.6g,每日3次,口服。急支糖浆,每次20~30ml,每日3或4次,口服。痰多兼有胸闷者,蛇胆川贝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3)基本方药
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桑叶9g,菊花6g,苦杏仁9g,连翘12g,牛蒡子12g,前胡12g,*芩9g,薄荷6g(后下),桔梗9g,芦根12g,甘草3g。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主要包括细菌性肠炎和病*性肠炎。非感染性腹泻多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少数由于对牛奶或某种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亦可由于气候突然变化如腹部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乳食及脾胃失调有关。
湿热泻多见于夏秋季,多为产*性细菌感染或病*感染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呈水样,肛门灼热,发热,烦躁,口渴喜饮,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
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1.用荷叶5g,扁豆花10g,冰糖5g,煎成ml以作饮料。
2.脐部敷贴法。用生苍术、生*芩(比例2:1)为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敷脐,每日换药1次。
(2)中成药
葛根芩连微丸、苍术止泻口服液、双芩止泻口服液等。
(3)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方药组成:葛根10g,*芩5g,*连3g,炙甘草6g,茯苓10g,车前子10g,苍术10g。1~3岁小儿每日服用1/2剂量;4~6岁每日服用2/3剂量,7岁及以上服用全量。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风寒泻临床主要表现:大便清稀,肠鸣腹痛,可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常用药方(滑动查看):
(1)单验方
用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末,每用1-3g,醋调敷脐,外用胶布粘贴,每日换药1次。
(2)中成药
藿香正气液,每服5-10ml,1日3次。
(3)基本方药
藿香正气散:
方药组成:藿香10g,苏叶1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8g,姜半夏8g,甘草3g,生姜5g,大枣10g。
1~3岁小儿每日服用1/2剂量;4~6岁每日服用2/3剂量,7岁及以上服用全量。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若想要了解更多健康建议,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暴雨后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专区,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雨过天晴,河南加油!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