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爷孙俩的

点击“道医养生”一键   

他找到医生,医生说,你这个是阴虚火旺,肾中亏损所致,应该服用补肾药,滋阴药。

  

便开六味地*丸,结果吃了十多天都没有好转,口中照样燥渴,小便照样有白浊。

 

他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这是消渴病。

  

这公务员也懂得一些医理说,为什么我又渴,又尿出白色的浓稠液体呢?

  

老先生说,这很简单,《儒门事亲》曰,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下者,不渴而溲百液。

  

小指月说,这尿白液怎么属于火在下呢?不是白主寒吗?

  

老先生说,白主寒没有错,但如果是浓稠的白液,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是清稀的白带痰饮或者小便,那就属于寒湿。

  

小指月点点头说,原来如此,除了辨颜色后,还要辨浓稠清稀度。

  

老先生又说,就像白粥,你还没煮的时候,一派清稀无火,属于寒,而你一旦煮久后,一派热气腾腾,水分被蒸发掉,剩下粘稠的粥液,虽然一片色白,但已经是热气腾腾,而且煮得越久越粘腻,这粥水越烫热,越是搅不动,所以热病的患者,小便量少难排涩痛。

  

小指月又说,那这为什么会消渴,会一派火热来炼熬下焦津液呢?

  

老先生很简单,熬夜伤的是肾,长期熬夜,加班加点,过用心脑,便会让心火亢盛,炼液成粘稠,如果把身体的津液比喻成粥水,那你的心就是周身粥水的一把火。

  

这身体白天已经用心不止,晚上应该休休心,息息火,如果还熬夜加班,添柴加火,那身体津液很快就被炼得粘稠,所以熬夜的人,血液的粘稠度普遍都偏高,血管也容易硬化。

  

这公务员听了后,点了点头,原来这些正说到了他心里头去。

  

随后老先生便给他用酒蒸*连丸,叫他服用这个,连服七天,消渴心烦解除,尿也变清稀了,没那么混浊。

  

这样火降水行,自然渴止,尿浊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名医别录》曰,*连止消渴。

  

《近效方》曰,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连十两。上截冬瓜头去穰,入*连末,火中煨之,候*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差为度。

  

《*帝内经》曰,诸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古今医案按》曰,南安太守张汝弼。曾患渴疾白浊。久服补肾药不效。遇一道人。俾服酒蒸*连丸以川连一斤。煮酒浸一宿。甑上累蒸至黑。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日午临卧。酒吞三十丸。遂全瘳。

  

同病异治话痢疾

  

老爷爷说,学中医就像先吃*连后吃蜜。

  

小指月说,这叫先苦后甜。

  

老先生又说,*连是以苦而闻名天下的,是中药四大苦药之一。

  

小指月说,还有苦参、龙胆草、*柏呢!

  

有个读书人,他虽然不是学医的,也喜欢猎奇,看一些医籍来防病保健。

  

有一次他得了严重的痢疾,拉肚子七八天,便打吊瓶还边拉,屡治不效。

  

他就在叹,不知是世上苦无良医,还是我这病确实太重。

  

于是他便翻阅医籍,发现*连乃治痢疾之上药。

  

而治痢名方香连丸,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木香导滞丸,这一系列的治痢方中,没有不含有*连的。

  

甚至刘完素说,古方皆以*连治痢之最,治痢皆以之为君。

  

他便自己想尝药,尝药就要从最简单的开始,他便挑选最少的药味,最简单的组成,看到这香连丸是治湿热痢的良方,就只有木香跟*连两味药,便马上到药房里去配。

  

想不到一剂吃下去,肚子就舒服,没有再拉了,第二剂吃下去,居然完全好了。

  

一个多月都没有再复发过,他高兴得不得了,好像那么多医生都治不了的病,他居然翻阅药书,靠按图索骥之法,治好自己病。

  

他就也很有成就感,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确实名方有疗效。

  

第二年同样是秋天,他吃了一次海鲜,又犯痢疾,连拉了三天,人都快拉没气了,他就想起去年的经验,便依法炮制,刻舟求剑,再去药房配香连丸,想不到不吃还好,一吃肚子痛得更厉害,拉得更厉害。

  

他就郁闷,怎么前后都是拉肚子,去年吃就管用,今年吃就不管用,是药房里面配错药了吗?

  

于是又换了家药房,而且是最好的药房,配好了香连丸,他再次服用,还是那样子,一吃病情反而加重。

  

他就真的不敢再吃了。

  

于是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他就向老先生既诉病苦,又诉这用药疑惑之苦。

  

老先生一看,这读书人舌苔白腻,双脉濡弱,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都是一派寒湿泻痢,怎么用治湿热泻痢的香连丸,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真是误人不浅。

  

这读书人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指月啊,脾虚寒湿泻痢,当用何方?

  

小指月说,就用理中丸。

  

这读书人便去买了中成药理中丸,吃上两丸,肚子暖洋洋的,就不拉了,再吃上两丸,居然病就好了,一盒药都没吃完,痢疾就消失了,没有再发作。

  

他心中的疑惑还没有解开,便又跑竹篱茅舍来。

  

小指月说,怎么,这拉肚子还没有好吗?

  

这读书人说,不是不是的,我拉肚子早好了,这次不是来治病的,而是来请教的。

  

小指月笑笑说,有什么不解,尽管说出来。

  

这读书人说,我还是搞不清楚,为何香连丸治好去年的拉肚子,治不好我今年的拉肚子,而理中丸却治好了我今年的拉肚子。

  

小指月说,这香连丸确实是治痢的神方,但它对治的是湿热痢,你去年拉肚子是不是拉得又臭甚至带血呢?

  

这读书人点点头。

  

小指月说,你的舌头如果自己照镜子的话,应该是舌红苔*腻的,用香连丸是用行气导浊之法。

  

*连能苦降,木香能辛散。

  

大凡治湿热之痢,最宜辛开苦降,木香味辛能行能散能顺气,就扫帚一样,能把湿浊往下扫,善于开通郁结。

  

而*连苦寒,苦能燥湿,寒能胜热,能够把痢疾*热消解下来。

  

这样香连丸治痢,一个木香调气,一个*连败浊*,行气导浊,通因通用,所以痢疾后重可除。

  

《兵部手集方》曰,香连丸治下痢:宣*连、青木香,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婴孺用之亦效。

  

这读书人听后点了点头,又说,那为什么今年给我理中丸呢?

 

 

小指月说,理中者理中焦脾胃也,你今年舌苔白腻,明显脾阳气虚,脉象又濡弱,这阳气不足,湿浊便下陷,所以你拉肚子,没有去年那么臭秽,都是一派清湿,乃气阳不化。

  

这读书人点点头。

  

小指月又说,理中丸温镇脾阳,脾中清阳一升,湿泻自除。

  

所以今年是寒湿泻,去年是湿热泻,因为病机不同,寒热有别,所以用药迥异。

  

读书人听后豁然开朗说,感谢小郎中拨开我心头疑惑,看来治病还是医生的事,没有一定医学修好,不能胡乱试药啊!

  

随后这读书人还特别作了一首《服药有悟》的诗:

  前秋抱腹疾,香连一服佳。

  今秋腹疾同,香连乃为灾。

  方知内患殊,不可一例该。

  天机本活泼,刻舟求剑乖。

作者:小指月转载自网络连载篇

道医养生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

行道施医

长按并识别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10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