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安工业发展,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工业百强县”,历经探索积累期、发展振兴期、阵痛转型期三个阶段。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县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风雨沧桑,探索积累(年-年)
年-年德安县手工业快速发展,年工业总产值.5万元,到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万元,年均增长14.6%。年工业系统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德安县国有企业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带来了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当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万元,是年的6.5倍。年工业总产值比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3.5%。
波澜壮阔,发展振兴(年-年)
年底德安县推行经济责任制,萤石矿、内燃机配件厂等企业分别对车间、矿区实行财务包干、超收分成、计件工资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年德安县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年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与年相比,以年均25.7%的速度增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德安县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德安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优化环境,调整结构,完善设施,强化服务,使非公经济体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至年,国有企业40户,私营、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共19户,占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3.9%。
锐意进取,艰苦转型(年-年)
德安县首次把“工业强县”提到战略高度,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年7月,成立德安县宝塔工业园区,年以后进一步推进丰林、吴山、林泉三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形成“一园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年,确立了“现代轻纺、五金建材、矿产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机械、食品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安工业发展主要成就
工业总量快速增长,工业主导地位突显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年工业总产值仅为.5万元,到年翻了3.9万倍,年均增速达到16.6%。工业企业户数在年仅有4户,年达到户。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户,增值税完税超过万元的企业有32户,占德安县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22.9%。
工业地位日益凸显
年德安县工业对德安GDP的贡献率达到59.5%,工业经济强力支撑着德安国民经济增长。经过70年的发展,工业在德安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为59.5%,但工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任然突显,工业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随着公平也总量的不断扩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较年增长倍;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较年增长4.8倍。
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发展活力迸发
多种类型经济体百花齐放
至年,德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含国有、股份制、有限责任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等多种经济类型。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占德安县规上工业99.9%。
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泥产量60.4万吨,较年翻了14倍;纱产量11.4万吨,较年增长56倍;服装.5万件,较年增长9倍。
进入21世纪,德安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渐形成德安的特色产业纺织和制药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光伏企业、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等从无到有,并成为德安工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
技术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德安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年,德安全县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研发活动的企业4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32.9%。积极支持德鑫纺织、庆腾五金、上好佳食品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扎实推动我县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集群化、现代化升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钙业资源整合,引导钙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万年青高新技术产业园、坤育矿业、永飞矿业、天宝矿业等绿色矿山建设。突出高新导向,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时代,新征程
浴血奋战70年,德安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70年,工业企业遇到过很多机遇,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德安工业的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德安工业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园区平台,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民营经济,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京九高铁经济带上的新型工业强县。
来源:德安发布技术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汪良红
图片审核:杨青
内容统筹:龙群
一个有质量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