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医科普阳性儿童居家药膳指导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利用药食同源的材料,通过食用也能起到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这就是小儿药膳疗法。时值新冠病毒感染全面爆发期,若孩子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家长们也可通过食用药膳,帮助孩子缓解生病中的不适,增加食欲,缩短病程。下面根据不同的症状,各自推荐几款药膳方案。小儿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是很多宝妈宝爸们的心头大病,眼睁睁看着宝宝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心疼不已,但是又怕吃西药会对宝宝有副作用,安全有效的食疗药膳来了,我们来为大家推荐一下。一、发热1龙须粥选大米50-克,生姜3克,入砂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卧床,以微微出汗为佳。适应症:此药膳适合风寒感冒。临床表现: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2双色汤选白菜心g、白萝卜60g、黄花菜15g、贡菊花6g,将白菜心洗净,白萝卜切块,与黄花菜、贡菊花共煮汤约ml,调白糖分服。适应症:此药膳适合风热感冒。临床表现: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口赤流泪,烦热口渴;口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3羊肉香菇汤选羊肉50-g、香菇30g、生姜3小片,将羊肉切薄片,香菇泡软,生姜入油锅内煸炒至香后加入羊肉、香菇,武火翻炒至肉色改变,加盐、水煮烂。适应症:此药膳适合虚症感冒。临床表现:平素易感冒,症见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4黄芪大枣粥选黄芪6g、大枣10g、粳米20g,将黄芪、大枣、粳米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适应症:此药膳适合预防感冒。临床表现:平素易感冒,症见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注意事项以上药膳若无特殊说明,1日剂量均定为-ml,为3-5岁小儿的量,3岁或5岁儿童应酌情增减。二、咳嗽小儿出现咳嗽,可使用以下药膳:(1)紫苏10g、陈皮l0g、白萝卜汁12g。加水mL,煎成60mL,加红糖l0g,趁热温服。用于风寒咳嗽。(2)枇杷叶、桑白皮各10g、桔梗、白前各6g水煎服。用于痰热咳嗽。(3)鱼腥草60g、杏仁10g、桔梗12g。水煎服。用于痰热咳嗽。(4)川贝母6g、雪梨1个、冰糖15g。蒸服。用于阴虚咳嗽。三、咽痛小儿咽喉肿痛,可使用牛蒡粥药膳。选粳米约50克、牛蒡根30克。先取牛蒡根研滤取汁克,再煮米做粥,临熟兑入牛蒡根汁即可。用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散结。凡因肺胃虚热、复感外邪而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吐痰下爽或儿童麻疹因热壅而未透者,皆可辅食此粥。四、呕吐小儿呕吐、脾胃不适,可使用以下药膳:(1)选姜汁适量、砂仁3g、法半夏6g。将法半夏、砂仁浸姜汁内,炒干,浓煎半小时,多次少量频饮。用于除湿醒脾,止吐。(2)选梗米g、南瓜g。将南瓜去皮切片,取g梗米淘洗干净,将米放入和南瓜一起放入锅中用大火炖煮20分钟后调至文火焖煮15分钟即可。用于化痰排脓,补中益气。(3)小米g、红豆20g、绿豆20g、红枣6个。将红豆、绿豆挑拣干净,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备用,小米洗净浸泡1小时备用。将红豆、绿豆和小米同入砂锅内,加水mg熬煮,大火煮开转为小火慢慢焖煮40分钟。用于健脾除湿,和胃安眠。结束语要正确地使用药膳或食物来改善小儿的体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特点,配合药物或食品的性能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性能作用,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因此,食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当宝宝出现不适还是建议宝妈宝爸们首先选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宝宝的药膳,不要盲目尝试,以免适得其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16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