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基始创骏业日新
热烈庆祝
涞水农商行盛大开业
昨天,涞水农商银行举办开业庆典。
我曾经在该行(信用社)工作过十二年,受益良多。有感于此,转发一下当年写下过的粗砺文字,并献上我最真诚的祝福。
另,补充一点,有些朋友认为当年我是被开除的,事实上不是这样,信用社对我不薄,是我自己想出去看看。
金融回响
(写作于年)
一年前,我曾经计划在信合论坛开一个“白话信合”的帖子,但迟迟没有动笔。今天,当我就要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忽然真的想写点什么。我在石家庄上学的时候,成绩一般,但一些经济学的理论让我着迷:“机会成本”教人懂得慎重选择,“边际效益”让人明白何时放手,“恩格尔系数”标榜生活品味,“劣币驱逐良币”诠释残酷的生存法则。当然,最钟情的还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位睿智的学者告诉我什么叫“自我实现”,何为“高峰体验”。在我看来,这些概念一点都不冰冷,不是在描述金融,而是在指导人生。
毕业之后,来到信用社上班,一干就是十二年。在五分之一个甲子的岁月里,我从一个男孩成功转型为男人,与生命中的另一半合作生产了一个优质女孩。说起恋爱,我那个做会计的老婆当初也是因为某些经济学理论发现我的,年元旦,因为业务关系,我得到了她的一张贺年片,出于礼貌,我回了一张,上面写着“同学友谊是一种资产,当这个难忘的会计年度形将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该科目始终在借方成长着。”半年后,这种资产转化为权益。
金融理论其实一点都不枯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中国古代先贤所言的“狡兔三窟”何其相似,信贷管理是动态的,“风险分散”就是最高行动指南;“人是需要休息的,而货币不眠”——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富和才智的增长都是内敛的、悄悄的进行的;“男人生存的以意义和股票、战争同在”——理性的冒险是很有益的尝试。
阿基米德扬言给他一个支点,他要撬动地球。我上班的第二年,一个叫利森的英国年轻人在银行业实现了这一梦想,年,他利用银行管理的漏洞,疯狂挪用、透支公款在远东股市上进行炒作,造成巨额亏损,结果,巴林银行一天之内背上了几十亿英镑的债务并宣布破产,这家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银行就这样消失了。而国际金融界最惨痛的教训还不止于此,上个世界末那个自称“慈善家”的索罗斯制造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性的经济萧条,我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他的那句名言“财富有如蘑菇,喜欢在阴暗的地方生长。”在利森这样的*才和索罗斯这样的大鳄面前,经济学概念不够使了。
可见,最智慧的理论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永远长青。但,十二年的金融生涯所给予我的滋养不可谓不丰富,逻辑的方法或演绎或归纳,现实的升华或者理论的回归最终只能落实在自己的感觉和现实的选择中,不论颠峰时刻还是失败体验都将定格在记忆深处。十二年后的今天,当我和我亲爱的同事说再见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力量,感觉到自己那节“蓄电池”上的电量又默默的增加了一节。不应有恨,我爱金融,这个夏天,感恩的离开。
数字别恋?
(写作于年)
真快,辞职一年了。
农村信用社,准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中国大约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由社员入股,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现在正在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进行探索。我在这个有中国特色的“草根银行”里供职长达12年之久。
去年的今天,我决定告别这个行业。那不是一个很轻松的选择,我用了很长时间才下定决心。一转眼,离开信合天了,我和信用合作都正常的行驶在自己的轨道上,“坡外有坡”没有因为告别那个行业而放弃流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也绝对不会因为一朵浪花的离开而停止澎湃。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说着多少有点儿心酸,茫茫人海,究竟有多少先生入对了行,有多少女士嫁错了郎呢?!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辞职,有那么多人离婚?这大概意味着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和谐,所以,人们总会趁着青春年少,尽可能多的进行几次选择,免得等到人老珠*后顿足捶胸、肝肠寸断。
我和他们不太一样,我很喜欢信用社那份差使,干了那么长的时间,泡也泡出感情来了。往事可堪回首,并不如烟,某些片断的精彩让这段职业记忆显得丰满而有色彩。有很多沉淀下来的积累想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十二个月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泪腺的功能在退化,伤感列车上已没有了乘客。精选一个愉快的话题吧,为这份不能忘却的纪念。
人生要经历很多阶段,象竹子一样,有节,但不会割裂。总会有一些念想让我们记住自己曾经来过、奋斗过、快乐过。十二年的信合生涯,值得书写的东西太多,今天,我要和各位朋友隆重回味的东西当然会和我曾经从事的工作有关,她是一种传统却又与众不同的情感载体,名字叫做“数字”。
我并不是一个对数字很敏感的人,如果不赋予其特殊的意义,数字很难在我的大脑皮层里留下痕迹。我甚至记不住自己和妻子的手机号码。说来也怪,当把“计算数字”当成职业来做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了,十二年,在日复一日的纠缠、对抗和暧昧中,我爱上了这群琐碎平凡、沉默寡言的家伙。
人在信合,我接触过数以十万计的数字,她们当中有高大威猛的,有温柔细腻的,有干净利落的,也有拖泥带水的。有些数字看上去很诱人,如某项指标的年增幅达到%,报表一出,皆大欢喜,殊不知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别说实地考察,有一点业务经验的人稍加推理,便会揭开她美丽的画皮;有些数字很朴实,比如以下这一组:某项指标净增长万,只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指标的86%,说实话,不完美,但如果你留意她的周边环境,看看产生这个数字的区域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等要素,便会肃然起敬。有些数字很风骚,比如那些低的存贷比例,高的资金备付,一现身,就开始向资金需求者卖弄风情、秋波暗送;有些数字很性感,比如年度奖金发放清单中的那一群,看多少眼,都觉得不够,稀罕死了。
数字也有脾气,固执起来还真拿她没办法。一套好的报表,勾稽关系复杂,一个数字的源头来自若干张表格里的若干个小项。别偷懒,看准了再填,不管人工审核还是计算机审核,都要仔仔细细,你不认真对待她,她会立刻还以颜色,你敢乱来,总会有地方等着你,想pass,门儿都没有。做人也是这样,如果有错误,就承认,改了还是好同志,千万别用一个错误掩盖另外一个错误,这样做只会错上加错,一错再错。某人牙不好,怕别人看,笑的时候总捂嘴,但她却忘了自己手上还有一道疤,不捂还好,这一捂,两个缺点全都暴露了。“数字”化的经验告诉我们:撒谎的人最累,诚实是最有效的处世技巧。
我计算过很多无聊的数字,纯属计划经济年代的“假大空”,我也计算过许多有意义的数字,我喜欢探究她们的内涵,寻找他们原始的家园,她们让报表变得妙趣横生,把工作变成一种享受。我相信,我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弄懂了一些事情。我有幸跟随过不少睿智的老师,他们告诉我:再华丽的文字报告也不如一张设计合理、计算精准的报表能说明问题。最好的数字,每个缝隙都渗透着潜台词,每个毛孔都滴着商机和财富,所以,要制作这样一张对内统计报表,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独特的视角和足够的热情,数字的来源、出处、统计口径和关联设计都有很高的要求。值得骄傲的是,在某些时刻,我做到了一点点。
我离开那些数字已经很久了,她们当中矫柔造作的过客忘得差不多了,但那些考究的、精致的、表里如一的数字依然挥之不去,刻骨铭心。
这篇纪念文章的题目叫《数字别恋?》,问号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我虽然辞别了我深爱的信用社,但却从来没有对数字移情。有些东西可以传承,十二年培养出来的职业嗅觉不会因为一次告别说消失就消失,我现在依然保持着对她们的兴趣,并且在非金融的领域将统计的精神发扬光大,把做报表的方法活用到新的工作中。万法果然同宗,能量真的守恒,很欣慰,我没有荒废所有的青春。生活中,我喜欢沿用金融工作者的视角来看世界,比如中国股市、外汇储备、国际游资等等。前些天,有报道称: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工资年递增12%,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我认为这种数字不够严谨,根本没有照顾广大工薪阶层的感受,有点滑稽,甚至可以说是恶搞。有个作家说:文字是鸡蛋,要轻拿轻放。要我说,数字更是鸡蛋,公鸡是永远下不出来的。
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但辞职了,未必不爱数字。阅读报表,解码人生,小小的数字经验求证出了胡适先生的那句名言——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这大概可以算是我这一年来的一点彻悟吧。
特别的日子里,用特别方式记录一下这个可爱的组合: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零!
以此纪念坡外有坡辞职一周年。
简明货币银行学
(写作于年)
今天,不说电影,也不整散文,来点财经类的。
卖弄什么呢?《货币银行学》吧,要闹成百家讲坛加二人转的杂交风格。
好,开说。
我感觉,《货币银行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上学的时候我是用读诗的态度去对待它的。圣人有言: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我之所以对这门课感兴趣,大概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东东——钱和钱运行的原理。您说,这世界谁能不爱钱呢?朋友们,虽然咱钱不多,但对这玩意儿的背景进行一下了解,应该不算是太过分的要求,呵!就有如,我们虽然不能娶到安吉丽娜朱莉,但总还可以看看她的简历,并透过《古墓丽影》或者《原罪》什么的去揣摩一下她娇羞的身姿和玲珑的曲线。
货币,学名叫一般等价物,历史上,珍贝、贵重皮毛之类的东西都充当过这一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名分最终落到了贵金属的头上,所谓真金白银——诚实的货币。当然,当今天下,银(白花花的那种)已经退居次席,金(*灿灿的那种)才是真真正正的硬头货。可惜,我们的前辈在历史上更偏爱银子,山西的票号喜欢窖藏银子,没落的清王朝在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里赔给外国*府的也都是银子,可以说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所以,即便走进了新时代,存钱的那个地方还叫“银行”,虽说是约定俗成,但却是名不副实。又有人要问了,不叫银行,叫金行也不对呀,现在全世界流通的都是纸币呀?没错,确实是纸币,但请注意,纸币不是货币,只是货币的符号,就像名字只是人的符号而不是人本身一样,所以,当我听到“张曼玉”三个字的时候,虽然心里也会泛起一股暖流,但并不意味着我就已经牵到了她的玉手,全世界能亲自兑现这份暖流的人不多,来,让我们从头数……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愿意拥有更多的货币符号,就好像虽然刘德华只能娶一个老婆可他为数众多的女粉丝还是愿意做关于他的春梦一样。在国富民丰的情况下,货币符号跟货币没什么区别,但是,世事总无常,如果你生活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上海或者采取休克疗法法期间的莫斯科,你才会发现,那些印满了伟大人物的纸张还不如一棵救命的大萝卜。
说来说去,我觉得叫“银行”不如叫“钱庄”准确,可惜,这更名的提案肯定通不过人大的审议,先别说把“中国人民银行”改成“中国人民钱庄”有多别扭,就光换牌子得花多少钱啊,将就着用吧。
我曾经在“钱庄”,呵呵,不,是银行。重说啊。
我曾经在银行(确切的说是农村信用社,准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正朝着农村商业银行的方向努力着)干过些日子,最初的一段岁月,就是做台,负责存取款,为广大储户服务。从事动钱的活计,最被看重的品质就是实诚,你要手脚不干净,那会害死很多人。恰好,我就是一个实诚的人,适合做那份营生。有一次,我看林语堂的散文,他嘲讽皇宫里的宦官,守着如云的美女,却没有能力享受。我当时感慨良多,银行从业人员就是太监啊,面对着如山的货币符号,不能产生半点幻想,我们守卫的是人民群众的财产,是国家的金库,要从思想深处拒绝这种直接的、赤裸裸的诱惑,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不是太监,但是在精神上,一定要进行必要的阉割——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坦白讲,当了这么多年“守财奴”,我一直是个大善人。
回想在农村信用社为善的那段日子,有很多美好的往事,值得回味。虽说今天白活的是简明货币银行学,但总还是要举几个小例子略显得生动些(注:这些例子发生的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案例一:大款存钱。说实话,大款一般不来存钱,人家有会计。但是,穷人乍富的大款总还是愿意保持一下艰苦奋斗的本色,凡事必亲躬。印象很深的一“款”,有一段总是来,他存钱的时候,先看到的是肉呼呼的小手,上面戴着明晃晃的金撸子,那是货币的真实存在,但,我们愿意接受的还是他扔在柜台上的一沓沓货币符号。有一次,他要存三十多万,有零有整的,也不知道是倒腾钢材还是倒腾老豆腐(或者两者都有)赚来的,就算我是剪刀手爱德华,也要清点一阵子,但大款等不急,每一分钟必看一次自己精美的腕表,仿佛他马上就要去钓鱼台陪非洲某国家元首吃国宴似的。我爱看他们收起存折时志得意满的表情,当时,还带着几分鄙夷,但是如果放到现在,我会对他们充满敬意。钻石王老五张朝阳说过“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文化里快乐”,大款的文化成色不一定比别人的低,他要是不拿钱只拿一摞四大名著来,你没准还要往外轰人家呢。
呵呵,大款可爱,女大款更可爱,记得有那么一位,每次来都格外隆重,还没进门,就能听见高跟鞋踩出“咔咔”的声响,满径清脆,根据节奏的快慢即能猜出他风摆杨柳的振幅,使人产生联想。更要命的状况发生在后面,女大款来到柜台之前,用纤纤玉指从精致的皮包里取出一包现金,秋波暗动,吐气如兰,从明眸皓齿、烈焰红唇间飘荡出一句“我存十万”,真叫得没出息的男人骨软筋麻,化了。得,咱不聊这个,越说越怀旧,当存款已成往事,让一切随风吧。
案例之二:回乡民工。我们那里是太行山区,零工业地带,老百姓赚钱的门路不多。我们东边不远的地方是京西煤矿,现如今北京人越来越像城里人,危重脏累的体力劳动全部交由外乡人来做。于是乎,“下煤窑”成了我的父老乡亲们最主要的副业(呵呵,可以叫主副)。可要知道,那真不是人干的活,特别在私人煤矿,设备简陋,安全系数极低,每年都有事故发生,瓦斯爆炸、透水漏水、巷道倒塌,只要遇到,非死即伤。所以,从京西煤窑来的货币符号是我最怕见的。一是颜色,一水儿黑,全是煤末子,几千块钱数下来,保你“涉黑”没商量;二是味道,好多老乡怕丢了辛苦钱,不是塞裤头里就是放布鞋里,你说咱农村卫生条件又差,老不洗澡,那钱往手里一搁,洋溢着一股春季里田野的芬芳(刚上完羊粪的那种);第三是最最不能接受的——人被砸死了,矿上给的赔偿金,那种钱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是世界上最不人道的储蓄。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这个国家什么时候才能算是真正的强大?只有一个标准:当中国农民不再贫穷,当他们不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卑微,当他们不再为基本的生活保障卖血卖命,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才可以称得上和谐。
案例之三:非常公主。现在开始叫公主了,那时候不叫公主,叫小姐。很遗憾,这两个被世俗社会活活奸污的词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原始意义。我刚上班的时候,就接过这样的客。她在一个炎热夏季的午后出现,穿着暴露,从我们能想见的地方掏出要储蓄的货币符号,反复用东北话问着:“放你们这里安全吗?”当我开好存单递给她后,她反复研究,突然大喊一声:“妈呀!你也姓董啊!跟我一样,五百年前是一家啊!没问题了,小弟,存你这儿姐放心了。”虽然我没有她那样兴奋,但还是强装欢笑,银行业也是服务业,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同志说:金融从业人员就是端盘子的。那时候,我不知道这句话,但却具有到位的职业意识,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和董小姐没啥区别,倚门卖笑,只为保条小命喝粥,这就叫养家糊口,你不是吗?此后,这位姐姐不仅自己来,还招朋引类,给我的储蓄所带来不少生意。她们喜欢在周一的下午存钱,每每都弄得满屋香艳,俨然一派花街柳巷的气派。
好景不长,夏天悄悄过去,淡季来临,这位姐姐要带领她的妹妹们进行战略转移,在取走最后一笔款项后对我说:“你是这个地方我碰见的最好的人,再见啦,老弟。”人家夸我,咱怎么也要客套客套:“谢谢,希望你下次来还到我们这里存款。”她哈哈大笑:“行啊,要是没钱,我就把我自己存你这儿来。”我当时还没结婚,纯处男,脸立刻就红了,“保险柜太小,装不下你。”要说还是人家见见多识广,闻听此话立刻想出一个好办法:“没事,你总该有张床吧,把我存那上面就行。”
哇……
讲完以上三则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具体事例,我发现自己更加热爱货币银行理论了。传奇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真有一模一样的钢板儿,最残酷的事实是,我们活着的人类竟然受制于一种冰冷的物质,为它痴狂如胖大款,为它搏命如黑矿工,为它负累如卖春妞,我参得透货币的本质,但却参不透这为货币所驱使出来的熙熙攘攘、纷纷扰扰和惨惨戚戚。
有些东西,是金钱无法量度的,一如那句老话——没有卑贱的工作,只有卑贱的人!
好,怎么说的好好的,突然悲伤起来了,算了,不玩儿了,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整点乐呵的。
忧虑和憧憬
(写作于年)
所有改革都是有成本的,但投入要和产出匹配。钱应该花,可“机制”并不是单单一个“钱”字就可以解决的。如果钱能够化解一切问题(所谓金融创新,所谓剥离),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岂不简单得唾手可得,农村金融改革何必如此艰难。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是花钱(未来的钱)买机制的大手笔,但是休克之后差点就没醒过来。
我觉得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实实在在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照市场规范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恕我直言,合作制可能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已经无法在三农经济中发挥支配作用,商业化是唯一出路)。我相信,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在合作制的基础上成功嫁接,而且有关当局绝对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去布局并贯彻,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补偿和优惠的种种做法也证明了中央的对此次改革决心和诚意。但是,各种门槛的高度又为以上优惠*策的实行增加了难度。诚然设定高标准(比如足够水平的资本充足等指标)没错,但要求一个农村小学生一个星期就通过四级英语似乎很难。虽然真金白银的资本充足率和依靠非常手段包装起来的资本充足率(全国各地大面积出现的存款化股金)在报表上毫无二致,但实际效果却绝对不同(不是下面愿意要这么做,而是上面制定的大跃进*策逼着你非这样做不可)。
就象人的身体素质,前一种是好的营养结构和常年积极锻炼的结果,而后一种则有如吞食了“伟哥”。正如论坛上一位朋友所言,不真实的股金势必要造成诸多后遗症,一个看似生猛的“资本充足率”究竟能坚持多长时间,我看如果要巩固“战果”,只能养成对药物的依赖,否则在药效消失后,呈现出的依然还是那个疲软的“原来的我”。我们在跳高,但当我们尽力跳过那个看似难以逾越的高度之后,才发现自己跳过的是子虚乌有。农村信用社需要一个合适的门槛,一个地球重力允许的跳跃范围,谁都希望吃到那个苹果,那个苹果也应该被吃到,但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通天的梯子。我有一个梦——希望自己供职的这个行业越来越强壮,希望拥有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尊严,自年(信合元年)行社脱钩后这个梦就开始延续,我想所有的信合人都期待梦想成真,也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我们从没象今年冬天这样距离梦想如此之近,我们不会任机会从手边滑过。作为一个普通的信用社职工,不可能拥有足够海拔的高度和视野,“孔子登东山小鲁,登泰山小天下”,而我们这些在山下的人往往被一叶障目,而不能窥全貌。我知道自己的担心很多余,也很唐突,甚至有些冒犯,但请相信,无论如何我们都将继续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我们是信合战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服从,没有任何借口。但我们从不愚忠,希望基层对*策实施所做的反馈能够对改革方向的调整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希望信用社能够以强壮的姿态而不是被强壮的姿态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
爱默生说过:朝着自己既定目标不断前进的人,连上帝都会给他让路。以此与奋斗在信合各条战线上的同事共勉。祝福农村信用社。
后记:离开信用社十年后,我觉得我当时的一些忧虑确实多余了,事实上,中国大部分银行所呈现出来的美妙的资本充足率都未必是强身健体的结果,每一次剥离不良资产、每一次金融创新都不过是在擦屁屁。农村信用社未必比其他银行好,但绝对不会更差,且具备后发优势,前程无可限量。
非常欣慰的是,农村信用社终于彻底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真正依靠自我发展、自我积累逐步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很骄傲,我也曾在这条改革之路上奉献过汗水和智慧。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董律师真诚的献上自己的祝福,希望涞水农商银行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加油,加油,加油哦!
鸿基始创骏业日新
董律师赞赏
人赞赏
湖北白癜风医院吡美莫司乳膏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