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我市莲都区联城镇白前村*弄岗头出土的“丽水浙江龙”部分化石标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修复、整理、研究后返回“故乡”,将在市博物馆新馆的“秀山丽水”自然展厅中与公众见面,让人们可见到本地恐龙的真化石。 根据协议,这次返还市博物馆的有“丽水浙江龙”完整的后肢骨化石(含股骨、胫骨、腓骨、跖骨、趾骨)、尾椎化石、腰带骨化石(含肠骨、荐肋)等标本。其中,后肢骨化石完全而可观。(市博物馆吴东海)
相关阅读
丽水浙江甲龙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科学家在浙江省丽水晚白垩世早期的沉积地层(朝川组)中发现了新的结节龙类甲龙化石。专家称,这一成果表明亚洲也有结节龙类。中国地质学会的《地质学报》(英文版)对此进行了报道。
化石的发现者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吕君昌等。据介绍,化石中的恐龙后肢和荐椎部分都保存完整,神经棘末端左右扩展明显,形成一平台状,应为甲板的附着处。科学家认为,这说明在该恐龙的背中部也应有一排甲板。新的结节龙类甲龙化石的发现,无疑为研究恐龙甲板的排列方式提供了重要信息。科学家将该化石命名为丽水浙江龙,为表明其属于甲龙类,俗称丽水浙江甲龙。
丽水浙江甲龙的发现增加了我国结节龙类甲龙化石的新分子,为我国具有结节龙化石的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家称,以前在亚洲没有发现具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化石,人们普遍认为在亚洲没有鸟臀类甲龙与结节龙类共生的情况。新发现的丽水浙江甲龙化石尽管没有头骨,但是头后骨骼的特征显示丽水浙江甲龙为结节龙类无疑。所以新化石的发现推翻了过去的观点,为亚洲具有结节龙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结节龙类甲龙的起源、分布和迁移演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zhejiangosauruslishuiensis 丽水浙江(甲)龙
链接:甲龙类属于覆盾甲龙类,二覆盾甲龙类为鸟臀类恐龙的一支,通常称之为披甲的恐龙。体外有膜质的骨板覆盖,发现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晚期。主要包括甲龙类和剑龙类。从传统意义上讲,甲龙类化石包括凉大类群。一类为全身披满骨质甲板,甚至在眼皮上也有甲板的鸟臀类恐龙。头宽大于头长,头骨低平,颈部非常短,尾巴末端具有尾锤为特征的甲龙,在我国发现的大多数甲龙属于这一类。另一类为尾末没有尾锤的结节龙类甲龙,通常头骨长大于宽。(中国科学技术学会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娌荤枟鏂规硶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湪鍝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