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清化热痰药
前胡Qiánhú
中药图鉴
前胡原态
前胡药材
前胡饮片
来源
《雷公炮炙论》
别名
姨妈蔡、罗*蔡、土当归、水前胡
英文学名
RadixPeucedani
药用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decursivumMaxim.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前者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后者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薄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临床应用
1.痰热咳喘,咯痰*稠。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咯痰*稠量多,常配伍苦杏仁、桑白皮、浙贝母等药,如前胡散(《圣惠方》);因本品寒性不著,若配伍白前、半夏等温化寒痰药,亦可用于寒痰、湿痰证。2.风热咳嗽痰多。本品味辛性微寒,又能疏散风热,宣发肺气,化痰止咳。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常与桑叶、牛蒡子、桔梗等同用;若配辛温发散,宣肺之品如荆芥、紫苏等同用,也可治风寒咳嗽,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鉴别用药
白前与前胡均能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用。但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内伤寒痰咳喘;前胡性偏寒,兼能疏散风热,尤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喘。
方剂举例
前胡散(《证治准绳》):前胡、桑白皮、贝母、麦门冬、甘草。治咳嗽、涕浊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文献摘录
1.《名医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2.《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3.《药义明辨》:“其功先在散结,结散则气下,而痰亦降,所以为痰气要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花前胡含挥发油及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前胡苷、前胡素、伞形花内酯等。2.药理作用:紫花前胡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作用时间长,其效力与桔梗相当;甲醇总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初期血管通透性,对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解痉作用;能延长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有镇静作用。白花前胡提取粗精和正丁醇提取物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但不影响心率及心肌收缩力;伞形花内酯能抑制鼻咽癌KB细胞的生长。3.临床研究:前胡粉口服治疗菌痢,效果显著,对慢性肠炎也有较好疗效(浙江中医杂志,,8:);麻*、前胡2味,煎汁,稍加白糖频服,治疗小儿腹泻例,药后临床症状消失例,占91.3%(浙江中医杂志,,9:);白花前胡,水煎服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其它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
版权声明:
文字材料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中药学》教材,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