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百部
百部味甘,骨蒸劳瘵,杀疳蛔虫,久嗽功大。
2.生南星
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3.焦神曲
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结逐痰,调中下气。
4.紫菀
紫菀苦辛,痰喘咳逆,肺痈吐脓,寒热并济。
5.北沙参
沙参苦辛,祛痰止咳,养肺胃阴,虚寒禁忌。
6.芍药
芍药苦寒,祛邪止疼,除痹益气,溃疡禁忌。
7.元胡
元胡辛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血热慎用。
8.天花粉
花粉苦寒,清肺燥热,生津止渴,孕妇慎用
9.焦槟榔
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10.玉竹
玉竹微寒,养阴生津,燥热咳嗽,烦渴皆平。
11.焦麦芽
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12.白扁豆
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能化。
13.五倍子
倍子性平,收敛为主,肺虚久咳,风寒禁用。
14.麦冬
麦冬微寒,养阴生津,上焦有热,效果甚好。
15.丁香
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16.冰片
冰片味辛,目痛窍痹,狂燥妄语,真为良剂。
17.肉桂
肉桂温热,散寒止痛,引火归元,上实下虚。
18.芒硝
玄明粉辛,能蠲宿垢,化积消痰,诸热可疗。
19.葶苈子
味辛苦寒,止咳平喘,泄降肺气,利水消肿。
20.青黛
青黛味咸,能平肝木,惊痫疳痢,兼除热*。
21.荆芥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22.附子
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23.甘草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24.*芩
*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25.麻*
麻*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6.胆南星
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27.白前
白前辛温,泄降肺气,实证为主,阴虚禁忌。
28.地龙
地龙性寒,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剂量宜小。
29.桔梗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30.桂枝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31.苏子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32.薄荷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3.杏仁
杏仁温苦,风寒喘嗽,大肠气闭,便难切要。
34.白术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35.石膏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36.大*
大*苦寒,实热积聚,蠲痰逐水,疏通便闭。
37.半夏
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38.桑叶
桑叶性寒,善散风热,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39.陈皮
陈皮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0.莱菔子
莱菔子辛,喘咳下气,倒壁冲墙,胀满消去。
41.白芥子
白芥子辛,专化胁痰,疟蒸痞块,服之能安。
42.菊花
菊花微寒,肺表之邪,平肝熄风,清上实热。
43.连翘
连翘苦寒,能消痈*,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44.防风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45.苏叶
苏叶辛温,发汗解表,开宣肺气,气虚禁忌。
46.前胡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47.桑皮(桑白皮)
桑皮甘辛,止嗽定喘,泻肺火邪,其功不浅。
48.鱼腥草
性寒味苦,清热解*,消痈排脓,虚寒禁忌。
49.栀子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50.苍术
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51.厚朴
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52.枳壳
枳壳微寒,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53.茯苓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4.吴茱萸
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55.浙贝母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56.葛根
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57.橘红
橘红辛温,散寒止咳,理气化痰,内热禁用。
58.制马钱子
通络止痛,消肿散结,麻木瘫痪,痈疽肿痛。
59.板蓝根
板蓝根寒,清热解*,凉血利咽,大头瘟*。
60.细辛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61.路路通
味苦性平,祛风通络,利水除湿,阴虚禁忌。
62.知母
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能舒。
63.姜*
姜*味辛,消痈破血,心腹结痛,下气最捷。
64.良姜
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65.枸杞子
枸杞甘平,添精补髓,明目祛风,阴兴阳起。
66.*连
*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67.北豆根
北豆根苦,祛风止痛,敷蛇虫伤,可救急用。
68.川乌
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69.草乌
味苦性热,驱风祛湿,麻醉止疼,用量易小。
70.羌活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71.石榴皮
性温味酸,下焦虚寒,涩肠止遗,杀虫敛疮。
72.干姜
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73.川芎
川芎辛温,活血通经,除寒行气,散风止痛。
74.透骨草
味辛性温,散风寒湿,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75.金银花
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76.柴胡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77.射干
射干味苦,逐瘀通经,喉痹口臭,痈*堪凭。
78.五味子
五味酸温,生津止渴,久嗽虚劳,肺肾枯竭。
79.没药
没药苦平,治疮止痛,跌打损伤,破血通用。
80.独活
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81.鸡血藤
鸡血藤温,血虚宜用,月经不调,麻木酸痛。
82.莪术
莪术温苦,善破痃癖,止痛消瘀,通经最宜。
83.僵蚕
僵蚕味咸,诸风惊痫,湿痰喉痹,疮*瘢痕。
84.焦山楂
焦山楂酸,消食健胃,行气散瘀,活血化瘀。
85.曼陀罗
味辛性温,止喘祛风,镇痛麻痹,用量适宜。
86.蚤休
清热解*,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
87.天葵子
味苦性寒,清热解*,消肿散结,虚寒禁用。
88.白胡椒
胡椒味辛,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89.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性寒解*,痈肿疔疮,外敷内服。
90.桃仁
桃仁甘平,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91.*参
*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邪实者忌。
92.鸡内金
鸡内金寒,溺遗精泄,禁痢漏崩,更除烦热。
93.瓜蒌皮
味甘性寒,润肺化痰,利气宽胸,虚寒者忌。
94.砂仁
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95.当归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96.淡豆豉
淡豆豉寒,能除懊憹,伤寒头痛,兼理瘴气。
97.王不留行
味苦性平,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失血忌之。
98.山慈菇
山慈菇凉,清热解*,化痰散结,营虚者禁。
99.旋覆花
金沸草温,消痰止嗽,明目祛风,逐水尤妙。
.角刺
皂角刺温,消肿排脓,疮癣瘙痒,乳汁不通。
.香附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贯众
贯众苦寒,主治血热,用量易小,虚寒禁忌。
.赤芍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大腹毛(腹皮)
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三棱
味苦性平,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气虚慎用。
.松香
松脂味甘,滋阴补阳,驱风安脏,膏可贴疮。
.荆花
理气散寒,清热化瘀,胃脘胀闷,嗳气反酸。
.红花
红花辛温,最消瘀热,多则通经,少则养血
.猫爪草
味辛性温,化痰散结,解*消肿,清热消*。
牛蒡子
牛蒡苦凉,疏散风热,清热解*,过敏禁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