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34.html
学习在路上
年春,偶见朋友圈广而告之:试学古筝,感受古典音律,弹奏现代乐曲。
有道是,40不学艺。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本来对音律一窍不通,唱首歌没有一个音会在调儿上,节奏感也不强,不是赶拍就是拖拍,对乐器更没接触过。但是想想,四十多年过去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爱好,改变一下自己,挖掘一下自己在音乐方面是不是有潜能,也不是不可能的。
学习,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端正态度,安排好时间,不影响工作,不影响休息,孩子上了大学,老人也不用照顾,40多岁,还真是适合学习的年龄。
初学古筝,看老师玉指拨弦,轰然如山崩,叮咚似泉涌,大气磅礴,热血沸腾,小情切切,缠缠绵绵。金戈铁马,行云鹤唳,尽在柔指尖;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情发21弦。勾托抹撮打,纤指落处,铿然有力;摇颤滑琶刮,玉臂舒挽,曲终声绕梁。低音处如激流訇鸣,高音区似仙鸟鸣啾,中音区婉转叙说。当我认真地用心去感受音乐之美,用手去触摸琴弦的时候,我感觉我散发出的美也似四月暖阳。
学习古筝,自然常听一些古筝曲子,因为基础差,流行曲改编的古筝曲听起来不难理解,老师上课教,回家就靠自己练。我们四个人一个班,都是很勤奋的。记得学了2个月的时候,学校举行一次汇报演出,老师安排我们的节目是合奏《小城故事》。我们第一次登台演出,感觉特别紧张,在弹奏的过程中,也有出错,但是大家也都认真地弹完整支曲子。下来之后,有人说腿一直打颤,有人说手只是比划没弹出音,有人干脆说自己是滥竽充数。不管怎么说,老师还是肯定我们的。后来看演出视频,虽然有弹错音的地方,但大家都表现得镇定自若。有了第一次登台演出,我们练古筝更加刻苦。我每天晚上8点到9点练琴,刚开始,也是“呕哑嘲哳难为听”,把门窗都关严,怕惊扰左邻右舍。练到刻苦时,左手三个指尖起泡,右小臂也肿胀。
学了两年多了,老师不仅教给我们指法,还教会我们呼吸。在一首曲子中,技法能把一首曲子完整地弹下来,而呼吸,赋予了这首曲子生命,让这首曲子更灵动,更能把曲子的情境、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教我们的,我们练两三年也不出彩,但是我们用老师教的东西学会了欣赏。感受艺术之美,不止在文学与绘画,学习古筝,让我开始欣赏一首歌一支曲的意境和感情。记得听过一次袁莎老师弹的《钗头凤》,乐曲围绕这首文学作品的意境,描述了陆游与唐婉被迫离异、数年后在沈园重逢时的情景。旋律哀愁凄婉,忽而缱绻悱恻,忽而百感交集,忽而又无可奈何。曲终乐停,泣咽梗喉。文学之美从文字的意思,修辞,韵脚,及对仗表现出作品的意境,而音乐让这意境得到了升华。学古筝,也提高了我对文学美的认知,帮助我对古诗词的赏析。
学习了两年多古筝,参加了几次大型演出,赢得了同龄人的赞叹与佩服。学习古筝,并不是为了这些虚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快乐,而且也印证了我的初心,挖掘出我的潜力,不失我的学习能力。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被迫宅家,宅家的日子里,每天被疫情搅得心神不宁。偶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