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这几十年,我用麻*的经验

我用麻*发汗散寒,多入汤剂,须趁汤热时顿服,同时盖被取暖,始得透汗散邪,若不取暖,则多数不出汗,达不到治疗目的。

有麻*的煎剂,俟温而不热服,下气平喘作用明显。麻*煎汤冷服,颇得利水之效,不致发汗。

麻*也可止汗,须用未去节者,以中有节,两头不通,有截阻。

固凡因哮喘憋气,呼吸费力而汗多者,用麻*后,每得喘、汗两止之效。

冬春季节,小儿易患肺炎,如证见咳嗽,喘息,喉间痰声若水鸡然,呼吸点头,汗出津津者,我惯用带节麻*(每周岁0.3g上下)、杏仁、射干、甘草、浙贝母、白前、白薇等组方,只服1-2剂,即痰气降,呼吸平,汗随止矣。

麻杏石甘汤主证是“汗出而喘”,常见于风温邪在肺卫,我每用此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使郁热得泄,肺清喘平,不止汗而汗自止。

麻*与鱼腥草同用,治疗无汗而喘,热重寒轻;麻*与杏仁同用,不仅宣肺平喘,并而止咳。

麻*与石膏同用,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麻*与大量石膏为伍(1:2),则变辛温之性为辛凉之方,善治邪热壅遏,咳喘、口渴之证。医家如能调配得当,便左右逢源矣。

《中国医学大辞典》麻*条有“用为止痢之收敛药”一说。

我初疑而未信,每欲试之,后遇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用所谓“逆流挽舟法”,投人参败*散,表里症皆不减,即撤方中羌活、独活而加生麻*8g,药后得汗,寒热退,腹痛肛坠随减。

盖麻*入肺经发散表邪,表解,肺气宣降自如,大肠腑道得通而痢得效。知麻*之功用仍在肺也。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临证用药经验》,作者/龚士澄,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

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中医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