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闺女的进与退

眼下,正值毕业季。这部聚焦后浪们的青春轻喜剧,来的正是时候——《二十不惑》与专注爱情线的传统校园剧不同,《二十不惑》在紧贴流行梗的同时,不忘挖掘更深层次的话题:毕业焦虑、考研or求职的抉择、咸鱼vs社畜的碰撞。它试图关照的,是准毕业生走出象牙塔后,应对职场、人际、学业等困境时的复杂转变。到底是继续躲在二次元,还是趁早认命,老老实实当个社畜?应该无理由恭维上司,替他掩盖秘密,还是要坚守底线?对于追星少女来说,毕业后打破头也要挤进爱豆公司,就是圆梦的最佳途径?一连串问号的背后,是有待观众和主角们共同探索的“后青春期之谜”。用制片人的话说,那就是青春校园故事的B面。先有扎实剧情和现实主义打底,再辅以诸多走心细节。在一众青春剧中,《二十不惑》具备向第一梯队冲刺的潜力。不过凭良心说,本剧的“人物美学”还稍欠火候。尤其,是关晓彤饰演的梁爽。从登场起,她就贡献了成吨的“爽言爽语”,让人拳头一硬:接着,又把“地图炮”瞄准全体二次元和追星女孩,效果拔群:“每天除了脑补和男明星谈恋爱,你还会干什么?”“你喜欢的男的全是纸片人。”再看她的日常。除了炫富、拉仇恨,就是秀恩爱。不止如此,还强行安排室友与她同步作息、拒绝和平共处、把怼人当爱好等。甚至,还任由室友罗艳(李庚希饰)陷入网暴旋涡。故事才刚起步,梁爽的“战绩”就多到数不清。不难想象,接下去本剧的弹幕恐怕又是一番腥风血雨。人设不讨喜,无伤大雅。真正让人槽多无口的,在于角色自身难以言喻的撕裂感。首先,是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气质。宿舍里,其余三位都走偏学院风,少女味十足。反观梁爽。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神态,她都缺乏一股青春期的朝气,不够青涩稚嫩。但要说她成熟吧,处事又不够稳重,总强行散播“社会我爽姐”的气息。再者,是违和感满满的人物画风。立志要做美妆博主,时尚杂志不离身的她,衣品却一言难尽:镂空蕾丝、牛仔裙、西装、白衬衣来回混搭,元素重复且单调。有理由怀疑,她对“时尚”是不是产生了什么误解。最难以忍受的,是她对情绪的把控失衡。自视甚高、霸道任性,这是梁爽性格中强势的一面。而美貌,则是她的底气。面对室友的抱怨,她摆出无所谓的态度;分手时,二话不说就上演了一出怒划渣男豪车的爽剧戏码。张扬姿态的背后,则是深入骨髓的自卑。家境不如人,又担心富二代男友会变心,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只不过这抹底色,往往被傲娇和高冷的保护色所掩盖。“要是没有我,你算什么。”渣男的一句气话,正中靶心。为了凸显“人前强悍,人后脆弱”的设定,剧里特意安排了一出哭戏。可明明已经沦落到借酒浇愁的地步,从她的眼神中依然捕捉不到太多的悲伤情绪。悲伤流于表面,哭戏全靠眼泪挽尊,这就很尴尬。如你所见,梁爽外表的强硬,关晓彤信手拈来。那么角色应有的弱势与柔软呢?sorry,还请自行脑补。“出演梁爽的不二人选”、“特别合适”、“除了她没人能演”。

换个角度来看,关晓彤与角色的契合度之高,乃至收获导演盛赞。

这究竟是演技有所长进,还是归功于本色出演?

答案,或许不言而喻。

“不忍直视”、“令人失望”、“尴尬”。精准提炼关键词之后,不难发现围绕她的吐槽,火力最为凶猛。▲《二十不惑》的豆瓣评论出道至今,关晓彤的演技仍旧难以服众。然而环顾四周,同为“新生代四小花旦”的姐妹们,如今都各有成就。假如,要与诸多实绩傍身的*同台竞技。与其说,这是实力层面的碾压。倒不如说,双方压根不在同一条赛道。▲网友总结的*实绩而成功“登顶”的*,则率先打破了男顶流独美的格局,为流量小花们争了口气。表面上看,她和郑爽都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在各大青春偶像剧和综艺真人秀的剧组。但别忘了,爽姐还有一大票真情实感的铁粉。距离担心是否会糊,为时尚早。无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的评价序列。在转型路上磕磕绊绊的关晓彤,似乎是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01.家有闺女初长成资源无限、随时存档、轻松闯关,这是游戏中的氪金玩家。顺着关晓彤的人生轨迹往回捋,你会发现她也提前开启了easy模式。出生于演艺世家的她,自带文艺基因。身为圈内人的父亲,则是她通往这条大道的桥梁。4岁的她就被父亲带往《烟海沉浮》的片场,被导演姜峰一眼看中。换做是别的花季少女,这时候要么忙着刷题,要么沉浸于明媚的忧伤,浑然不知身外事。但关晓彤不同。打小就跟在爷爷身边,再加上常年浸泡在各大剧组,她迅速学会了该如何应对人情世故。除了偶尔还需要父母打个圆场,镜头前的关晓彤既不怯场,也不犯怵。接话茬、抛包袱、聊片场趣事,游刃有余。有时,还会整点即兴表演。“晓彤现在的知名度和火爆程度,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面对女主持的“彩虹屁”,她羞涩一笑。关于那些更私人的提问,她也大大方方地承认,“我很享受被偷拍的感觉。”如她所言,成名后的关晓彤正尽情享受着演员的“特殊福利”。走在街上,会有路人和记者跟随,甚至是偷拍。学校里,有同学惊讶到合不拢嘴:“你就是《突然心动》里的肖娅?”访谈节目现场,台下看过她主演电视剧的观众,占了七成。▲《突然心动》剧照甚少有演员在她这个年纪,就有“往来皆大腕”的待遇。意外开启的电影事业,就像舞台上的一道追光。照亮前程的同时,也给她的生活投射下巨大的阴影。就拿当年在《无极》剧组的经历来说。刚进组,小倾城灰头土脸、脏兮兮的造型,差点把爱美的小公主劝退。反复NG的啃馒头戏,也让人欲哭无泪。拍到后半程时,她连吞咽的力气都被榨干,只能勉强嚼几口就吐出来。最后,一场简单的威亚戏,又把年幼的关晓彤吓到面色苍白。拍完《戈壁母亲》里的落水戏,自此落下了“流水恐惧症”;更关键的是,她发现拍戏并非想象中那么有趣。试镜、跑剧组、背词、开拍、杀青。如同《土拨鼠之日》里的菲尔,她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很快,她对从中能汲取到的新鲜感与成就感,逐渐“脱敏”。再加上学业繁忙,一股强烈的抵触情绪,悄然滋生。正当她走向淡圈边缘时,突然接到了李小冉递来的剧本。破天荒地,母女两人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大丈夫》的剧本。剧里,欧阳淼淼怒怼亲爹,与准后妈斗智斗勇。如此个性鲜明的角色,瞬间就把她给迷住了,“这不就是我吗?”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复出”后的关晓彤又被拉回正轨。在老戏骨们迈入“君为红花,我为绿叶”的流量时代之前,“以老带新”的舞台往往是家庭剧。趁着这股东风,形象姣好、率真可爱的“百搭闺女”加大刷脸力度,逐步实现了人气的原始积累:《大丈夫的》欧阳淼淼、《一仆二主》的杨树苗、《好先生》的彭佳禾。“国民闺女”的头衔,这下算是彻底到位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出圈了。02.命运的岔路口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以下问题:同期出道的*和关晓彤,两人年龄和气质相仿,为何从未被冠以竞争对手的表情?真相,只有一个。两人早就各走花路,压根不存在相互挤占资源的可能。凭借小雪一角走红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宋丹丹赶紧劝她。“还是别演了,咱们回去好好学习吧。”她认定,以*的颜值在娱乐圈不可能吃香。很不幸,丹丹姐这回拿的是预言家牌。《家有儿女》收官后,名气跟不上演技的她开始四处碰壁。她看中的角色,被更红的对手预定;挑中她的剧本,大多都是些奇葩剧。因为迟迟等不到合适的戏约,她被迫暂别荧幕。至于她是如何回归大众视野的,那就是另一个励志故事了——先是接下《欢乐颂》,因为人设不讨喜被“爱屋及乌”的观众追着喷;出演《青云志》里的绝世美人陆雪琪,又被跟风吐槽。颜值、脸僵、演技,仿佛浑身都是槽点。沮丧过后,*调整好心态。哪怕被嘲,也比没戏拍强。顶着无限大的压力,她熬过转型期的阵痛。“香蜜CP”“童年夫妇”就像一阵甜蜜的风,陪伴观众度过了炙热的夏天。《香蜜沉沉烬如霜》和《亲爱的,热爱的》接连两部爆款,让*圈粉无数。当初不被他人看好的逆境,赋予她迎难而上的勇气:“要么不演,要么挑战。”正剧、都市剧、仙侠、甜宠、犯罪、动作片,更多的邀约纷至沓来。就像*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收获的“X”,*也终于拿到那张象征“无限可能”的牌。对于演员来说,什么才最重要?优越的外形条件?天赋和演技?答案,是也不是。也许,是否愿意为心中热爱付出“代价”,才是优秀演员与普通演员的分野。再举个例子吧。因为太爱抠细节、抗拒所谓的游戏规则,张颂文时常被剧组嫌弃。原本定下的角色,说换就换。最落魄时,入不敷出的他靠捡菜叶艰难度日,一度穷到连房东都不好意思涨价。他自认,“我已经投降到体无完肤了。”话虽如此,依靠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再加上圈内前辈的精神支持,他终究熬过漫长寒冬。▲张颂文饰朱永平说回关晓彤。自幼起,她就像古堡里的长发公主般,被保护的密不透风。母亲的全程陪伴和父亲的循循教导,成为她一路前行的定心丸。但这颗定心丸的副作用,极为显著。第一次独自参与真人秀,她六神无主,完全不懂该怎么应对。录制结束后,一进家门就委屈地大哭。对此,母亲无奈又心疼,“她一小女孩,生活经验太少。”每回上节目,关父都俨然一派老艺术家作风。面带严肃地讲述他是如何替女儿把关,毙掉那些“不正经”的剧本:“不能拍,拍什么接吻!”家教森严、接戏的话语权旁落、选择余地变少、戏路渐趋保守。一套完美闭环,成了。正如璞玉只有经过反复打磨才能脱胎换骨,显现它的价值。演员的成长,亦如是。有戏就拍,没戏就歇。总是坐等天降资源,从未尝过“求而不得”的苦头。这种“岁月静好”的安稳状态,让关晓彤在美妙的公主梦中越陷越深。悉数她这些年的履历表,拿得出手的角色,寥寥无几。看来看去,无非是些古灵精怪、牙尖嘴利的少女角色。而这,正是她的戏龄与演技水准不成正比的原因之一。即使是梦,也有短暂苏醒的时刻。得益于张艺谋的精心调教,再加上青萍一角十分符合她本我的倔强纯真。此外,剧本尽量削减了人物“聒噪”的成分,取而代之的是肢体语言和眼神。一张一弛,一增一减。关晓彤展示出了灵动脱俗的少女感,以及久违的戏剧张力。如果把《影》看作写意山水画,那么她就是一抹天光云影。不浓不淡,相得益彰。谁曾想,这竟成了她最后的高光时刻。03.恋爱暴击观众缘≈玄学。在娱乐圈,这是条众人看破不说破的定律。如果单看现状的话,似乎很难理解为何关晓彤的路人缘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滑坡。一旦拂去玄学的迷雾,真理总归是有迹可循。年10月8日,*给他的粉丝们捎来一则“喜讯”——正主亲自下场、官宣、撒狗粮,一气呵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取关、脱粉、删号、关站,「芦苇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对“偶像失格”的失望和批判。甚至,还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型回踩浪潮。在如此狂热的“全民失恋现场”,当事人之一的关晓彤自然没能幸免。由于接受不了现实,粉丝光速把矛头指向她。一批根深蒂固的黑粉势力,就此成型。比如,名为“*关晓彤分手了吗”的bot号就坚持打卡将近3年。直到前不久,才用释然的口吻宣布停更。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就连路人参与讨论也不得不披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没有黑任何人的意思别误会”的防杠马甲。更不用说,那些本就被媒体和公众随时随地审视,一举一动都会被挂上热搜的明星了。就像《浪姐》中的每一个争议镜头都逃不过被反复回放、拆解、剖析,甚至是断章取义的命运。此情此景,心直口快的关晓彤会惹祸上身也不足为奇。“浮在天上,老百姓是不会喜欢的,大家还是喜欢接触接地气的。”有人指出“老百姓”一词具有俯视意味,优越感十足。后来经过营销号的渲染、放大,这则通稿被二次发酵。蜂拥而至的,是更多声量一致的口诛笔伐、挖掘黑料史、起黑称等。但问题来了,公布恋情在先,触发“舆情”在后。这件事到底是恋情导致的连锁反应,还是真的积怨已久?我们很难去断定。抛开以上是非不谈。身为演员,被外界不断质疑,实质性原因必定是她在本职领域的失格。所以说了这么多,终于还是要聊到这部“国产玛丽苏之光”——《极光之恋》。正是从这部剧开始,我对她的角色滤镜碎了一地。或许,是为了颠覆过去表演时的固定范式,关晓彤的娇蛮气质有所收敛。但在全员智商掉线的氛围下,她的努力反而硬拗出了猝不及防的滑稽和荒诞。本剧唯一的贡献,大概就在于替“国剧奇观大赏”继续添砖加瓦。▲“韩星子,加油!”▲“鹿小葵,加油!”坊间传闻,*是为了女友才愿意自降身价,接演这部《智商暴击》。哦不,是《甜蜜暴击》。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霸道女总裁爱上纯情小白兔的玛丽苏故事。总之,这部“性转版《流星花园》”迅速激活了各路媒体人的脑内风暴,收获辣评无数:“*关晓彤的这部「定情戏」,击穿了电视剧的水准底线。”最终,《极光之恋》《甜蜜暴击》《凤囚凰》组成了华丽的三连扑。明明赚快钱、接流量烂剧的明星那么多,外界却偏偏对关晓彤如此苛刻?往浅了说,这是她只求热度不考虑后果,自取其咎。要是往深了说,这实际是她长久以来身为“国民闺女”,或者说养成系明星引起的口碑反噬。一旦对方的表现不如预期,甚至崩盘。过去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7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