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方剂执医方剂整理

麻*汤

麻*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喘而无汗宜服之。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证

配伍:麻*味苦辛性温,发汗解除风寒表邪,可宣肺平喘,为君药。配伍桂枝解肌发汗可助麻*解表,温通经脉可解肢体疼痛,故为臣药。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与麻*相配伍,可增强宣肺平喘之功。使以甘草缓中,制约麻*、桂枝发汗不致过猛。

发汗作用较强,表虚有汗、心颤夫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有汗此为功

桂枝:去皮大枣:切甘草:炙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配伍: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可暖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滋脾生津。姜、枣相合,可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

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

干姜桂芍麻*同

辛:细辛夏:半夏五味:五味子桂:桂枝,去皮

芍:芍药麻*:去节甘草:炙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配伍:五味子与芍药配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

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

散寒清热此方良。

桂:桂枝麻*:去节杏:杏仁,去皮尖姜:生姜(切)枣:大枣(擘)石膏(如鸡子大)

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治疗外感风寒兼有里热证

配伍:麻*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卫,以辛散之。故以麻*、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

体质较弱者,应当慎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芩生地同甘草,

分经论治宜变通。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配伍: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治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生地、*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

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

姜汤调服不必煎。

百部:蒸紫菀:蒸白前:蒸桔:桔梗草:甘草陈:陈皮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配伍: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痰中带血者慎用。阴虚劳嗽者,不宜使用。

白衣郎中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7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