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变化。老年人中发病率甚高,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0%~15%。本病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及气候变化等有关,但许多因素现代医学还不完全清楚,西医对本病的防治尚缺乏理想的方法。

慢支归属中医的“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早在《*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大论》云:“金不及……其发咳喘,其脏肺……其病喘。”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虚实皆可导致咳喘。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篇论述指出“病疾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慢支的临床经验。

药方:

(1)固本止咳夏治片

组成:*芪、*精、陈皮、沙苑子、补骨脂、百部、赤芍。

用法:每片含生药0.94克,每于夏季伏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4~6片,连续服药40~6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观察例,显效率40.7%,有效率42.2%,总有效率82.9%。

(2)痰灵糖浆

组成;淡竹沥、鱼腥草。制成糖浆剂。

用法:每次3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疗效;共观察例,第一个疗程显效5例,占4.81%,有效84例,占80.77%,无效15例,占14.42%,总有效率85.6%;第二个疗程显效22例,占21.2%,有效80例,占76.9%,无效2例,占1.9%,总有效率98.1%。

孙一民医案

霍××,女,68岁。慢性支气管炎4年之久。现咳嗽、喘促、咯痰稠粘,胸闷,年入冬以来整夜不能平卧,深以为苦,舌质红,脉弦数有力。乃风寒引动宿疾,肺失宣降,发为咳喘。治拟化痰降气,止咳平喘。

处方;葶苈子、苏子、杏仁、牛蒡子、化橘红、前胡、白前、川贝母各9克,莱菔子、款冬花、海浮石、枇杷叶各12克,苇根15克,大枣5枚(去核),甘草3克。水煎服。

连续服上方12剂后,各症均好转,已能平卧,唯有轻微咳嗽,继续服葶苈五子汤以根治之。按:慢支,多由经常受外邪侵袭,咳嗽反复发作所郅;或年老体衰,脾肺气虚而致痰饮内聚,若感外邪,引动痰浊,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而发哮喘。发作期病多属实证,症状表现往往以痰为主。痰多者病较重,痰量减少病每减轻。所以发作期治疗重在祛邪(祛痰)。本例以化痰降气的葶苈五子汤为主,并加部分咳药,通过利痰,改变病变内在环境,有利炎症消散,则咳喘自止。病情缓解期,应注意扶正固本,多治以益肺健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表现有肾虚者,应加固肾药,以图根治。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天突、肺俞、太渊。

配穴:实证配膻中,列缺;风寒配风门,重用灸法;痰湿盛配丰隆、章门,针后加灸;喘甚配定喘;脾肾气虚陪肾俞,脾俞,太溪;肝火灼肺配太冲。

操作:每次取主穴、配穴各2~3个,天突穴针刺时,针尖向下沿胸骨后壁斜刺1~1.5寸;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体深刺,提插捻转出现针感即酸、麻、胀感后,留针20~30分钟出针。实证、热证用泻法;虚证、寒证用补法,针后加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第二疗程隔5天再针。

疗效:共观察50例,临床控制21例,占42%,显效17例,占34%,有效9例,占18%,总有效率94%。

②艾灸(化脓灸)

取穴:主穴:a.肺俞、灵台、天突;b.风门、大椎;c.定喘、身柱、膻中。

配穴;膏盲。

操作:于小暑至白露之间施灸。每年灸一组,连灸2年。第一年,灸双肺俞各7壮,灵台、天突各14壮;第二年,灸双风门各7壮,大椎4壮。第三年,灸双定喘各7壮,大椎、身柱各4壮。体弱者,第三年加灸双膏盲穴各4壮。将纯艾制成*豆大圆椎形艾炷,灸前先以大蒜汁涂穴区以增加粘附性,然后置艾柱以灸之。灸时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可在穴周用手掌轻轻拍击。一炷燃完再换一炷,据病情轻重及病人体质,壮数可按规定数增换。灸毕,以消*敷料或棉球蘸生理盐水拭去穴区艾灰,然后贴上淡膏药或拔*膏。约7日左右,可出现局部无菌性坏死,如未出现,则继续着肤灸,直到形成灸疮,再用生理盐水清创,覆盖消*敷料,约30天左右愈合。

疗效:以上法共观察例,临床控制例,占27.6%,显效例,占36.2%,有效例,占25.4%,无效例,占10.8%。总有效率为89.2%。

③蜡烛灸

取穴:风门、肺俞、定喘、膻中、中朊、脾俞、肾俞、丰隆。

操作:将蜡烛点燃后,待到溶化,倾斜蜡烛对折所施治穴位,让溶化蜡烛滴于穴位上,每穴可滴3~5滴,待蜡凉凝后即揭去,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1~3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天。

疗效:共治疗例,临床控制21例,占11.7%,显效85例,占47.2%,好转40例,占22.2%,无效34例,占18.9%,总有效率81.1%。

④穴位敷贴

取穴:膻中、风门、肺俞。

操作:敷药制备:牙皂、肉桂、麻*、细辛、地龙、白芥子、二丑、生半夏、生南星、延胡索、沉香、征削索、甘遂、生川乌、丁香、百部、冬虫夏草、麝香、冰片、铅粉、香油等熬制成黑膏药,每帖膏药重14克,内含生药6克。

用法:贴前用小火将膏药熏烤至绵软程度(勿使温度过高,以免灼伤皮肤),然后贴于膻中、风门、肺俞穴。五天换1次,3次为一疗程。次年三伏天〔初、中、末伙)及立冬日各贴1次,第三年中伏及立冬日再贴一次,以巩固疗效。

疗效:观察例,临床控制14例,占6.5%,显效52例,占24%,好转例,占63.4%,无效13例,占6%,总有效率94%。

⑤耳穴压丸

取穴:神门、肝、肾、皮质下、内分泌、肾上限、对屏尖、肺。

操作:用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放于0.5*0.5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于以上穴位,隔日调换1次,左右耳穴交替,嘱病人每日捻压耳穴4~6次,以微痛为度。

疗效:治疗例,显效66例,占46.2%,好转74例,占51.7%,无效3例,占21%。总有效率97.9%。

(2)单方验方

①佛蕺合剂

组成:佛耳草、蕺菜(鱼腥草)、车前草各30克,灸地龙、灸百部各12克。

用法:上药浓煎至50毫升,为一天量,分2次服,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三个疗程。

疗效:第一疗程观察例,显效占10.2%,总有效率为67.5%;第二疗程观察例,显效占29.4%,总有效为86.1%;第三疗程观察例,显效占55.1%,总有效率为94.1%。

②百部煎剂

组成:百部20克,用水煎2次合并药液60毫升。

用法: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疗效:观察例,临床控制36例,占32.7%,显效35例,占31.8%,好转25例,占22.7%,无效14例,占12.7%,总有效率为87.3%。

③鱼腥草合剂

组成:鱼腥草克,枇杷叶克,甘草流浸膏16毫升,薄荷水16毫升。

用法:将前二药洗净切碎,连同余药以0毫升水煎至1毫升,浓缩装瓶备用。成人每次10毫升,1日3次,饭后加热开水冲服。

疗效:观察例,服药1次见效例,占53.7%,2次见效5例,占2.2%,3次见效例,占44.1%,总有效率%。

(3)气功

功法:调息功,宜在空气新鲜之安静场地进行。放松腰带扣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五指放松,目轻闭,舌尖轻抵上颚,口微闭,呼气时默念静字,同时注意呼吸的频数,由粗到细,从短到长,先由胸式呼吸再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逐渐达到均匀细长的呼吸,连续30分钟就可收功,每日清晨练功1次。

疗效:观察42例,临床控制22例,占52.4%,显效10例,占23.8%,有效8例,占19%,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疗程最短5周,最长10周。

(4)食疗

组成:水萝卜4份,大白菜2份,山药2.5份,葱白(连须根)1份,生姜(带皮)0.5份,年老体弱者加胡桃仁5枚。

服法:于入冬始至春初,根据个人食量,白水煮熟后食用,切忌加盐(食之乏味可加适量白糖,冰糖更佳),连菜并汤一同服之,一日三餐不可间断。食疗期间绝对戒烟及食过咸之物。

疗效:观察20例,临床控制12例,占60%,好转8例占40%。

本病的发生与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失调和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此外,起居失调、批叫、烟酒刺激等因素也与本病有密切关系,均可致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现脾失健运、肺失肃降及肾不纳气等病理变化。而其中脾肾阳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分述如下:

外邪侵袭冬春季节寒冷或气候突然变化,外邪从口鼻而入或侵袭皮毛,内舍于肺,肺气不宜,肃降失调,引起咳嗽。如迁延不愈,久咳伤肺,肺气上逆,卫外不固,反复发作,脾肾收损,逐渐形成慢性咳喘。

痰饮内聚脾失健运,水湿留阻,痰引内聚,上渍于肺,留滞肺络,阻塞气道,肺有停痰宿饮,易受外邪诱发,致使咳喘反复不愈。

肾虚失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病经久,必累及肾,肾气不能摄纳,以致肺气不能归根于肾,故气短而喘,动则尤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衰老,症情日趋严重。

综上所述,本病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衰为本,痰饮、寒邪为标。本虚而标实致成本病。而起居是、劳倦,烟酒为本病之诱发因素,均可导致咳喘的发作或加重。

告知:中医是慈善医学,是顺应天地生养之道的大学,是天人合一的大学。仁爱生养是天道,是物皆有灵。为符合生养之道,恳请诸位患者在治疗之时,心怀仁悯,以不伤生为基本,能用草药治疗就不要用动物药治疗,能用针灸治疗就不要用草药治疗,能用手法治疗就尽量不要用针灸治疗,能用祝由方治疗就不用手法治疗。顺应天地生养保全仁爱不杀,使天下无戾气而长生。愿天下人无病,愿医生皆闲暇。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zy/1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