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放苗前的准备工作虾塘改底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833163.html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一、放苗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1、对虾养殖的成败,与前期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如池塘底质、水质、配套设备等,如果准备工作不到位,轻则影响放苗的成活率,重则影响到养殖的成功率,导致失败。所以在放苗前一定要做到“底好”、“水好”、“虾好”做到“三不”:底不好不进水、水不好不放苗、苗不好不下塘。2、前期主要养殖问题前期容易出现大青水、pH高、氨氮、亚盐高等现象,这都是放苗前底质没有处理好,或者水质没有调节好造成的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虾仔就会面临发病的危险。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推塘、洗塘、晒塘(1)推塘:使用推土机把塘底过多的淤泥推走,保持淤泥在15厘米以下,最好3-5年进行一次。(2洗塘: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塘底,抽走淤泥和污水。(3)晒塘:晒到塘底出现龟裂,淤泥由黑变*白。2、进水消*3、池塘底质碱化池塘底质必须为弱碱性,因为只有弱碱性底质才能维持水体的稳定性,对于酸化底质,要求在前期使用生石灰进行底质改良:放苗前10天放生石灰。使用生石灰碱化塘底(用量参照表)4、虾多宝发酵料调水虾多宝泼水:每亩5斤0#料+1.5斤虾多宝+3斤水密封发酵3天后全塘泼洒,在放苗前3天泼洒。发酵料的作用及效果:a、能够培养藻类稳定水色,起到防治大青水与降pH的作用。b、在底部定植有益菌,达到抑制弧菌和前期改底作用。c、促进虾苗对饲料的消化,避免虾苗吃到发霉的剩料从而提高虾苗活力和成活率及保护肝脏。d、利用芽孢菌和乳酸菌的协同作用,抑制肠道内弧菌。案例:8.12日基地进海水后,水色变浓,转为大青水。8.14日使用发酵料后2天后(8.16日)水色变清,下午pH由最高的8.9降为8.7效果分析:进海水后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暴发;使用大量发酵料后,发酵的饲料里的营养均衡,促使有益藻类快速繁殖,抑制有害藻类。5、放苗前培菌打底倍生源--融合分解功能、同化功能和抑菌功能,同时作用于底部和水层、免活化的复合芽孢制剂,放苗前2天到40天,每7天使用一次,1包3亩。通过改良底质、调节水质可以稳定藻相的综合效果,并且降低水体pH、氨氮、亚硝酸盐。案例:(1)12#池,使用前,水暗黑色,一包三亩使用4天后,水变为*绿色;(2)14#池,使用前,水浊,使用后水变为*绿色;(3)15#池,使用前,水藻类老化,较多泡沫,使用后,泡沫消失,水变清爽6、放苗前矿化:放苗前1天放,1包/亩①、快速提高水体镁离子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溶氧。②、提高水体总碱度,稳定水质③、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对虾能量消耗7、放苗前水质检测好水的标准:①、水质指标正常:pH(7.5-8.6)、溶氧(不低于0.4)、盐度(2-3格)②、稳定:藻相稳定③、无*:氨氮(低于0.5)、亚盐(低于0.1)8、放苗前补钙硬壳(1)早上10点前或下午6点后放苗,放苗密度3-5万/亩(2)放苗前一个钟:钙速补(半瓶/亩),沿着喂料区泼洒小虾苗一般在28-36小时就要蜕一次壳,尤其是放苗的时候,由于水体环境的改变,虾苗会应激蜕壳,如果水体的总碱度或硬度偏低,就会造成虾苗换壳困难和免疫力下降,死亡率高(3)放苗前半个钟:泼洒发酵料,减少天敌伤害三、相关产品介绍倍生源简介:主要成分含5种芽孢杆菌和2种反硝化球菌;活菌数≥5*cfu/g;特定的辅料成分:富含芽孢萌发和繁殖所需营养成分,便于芽孢和球菌附着;作用机理: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能快速同化无机氮(铵盐和硝酸盐)反硝化,将氮元素排除养殖体系之外产生杀菌和抑菌物质,抑制副溶血弧菌和荧光弧菌的繁殖虾多宝简介:虾多宝是微生物专家精心选育多株具有协同功能的有益菌种,将优质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等具有益生功能的微生物发酵产品。主要成份:豆粕、鱼粉、木薯粉、有机酸、抑菌活性肽、酚类抗氧化活性物质、各种生物酶、细菌素、3株乳酸菌、1株酵母、2株芽孢杆菌和1株光合细菌。膳食纤维>5%,总糖>30%,活菌数≥cfu/g。

===============================================================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主线之改底

一、养殖底部和养殖的关系因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是一个“污染”的过程,养殖过程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及死藻除了一部分为池塘生物利用,大部分都沉积在池塘底部,所以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多余的有机物会引发几个的问题:1、形成低氧环境。塘底生物氧化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形成“氧债”。使虾处于低氧的环境,体质的下降对病害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2、有害营养指标过高。过多的营养剩余,加上低氧的环境大量的兼性厌氧菌分解有机物生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酸等大量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对虾有很强的*害作用。3、有害藻类大量出现。底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水体中藻类的繁殖所需要的营养一部分来源于底泥缓慢释放。但是过多的营养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底部因为酸化,Ca、Mg、Fe、Mn等微量营养以不溶性盐的形式沉积于底泥难以释放,导致营养失衡,有益藻生长受抑制,喜富营养的蓝藻、甲藻等有害藻成为优势种,水质恶化。4、有害菌快速繁殖。这种低氧气、高营养的环境弧菌等致病菌快速繁殖,这时如果处理不当对虾很快出现红爪、黑斑、肠炎甚至偷死等症状。笔者对多张养殖池塘(养殖到条左右)进行统计,其中有1/3左右的池塘会坚持改底,而2/3的池塘不改底或者很少改底。具体的对比如下表: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底在养殖中的重要性。那改底是怎么影响养殖的呢?我们用下面的图来解释:改底主要目的是减少塘底的有机物,进而减少生物耗氧量和整体池塘的营养水平。底部溶氧的提高会使弧菌等厌氧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还原性*害物质的积累,起到稳定菌相和提高对虾抗病力(应激减少)的作用。此外池塘营养转化提高使得池塘营养水平维持在更合理的水平,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生长受到抑制,对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的生长更加有力,因此池塘的藻相更加趋于平衡。二、改底的方法1、物理改底在实际养殖中,物理方法改底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清塘挖淤,一般在冬季或早春等进行。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碱性底质的池塘,可以只推1/2或者1/3的面积,这样既能达到改底效果,下一造培水也比较容易。二是增氧机,通过开增氧机曝气也可通过上下水层的交换改善底部环境,减缓底部黑化。三是使用沸石粉等底部改良剂,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但不能从根本解决底部问题。2、化学改底常用的化学改底产品有生石灰、季磷盐、粒粒氧。生石灰适用于清塘或者水体碱度、硬度偏低的池塘。具有杀菌和提高水体碱度硬度的作用。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季磷盐、粒粒氧等复合型的底质改良剂(如使用海联科池底安和粒粒氧),不仅能快速去除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且对虾没有*副作用。3、生物改底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功能进行改底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芽胞杆菌、光合细菌和一些EM菌都具有改良底部的作用。但是因为很多生物改底产品耗氧严重,所以常规使用最好选用不耗氧或者微耗氧的菌(如海联科强力倍生源),不仅能减少塘底发黑发臭现象,而且对水质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4、比较化学改底和生物改底三、如何做好改底海大养殖技术主线中改底操作是养殖成功重要的一个方面。1、清罾时,通过消*改底降低池塘总菌数,减少虾子肝脏负担促进转肝。清罾时使用1次,水卫士(1包3亩)。因为在清罾阶段,虾子摄食能力增强,会摄食大量的底部有机物,通过使用水卫士氧化塘底减少硫化氢等有*物质,另外水卫士可以杀菌功能,减少塘底的总菌数,给虾子创造相对舒适的环境(注意使用水卫士后要加开增氧剂,并在第二天补充强力倍生源)。2、全程使用生物改底,持续分解转化有机物,保持塘底物质转化的通畅。整个养殖过程使用倍生源(每包3亩)改底。放苗到30天每隔10天用1次,30天以后每隔7天用1次。在放苗到30天这段时间,池塘的溶氧相对较高,因此10天使用1次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改底效果。到中后期塘底迅速变差,更适宜有害菌生长,所以为了保持有益菌占据优势地位,需要每7天补充一次。如果因为天气变化或者投喂引起的底质恶化,虾子出现肠炎症状,可以先下午使用靓底(1瓶3亩)氧化改底,第二天上午用倍生源。可以大大提高改底效果并对有害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3、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改底。连续阴雨天、东风北风或者倒藻等特殊天气连续使用池底安(1瓶2亩)+粒粒氧(1包2亩)。特殊情况下,需要快速改善底部溶氧和减少*害物质产生,可以使用化学改底。池底安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作用,辅助粒粒氧提高底部溶氧,可以有效提高改底的效果。俗话说: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底改,改良底质才是养殖的根本。从池塘底部入手,坚持合理地使用底改产品,有效并持久维护好水质,不仅预防对虾病害,还可以增产增收。

===============================================================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主线之肝胰脏调理

一、肝胰脏的主要功能肝胰脏(又称肝胰腺)是南美白对虾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两大方面:消化吸收和排除*物。消化吸收方面,肝胰脏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将食物消化,并吸收和存储所得营养;排除*物方面,肝胰脏通过络合、吞噬等等方式来消除外源物质对机体的伤害,包括非生物的(如重金属)和生物的(如弧菌)。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虾主产区产量持续下降,以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红肝、*肝与偷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虾病害的发生最开始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肝胰脏的病变。因此,保肝护肝已经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重要管理环节之一。二、肝胰脏病变的过程一般来说,肝胰脏病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急性中*除外),大致会经历几个几段,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做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损失的发生。正常的肝胰脏呈褐色,白色包膜和肝胰脏轮廓清晰。当肝胰脏开始转差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肝胰脏轻微发红、肿大,白膜减少和消失,而很多时候,虾子吃料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发展,肝胰脏开始转为*色、萎缩,这个阶段虾子吃料速度明显变慢,因为肝胰脏消化吸收的能力已经非常弱。最后,肝胰脏发白,出现水样化,肝胰脏组织坏死。三、肝胰脏病变的原因分析肝胰脏病变通常发生在20-50天阶段,其大致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压力影响这个阶段虾子食性开始转变,由摄食天然饵料转变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同时,虾子进入快速生长期,吃食速度加快、吃料量增多,肝胰脏消化吸收压力明显加剧。2、*素影响虾子进入上缯期,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开始出现爬底现象,摄食底泥和前期剩余霉变吃料,接触塘底有*物质(如重金属、硫化氢、*曲霉素)的机会增大,这些物质会对肝胰脏造成损伤。3、病菌影响上缯后,投喂量逐渐增加,塘底开始恶化,溶氧也随之下降,弧菌滋生的速度明显加快,有害菌会同食物一同进入肝胰脏,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四、肝胰脏的调理思路1、减轻消化压力投喂发酵饲料,并配合投喂量控制,减轻虾子消化压力。发酵饲料本身可消化性要由于普通饲料,同时,有益微生物进入肠道,可以改善肠道菌群,进一步增强虾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在投喂量控制这块,可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手法,但总体的原则是“加料要缓,减料要狠”。即使虾子吃料速度非常要,也不要盲目增加投喂量,而在遇到恶劣天气是,要适当减料甚至停料。2、定期护肝虾子上罾开始,定期使用护肝产品,如中草药和复合维生素。中草药具有抑菌消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双重功效,同时副作用小。而复合微生物可以增强虾子免疫力和解*功能,同时促进虾子对矿物元素的吸收。实践证明,通过泼水和内服同时进行,调肝的效果最有保证。3、保持良好环境肝胰脏的健康状况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良好的水质和底质是对虾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水质方面,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zy/10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