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春节,正好有点痰热,需要用点鲜竹沥。想起了孙思邈他老人家写的《千金要方》,里面记载说“取淡竹断两头节、火烧中央,器盛,两头得汁“,江西可是竹子的大产地,于是哥就这么干了。
碰巧家里有根竹子,于是取将过来,直接锯成若干小段,搁在柴火上烧。
过一会儿就可以看到,从断面流出的竹沥,颜色淡*,明澈青香,碳烧味的。
不过刚开始烧的时候,我忘记了通开竹节,差点变成放爆竹了!你看,孙思邈老人家明明说了断两头节,所以看书不认真会吃亏的。(突然想到上海过年想放鞭炮的,可以考虑考虑搞几根竹子烧,前提是你有个自带院子的别墅,估计某些人要得意地笑了。)
其实,有更好的方法提取竹沥。
据百度娘们说:
每年4~9月,选择4~8年粗大毛竹进行操作。
在竹子离地面20~30厘米以下的任何一节间,在紧靠上下节节隔处用电钻各钻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洞孔,以该洞穿过竹壁为度,并在洞内注入一定量的食用保鲜剂,取20~30厘米长,直径与洞孔相符的塑料导管,两端分别插入上下两个竹洞内0.5~1.5厘米,管边用泥密封。
2天后,取出上导管口,倒入无菌瓶中。
2天内一株竹子可取~毫升,最大竹子可取1升,以后产量逐渐减少。
竹液流溢在夜间,开洞时间宜在下午进行。
可以用竹鞭直接采取,无技术者不易找出来鞭与去鞭,一般不采用。
恩,下次闲得慌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有点像取丝瓜水的感觉。
鲜竹沥这竹沥,又叫“竹汁”、“竹油”。乃是竹子身上的精华。
这味药甘寒无*,化一切黏浊热痰,如中风痰迷,肺热痰壅,小儿成人热咳*浊痰等。
绝对是临床不可多得的好药!(敲黑板,重点啊!能得到我这样评价的药不多,标准就是:效果立竿见影,几乎无风险,吃多了也没事。)
一般肺部细菌感染痰多色*,直接用鲜竹沥口服液,多数情况下可以药到病除,用量从30ml到ml都可以。
现在市面上一般不容易买到纯的鲜竹沥,淘宝除外。
买不到的时候我们通常用祛痰灵代替,祛痰灵的主要成分就是鲜竹沥加鱼腥草,味道甘甜清香,有的小孩没事就假装自己咳嗽有痰,然后就说要喝祛痰灵,请问这药的口味哪位大神调的?
如果只是认为竹沥就是祛祛热痰,那就太小看这味药了。
我们来看一则前辈的案例:
四川巳故名老中医江尔逊写了一篇文章——
《豁痰丸抢救痰热伤津危证的体会》
文章里面记载治疗一位涂姓青年妇女,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导致全腹膜炎,高烧40C,阴道流脓性分泌物,经用豁痰丸加大量鲜竹沥治愈。
(当归10g,知母10g,天花粉15g,白前根10g,麦冬15g,枳壳10g,杏仁10g,瓜蒌仁12g,桔梗10g,射干6g,茯苓15g,石斛15g,生甘草6g,鲜竹沥ml(分3次兑入药汁中)。)
临床中反复单独大量地验证鲜竹沥的清热化痰解*的作用,基本上不用参加其它清热解*药,照样收到佳效。
这其实也反映出中医的弊端之一,很多复杂的大药方往往连医者自己也搞不清哪些是君药,对药性研究不透彻,沾点边的药自己想象一下就加进去了,越加越多,三四十味药,乱枪打鸟,有效也不知道是哪些药起作用,不求精进,死守前人成方。(我这算是中医黑么?)
还记得那则广告么?
**肾宝,22味中药!
不算太离谱?
那来看看**药酒,67味中药,年历史传承!
年前的SB到现在也是SB。
中医素来讲究药简力宏,能用2味药搞定,就不要用3味药。
有人说古书上也有三四十味的药方,谁说古人就一定对?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江湖术,就是给你看的是67味中药,但是其中60味用量很少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白了就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而掩人耳目的,不过用到这么多药打掩护的实在少见。。。。。。
什么?有位同学说九转紫金丹味灵药,吃了能脱胎换骨,重塑炉鼎,多牛逼!......好吧,这纯属小说看多了。
既然这么激动,那就顺便把九转紫金丹的四味君药列出来:
拿走不谢,本人是徐公子铁粉。
今天先说到这里
竹子身上还有竹茹、天竺*、竹笋、竹叶,
这些咱们下次
。。。。。。
也不一定说
。。。
顺便透露一个秘密,想喝竹筒酒的同学,请直接把“祛痰灵”兑到酒里就行了,那味道,不会让你失望!
(文中图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方寸山纯中医·向道之心
我叫你一声你敢扫我么
号:jus-tao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