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鼻炎鼻涕倒流,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咳嗽!一些不明原因的咳嗽,十个有七八个都是鼻炎导致的。
尤其是现在天气温度变化比较大,咳嗽更易发生,最近来门诊上就诊的咳嗽的患者,比平时多了三四成。
而且咳嗽症状因人而异,体质虚寒者,一受风寒就喉痒,干咳,随后就鼻塞、流鼻水、胸闷、浑身酸、隔了一两天,干咳也变成有痰的咳嗽了。
体质偏热者,一犯风热就会咽干刺痛,无痰或痰少、胸闷气憋,症状虚中会夹实,实中又会夹虚,或虚实夹杂。
所以咳嗽治法也是随人随症有所不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你是哪种咳嗽?对照看看!中医把咳嗽大体分为:风咳、寒咳、热咳、湿咳、燥咳、痉咳、灸裔咳等。
第一:风咳者,风寒束肺,也是伤风感冒所引导致咳嗽,风为百病之源,其性也急,人体免疫能力处于低下时,易受外邪入侵而患感冒、鼻塞、流鼻水、咳嗽。
第二:寒咳者,人体质常虚,卫表不固,忽感风寒,先是鼻水如泉而下,接着头重目昏畏寒人疲,声音忽也会忽然变哑,这种咳嗽,刚开始的一二天不见得有痰,只觉得咽痒欲咳而已。
二三日后,风寒之邪入里渐深影响肺部机能,寒痰便由此而来,之后,痰由清稀转为黄浊,此时咳嗽也会加剧,痰一咳即出,咽喉不痛不红,只觉得咽壁湿湿的像是有水覆盖。
第三:热咳者,体格壮实黝黑居多,平时怕热不畏寒,舌苔微黄或黄浊,有的带有口渴,感风热就会鼻塞涕浊或黄绿,伴有头昏目涩、神疲口干,咳时咽痛剧烈、痰黄难出,检查鼻及咽之粘膜常呈红干的状态。
第四:湿咳者,脾虚居多,稍咳即有痰出,具有咳不完的痰,鼻涕也多,常随咳而带出,舌苔常呈湿腻不化。
第五:燥咳者,咽干红无津、痰粘咯痰不爽利,或根本无痰,每发作必咽痒然后咳嗽加剧,鼻、咽、唇粘膜皆干而红,无涕,咳时咽不痛,此多为肺燥,火气上逆导致。
第六:温病之咳,咳不甚,但咳无痰,涕也不多,自觉头昏神疲,鼻、咽、唇粘膜泛红。
第七:梅核气导致的咳似咳非咳,咽中如有灸裔,终年如此,咽壁常有滤泡突起或粘膜息肉样增生,或是由鼻涕倒流粘于咽喉壁。
另外,平时有鼻炎、鼻塞者,每遇咳嗽必先咽痛,且咳嗽剧烈,咳很长时间才有痰出来。晚上经常会剧烈咳嗽,咳痰不爽,白天大多正常,应进行平肝滋阴。一起床即咳,咳一阵子才能缓过来,大多为寒邪所侵,应祛风散寒。
中医怎么治咳嗽,对应中成药请收好!
第一:寒咳,应温肺祛风散寒,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苓甘姜味辛夏仁汤、金沸草散、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
第二:热咳,以清肺泻肺消炎为法,有顿嗽散、麻杏石甘汤、泻白散、止嗽散、黛蛤散、清肺汤、人参泻肺汤、凉膈散、荆防败毒散等诸方。
第三:湿咳,以温肺化饮、燥湿化痰为法,还需兼顾脾胃,立方有:二陈汤、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苍白二陈汤、半夏厚朴汤、清湿化痰汤、杏苏散、幼科杏苏散、香苏饮诸方。
第四:燥咳,以清肺润肺滋阴为法,方用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补肺阿胶汤、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梧楼积实汤等诸方。
第五:温病之咳,以辛凉之剂轻宣为法,有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三仁汤等诸方。
第六:肺肾阴虚的久咳用麦味地黄汤。
对于风寒束肺的咳嗽在此分享一方,如果能善以加减应用,对于常患风寒咳嗽的患者而言,应有莫大帮助。方如下:
麻黄、杏仁、甘草、白前、桔梗、生姜、半夏、紫莞、款冬花、牛蒡子、荆芥、细辛、代赭石、梅片。
如鼻水多加防风、紫苏、葱白。
如痰饮多加浙贝、橘红、茯苓。
如咳时咽痛,白前换为前胡,款冬花换为百部,去生姜、细辛、半加黄连、射干、大青叶。
头痛重加川芦、白芷、防风。
咳而兼喘者可合小青龙汤。或把本方之麻黄剂量加重,再加贝母化痰。
最后,提醒大家用药需辨证,勿盲目治疗,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