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咨询咳嗽问题。大部分患儿都是外感后,长期咳嗽不止。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专门针对孩子外感后咽痒、久咳不愈的问题。(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使用)
这个方子很简单,叫作风寒咳嗽方,出自咱们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此风方含有荆芥、防风、桔梗、甘草等药材,专为缓解因风寒引起的咳嗽症状而设。荆芥、防风,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可以使寒邪通过皮肤发汗排出体外,将停留在肺中的寒邪垃圾驱逐干净。
桔梗、甘草,可以宣降肺气,来帮助打开郁闭的肺经,让肺中的气体能够正常交换。
枳壳、陈皮,能够温和地保护胃脏,为肺功能的恢复提供物质能量来源。
薄荷、钩藤,能平息内外之风,消除体内的歪风邪气,让呼吸通道更为顺畅。
款冬花、紫菀可以有效地减轻咳嗽及肺部粘液分泌过多的问题。
蝉蜕、僵蚕既能化痰通络,让体内因为风寒作祟产生的痰湿毒素排出体外。又能息风镇咳,避免因为痰热侵犯咽喉,引起咽痒咳嗽。
12味药共用,把侵入孩子体内的风邪之气散出去,让郁闭的肺气得以宣通,同时调补脾胃以资肺金,帮助恢复孩子“肺主呼吸”的功能。邪气散了,无法继续侵犯咽喉,那咽痒、咳嗽的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病案举例
因为这个方子,特别适合风寒入里后,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问题,所以临床上使用起来,效果奇佳。
前段时间有位8岁的小姑娘,就是靠这个方子彻底摆脱咳嗽的。她是12月初感染了甲流,好了之后整整咳嗽了一个月。
每次都是晚上感觉喉咙痒、想咳嗽,一咳怎么都止不住。但是孩子咳痰不多,就是偶尔打喷嚏,能喷出来些白黏痰。喉咙稍稍有点红。舌尖也偏红,舌苔也有点黄。
整体看来,有点风寒入里化热的味道。于是我就用这个方子给小姑娘调理。用药3天,孩子的夜咳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巩固两天后停药,孩子未再复发。
另外,如果孩子阳后两三个月咳嗽不止,要么是感染甲流后几周咳嗽不止。两者症状都很相似,都是觉得嗓子痒不自觉想咳嗽,还总觉得嗓子里有痰,咳不出咽不下,需要时不时的“吭吭”清嗓子才舒服。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试一下这个好方子。
这个方子叫作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针对的就是我们感染外邪(新冠、甲流、乙流等等)后久咳不止的症状。这个方子历经三百年验证,疗效颇佳,被誉为中医止咳第一方。
组方只有很常见的七味中药: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
紫菀、百部为君药。紫菀消痰止咳,百部下气止咳,两药味苦入肺经,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能润肺养肺,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止咳化痰功效十分明显。
桔梗、白前共为臣药。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利咽祛痰排脓;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平喘止咳。两者协同,一宣一降,帮助恢复肺的宣降功能,辅助紫菀、百部止咳化痰。
荆芥、陈皮共为佐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同时还能清头目、利咽喉;陈皮健脾祛湿、理气化痰,能阻断生痰之源。两药合用,内邪外邪统统消除,彻底消除咳嗽咳痰根源。
甘草为使药。甘草性味平甘,既能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又能补气散寒、祛痰止咳;还可与桔梗相配伍,清利咽喉,消除咳不出咽不下的咽部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