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有没有专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小到:
又或者
还有
国旗班,日复一日的升旗。
“每学期,把考试安排工工整整的列出来。”(
Zzzzz)1
那些令人为之心头一颤的“仪式感”,
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南医生活的点滴时光里,有一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仪式感,或许是有意为之,又或许是不经意间,它就在默默发生:
在医学先贤们的雕塑前站立,隔空“对话”
“第一次上外科实验课穿洗手衣,戴口罩帽子的时候,一堆人纷纷掏出手机自拍留念。”(
Airkland_ArS)“做实验前穿上标有南京医科大学红色字样的白色实验服。”(
Vindy小野)“系解课戴上手套的那一刻。”(
许生)系解课!每一次都是仪式!(
岸本绫濑)领了专业书先写名字,特认真特小心,毕竟要研究一辈子。(
叫我小葡萄干)每次局解课开始,都会穿着白大褂,低头默哀一分钟。同学簇拥着的,被布袋覆盖着的,是南医大最特殊的教育者——“大体老师”。
向大体老师致敬,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内心的尊重和敬畏。
同样,在上解剖实验课时,轻拿轻放,也是一种仪式感。仔细小心是每个医学生心中的实验课法则。
2
那些藏在细节中的“仪式感”,
是对生命的守护。
外科医生的“洗手礼”:“每当我刷手,按照规定的程序清洁每一寸皮肤,那便是一场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仪式!”
早期,人们未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这也使得因侵入性操作伤口化脓感染而死的人数不胜数。洗手细节的推广,是医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进步。
每一台手术都是以洗手为开始。
在一线,刚入手术室时,都会经历被骂的阶段。
“你手没洗干净,去重新洗!”
“谁让你把手垂下来的,下台,重新去洗手!”
“都洗完手了,还乱碰什么,再去洗手!”
“内外夹弓大立腕”的口诀,贯穿在手术室工作的每一日。级校友张远尚护士说:“我们的这双干净的手,就是病人安全的保障,是手术安全的保障。是一种永不变的手术仪式。”
这是医生在与疾病开始战斗前的仪式。这样的动作,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要重复无数遍,每一遍都代表着无菌手术的医学仪式感。
3
那些温柔的“仪式感”,
是对生命的安抚。
术前沟通时,进行知情同意的同时需要医生的耐心抚慰,解释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安抚情绪、告知存在的风险缺一不可。
住院患者的“查房礼”:刘医生说:在每次查房中,尿*症透析病人都会伸出手来,让医生进行听诊。“如果告知没问题,他们会回以微笑。”
病魔面前,医生斗争并渴望胜利,病人等待并满怀希望。每一次查房问诊,都是一次对患者生命健康仔细评估的仪式,背后则是医生和病人既紧张又心怀希望的仪式感。
4
那庄严肃穆的“仪式感”,
是对人类健康的郑重承诺。
誓言:还记得开学典礼上的第一课吗,新生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几百人的声音凝聚在一起,偌大的体育馆内激荡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无问西东,只问盛放,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在浩大的仪式下开启了终身的医学之路。
年6月7日,江苏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临时*委委员孔祥清教授(右二)在平武县响岩医疗点率3名火线入*的队员向*旗宣誓。
抗震救灾,救援队在争分夺秒参与抢救、组织治疗和防疫的同时,创造性地探索多种救治以及防疫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救援队的功效。
铭记:参观医学伦理馆,成为南医人最铭记的环节。看着志友们的相片和资料,记住你是谁、为了谁。
授帽:踏上临床的前夕,半跪着接受前辈们的授帽。烛光下,是老一辈的希冀和鼓励。也许多年后,护理人再难记得当年亲测扎针的疼痛,但这场仪式里的传承,将和医学之路相随。
5
那些重生的“仪式感”,
是生命的绵延。
成功的手术是奇迹的声音:75岁的老人,生日蛋糕上的数字是“30”。
30年前,患晚期肝癌的他躺在南医大一附院的病房楼里等待一场冒险的手术,30年后,他带着蛋糕和锦旗来到,和当年主刀医生、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学浩一起庆祝“生日”。
饮水思源:南医的刘水源博士向摔倒的老人伸出了援手,老人家属郑重地送给了他一只杯子。希望刘博士以后每次喝水时候,都能想到有人在默默的感恩着他。”
杯子寄托了一家人对医生行业的感激,也寄托着他们对刘水源的感恩和祝福“他这么年轻,以后一定会救护更多人。”
遗体、器官捐献,无上伟大:年5月20日凌晨1点,南医大一附院手术室内,来自该院器官移植组、肝脏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的数位医生纷纷赶来,庄重地向因颅脑严重损伤,生命即将结束的周先生深深鞠躬。
周先生捐献出了两个肾脏、两只角膜以及一个肝脏。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下去,挽救了三条危在旦夕的生命,同时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并且将遗体捐献给了南京医科大学。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由于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用怎样的仪式感谢无私奉献的器官捐献者们都不为过!
年开始,每年的3月31日被确定为“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许多6、70岁的志友赶来参加公祭仪式。
面对石碑上的器官捐献名单,老人说——“我一把老骨头,将来就在这里寻找。”
6
执业医生的“盖章礼”
是终点,也是起点。
度过漫长学医生涯,在成为正式的医护人员前,还有一次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话在每个医护人员心里的分量重了又重。
处方权,是实习医生的终点,也是执业医生的起点。
级校友刘倩盼医生说:“刚开始步入岗位的时候看着老师们开着各种处方,再‘咔’一下盖章,觉得很帅气很羡慕。而现在有了自己章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份责任,盖章,是确认责任的仪式。”
医学路上的仪式还有很多,恰是其中的仪式感,让医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医者,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仪式,一身白衣,一生礼敬。
这是对全人类生命的一份礼赞。
文字/刘晓帆张来海吴芷君
摄影/夏天郭语晗范凌玲鄂艳贺彩灵顾丁一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鸣谢/朱天欣孙一文陈子琛孙汉垚
编辑/吴芷君田天蔡心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