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对咳嗽的研究是如此幼稚、可笑。
是由各种病*、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环状软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发展至环状软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感染,如果用大树做形象比喻,把大树倒过来,树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树干是气管,树枝是支气管,树叶梗是毛细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树叶间隙就是肺间质了。(来自60百科)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咳嗽的动作是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就成为咳嗽。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来自互动百科)
生物学意义的咳嗽。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发现,咳嗽只限于有直立行走的动物,例如人,黑猩猩等,这是由于直立使得肺垂直悬挂在气管上,使得气管有一定的张力,咳嗽前深吸气时候气管就像拉(弹)簧拉紧,咳嗽时候就像拉弹簧松手时的景象,附着在气管壁上的粘液(痰液)可以产生离心力(站立咳嗽时痰液还要克服地心引力)离开气管壁而被咳出。爬行动物没有完整意义的咳嗽,因为爬行动物的肺脏是平卧在胸腔肺脏不能够引起反弹产生离心力。病人躺在床上也能咳嗽是因为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形成了咳嗽反射。(来自互动百科)
看了上面三个自然段西医对咳嗽的解释,我真的无语。这样的研究对治病有半点益处吗?因此,说西医落后已是抬举它了。西医根本就不是医学。是胡闹。
由于咳嗽是许多疾病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临床上进行确诊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做胸部X线或CT、气道反应性测定、肺功能、心电图、纤维支气管镜及一些特殊检查以排除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顽固性咳嗽的其它疾病。
那么先进的西医科学,中医在几千年前就解决了的东西,西医怎么要用那么多的先进仪器才能查。而且也查不出所以然。只能查出对治愈毫无帮助的果,根本不知因。因为西医相信仪器,甚至电脑,把最复杂、能思维判断的人脑放在一边了。中医依靠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依靠比电脑尖端上亿倍的人脑,用三个指头就可以对疾病了如指掌。
因为西医有这样致命的缺陷,因此西医也不得不承认,“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因为西药对咳嗽大多无效,只能取消极做法,这当然远远好于西医的积极行动。西医这样认为就合情合理了,“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
中医把咳嗽分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多由风、寒、燥、热等邪侵入肺部所致,痰多稀薄、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者,属风寒,治疗宜疏风、散热、宣肺;燥邪犯肺,则干咳无痰、鼻燥、咽干、苔薄*,治疗宜清肺润燥为主。
内伤多由痰湿、肝火及肺虚所致,痰湿兼痰多白粘、胸闷、苔腻、脉滑、治疗宜健脾、燥湿、化痰;肝火犯肺可见气逆作咳、面红、胁痛、脉弦数,治疗宜清肺、平肝、降火、肺虚如咳嗽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消瘦、内热、升火为阴虚,治疗宜滋阴、清火、润肺,如咳嗽无力、气短神倦、言语音低等为气虚,治疗宜益气、培脾、补肺为主。
中医药的疗效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所证明,咳嗽对中医来说是真正的小儿科。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竟然要用小白鼠点头来证明疗效,可笑之极。
三年前的一天,何先生打电话问我,一个朋友咳嗽,医院包括中西医治了半年,毫无效果,问我能否治。我回答说,不就咳嗽吗。我说你帮在给你的朋友辩证。因为何先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基本的辩证能力还是有的。我根据他说的症状,病人是凉燥咳。我用了《医学心悟》的止嗽散加若干倍:
桔梗15荆芥10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20甘草10陈皮10。是原方共9克的8.3倍。病久必虚,因此再加山药30克以补脾、补肺、补肾,三焦并补。所谓重剂起沉疴。
一周后,何先生给我电话说,老沈,三剂就治愈了他的顽咳,你太利害了。
大概是十二年前了,一个朋友在怀孕七八个月时,咳嗽十分严重,医院看西医,反而咳嗽加重,医院看中医,谁知这老中医开的一剂药的二十几味药中有五味是孕妇禁药,患者父亲懂点中医。朋友咳嗽几乎是一声接一声的不停地咳,四五个晚上没怎么睡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两三天后就早产,生产时还咳嗽,问题就十分大了。她不想再吃任何药。我开了三种食物让她回去煮汤喝:山药、百合加冰糖。第一次吃下去就睡了三个小时,再吃两天就完全治愈了。
食物也有偏性,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它是药能治病,草药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指导,是一堆烂草甚至是*药。
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