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医师简介:陈桂华,中医师。高曾祖三代悬壶济世,但父亲未行医。桂华幼承祖训,喜好中医,苦读经典。学成,悬壶乡里。桂华业医二十余年以来,获誉甚多,堪称当地名医,对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有心得。医院。
病案简介:
梁某,男10岁,2年前患“过敏“”,周身瘙痒,起红”色小丘疹,辗转治疗后治愈,但后来容易感冒咳嗽,已达半年。服西药无数,输液治疗乏效。刻诊:咳嗽少痰,咽部不适,咳嗽上午轻,下午重,特别晚饭后,咳嗽甚剧,咳至饭吐尽方罢,口唇稍干,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浮而滑数。先服药3剂,咳大减,。守方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其亲属,病未再发。
处方简介: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如下:
半夏9g,厚朴9g,生姜9g,大枣9g,
苏梗6g,柴胡10g,蝉蜕3g,人参6g,
*芩6g,陈皮6g,枳壳6g,白芍9g,
紫苑9g,白前9g,炙甘草6g,杏仁7g。
辩证思路:
贵华医生在分析当时的处方思路时提到,辩证可以删繁就简,从复杂的症状里抓主要矛盾,患儿下午即咳甚,有规律性,是柴胡汤应用的关键点所在,而咽部有不适,呕吐考虑痰饮为患可以加用半夏厚朴汤。在此较为清晰的辩证思路下,一个久咳患儿应手而愈,的确值得学习。
其他参与讨论医师分析选录:
临沂郑昊老师:儿科疾病比成人要单纯,无外乎外感、内伤。此患儿未见外感征象,可考虑为内伤。儿科疾病易夹痰、夹滞、夹惊。患儿过敏后容易感冒已半年,久病必虚。且患儿晚饭后咳嗽加剧,考虑脾运化功能欠佳,食积所致,所以咳致呕吐饭尽而止,土虚木旺,搏击肺脏发为咳嗽,治疗应以培土生金抑木为佳,治疗我认为应该六君子加减。
晋江*小峰医师:小柴胡汤的加减一般不能超过3味,不然就会变味,小柴胡汤证除了伤寒论第条与小建中汤证相比较时有提到脉弦,其它的都没有,所以,脉弦不是小柴胡汤证的主脉。
附:主持人张哲教授转载其他网站学术观点:
感冒后久咳当用小柴胡汤(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来源:《健康报》(年第期)肖相如(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感冒后咳嗽常迁延难愈,对抗生素不敏感,按常规辨证治疗也难奏效。笔者曾用小柴胡汤治疗此症,屡治屡验。
《医学实在易》注小柴胡汤时谓:“胸中支饮咳源头,方外奇方莫漫求,更有小柴加减法,通调津液效优优”。而小柴胡汤所治之症中原有“或咳”一症,可见咳嗽有属少阳病者,感冒后久咳当属此类。
首先,二者都是外感病的一个病理阶段。少阳病在六经病中虽然属于三阳病,但就病位而言,已离太阳之表,又未至阳明之里,即一般所谓的“半表半里”。就正邪双方的对比而言,此时邪气已不太亢盛,正气也显不足,所以《伤寒论》中指出少阳病的主症是“往来寒热”。其病机是“正邪分争”,即邪气不能长驱直入,正气也不能一鼓祛邪外出,相持不下。其脉象弦细,细脉为不足之象。病人的体质为“血弱气尽”之类。感冒后久咳,此时外邪已除,病位已离表,以咳嗽为主,显然也未至阳明之里。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久咳不愈也表示正邪相持不下。
其次,少阳的病机主要是枢机不利和三焦阻隔。因为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可通行元气和津液,三焦阻隔则可致气机和津液运行障碍,而见咳嗽、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所以,《伤寒论》第96条提出了小柴胡汤的七个或然证,有咳、悸、小便不利、渴等;第条指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苔白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张令韶注日:“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呕者,中焦不治,胃气不和也;舌上苔白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可与小柴胡汤,调和三焦之气,上焦得通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气因和而呕止,三焦通畅,气机旋转,汗出而解也。”显然,感冒后久咳其病机与此相似,若按照咳嗽的常规辨治方法,因没有抓住病机关键,所以无效。
小柴胡汤中柴、芩并用,可疏利枢机;柴、芩与姜、夏又成辛开苦降,可宣畅三焦;若再配参、枣、草,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之剂。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感冒后久咳的病机与小柴胡汤组方原则非常符合。若患者表证已除,久咳不愈,多白痰,易咳出,胸肋疼痛、舌淡、苔薄白腻。脉不浮或见细而无力,可用小柴胡汤加细辛、干姜、马蔸铃、陈皮、苏子等;若见咳吐*痰、舌红、苔*者,可合用麻杏石甘汤;若病人还有明显的表证,或复感外邪,可随其风寒、风热而用柴胡桂枝汤、柴胡麻*汤、柴胡银翘散、柴胡桑菊饮之类。
注:
1、本文观点仅代表专业中医讨论群“中医三人行”参与老师个人经验,非专业人士勿脱离辩证,照方拿药。
2、专业中医讨论群“中医三人行”定于每周三晚上19;30开始讨论,欢迎专业中医加入讨论,加入方法请加,并留言说明”中医三人行“字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