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冈日报头版以“团风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力”为题,报道我县持续加力,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村落与田园风光相协调、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美丽乡村。
以下是详细内容:
团风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力*冈新闻网(*冈日报)消息(通讯员杜亚*陈利)崭新的节能路灯笔直林立,亭台水榭在湖面舒展……整齐美丽的村落让人眼前一亮。8月16日,走进团风县回龙山镇华家大塆村,乡村美景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团风县持续加力,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村落与田园风光相协调、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美丽乡村。
科学规划显张力。团风县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将美丽乡村规划与城乡、产业、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和环保等相对接,做到了“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6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22个村正在编制规划。
环境整治下狠力。着力整治村庄环境,以开展“双创”活动(评创“文明农户”、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契机,集中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沟渠、清杂物)、三改(改水、改厕、改畜禽棚圈)、三建(建休闲广场、建进垸路、建排水管网)、四化(硬化道路、净化垸场、美化庭院、亮化村庄)”。全县已有个村建立生活垃圾清运体系,48个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50个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拆除私搭乱建设施处,新建改造农村公厕81个。
发展产业强实力。该县各地充分结合自有优势,借助精准扶贫利好*策的强力推动,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原则,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与传统习俗,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以产业带动扶贫。
今年前7个月,该县美丽乡村建设总投入达4.32亿元,其中整合财*投入.7万元,村集体投入.5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万元,引进市场主体投入3.5亿元。
8月22日,*冈日报三版以“玉皇阁前凤凰飞”为题,报道杜皮乡油榨湾村五组程绍才这个小组长的大格局。
以下是详细内容:
玉皇阁前凤凰飞——记团风县杜皮乡油榨湾村五组小组长程绍才通讯员杜亚*陈利程尚武
团风县杜皮乡油榨湾村五组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玉皇阁。8月16日,笔者走进雨后的油榨湾村五组,一条整洁蜿蜒的水泥路和一栋栋崭新砖瓦楼房民居在烟雾中若影若现,仿佛在仙境中。村民们说,玉皇阁近几年的大变化要感谢组长程绍才。
玉皇阁东西两面临山,山顶居住地到山脚耕地有余米的落差,全村46户进出靠一条村组西边的蜿蜒小路,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扛,缺水,缺电。曾经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脚不踏玉皇阁,有女不嫁玉皇阁,赶场买卖靠人拖,缺钱缺粮敲破锅,是个出名的穷窝窝。”
今年59岁的程绍才,曾在油榨湾村当过代理村委会主任,2年底在村民的要求下回到玉皇阁当起了组长。对于组里的情况,身为共产*员的程绍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无路不发展。3年初,程绍才召开玉皇阁*支部小组会,决定将村民经常进出山村的西边羊肠小路扩建。
钱从哪里来?成为摆在程绍才面前的难题。
为解决钱的问题,程绍才一面跑乡里进县城,找*府跑项目,一面发动村民掏,亲朋捐。筹集了大半年,才筹到几万块,远远不够。“不能再等钱到位了”,程绍才拿起工具,带领村民肩背手挖开始干起来。“起初道路不通,机械根本进不来,只能靠自己双手双脚。”程绍才很无奈。
这一干就是4年。“我这4年一边修路,一边跑乡里、县里要钱。”程绍才说,“钱还是不够”。“为节约用钱,每次到县里一半的路都是靠走,回来时,脚都磨破了。”妻子王玉华心疼地说。
8年,全长2.8公里宽5米的路基完成。路基修通了,村民进出方便了。“但每到下雨天,路面冲毁严重”,程绍才无奈地说,“只能带着村民拿着工具修修补补”。
“路要硬化”。程绍才写报告到乡里、县里,起早贪黑跑村公路项目。在他不懈地努力下,年58万元的村级路面硬化专项资金批下来了。“有了路基,工程机械可以进来,修建的速度快多了。”程绍才说。年底,2.8公里的村民进出山路全铺上了水泥。“大雨过后,再也不用修路了。”村民程艳生笑着说。
路修好了,解决饮水及灌溉难题又摆上了程绍才的工作日程。玉皇阁地处山顶,山势较高,地表水下渗严重,村民要到几公里外山下挑水吃,农作物生长只能“望天收”。
程绍才又开始为解决灌溉的山塘及村民饮水四处奔波,找乡*府、县直单位及玉皇阁在外成功人事搞项目、要资金。“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钱都用完了,几次外出找村民借路费。”妻子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至年,玉皇阁先后建起三口大山塘和一座自来水塔,农作物灌溉用水问题圆满解决,自来水也接到了全组群众家里。“只需轻轻一拧,自来水哗哗流出,再也不用每天早晚两次到山下挑水。”村民汪婆婆说。
年,在程绍才多次要求下,杜皮供电所为玉皇阁群众加设一台变压器,解决了有电不能用的问题。“每到年关,电压低,家里的电器都用不了,现在随时可以用。”李六蓉婆婆说。
在程绍才感召下,年在外事业有成的村民陈金明捐款3万余元,硬化了村头到户的门前道路,家家门前干净整洁。年初,陈金明又捐2万元为村里再修一座山塘。
好事一桩接一桩,道路、饮水、灌溉、用电等问题解决了,程绍才想着如何让玉皇阁富起来。
精准扶贫对于玉皇阁来说是及时雨。程绍才借着扶贫*策,利用玉皇阁的地理位置,发动村民利用空闲的山地种起了白前草、射干、香草等药材,搞起了特色药材种植基地,年种了十几亩,年20余亩,今年近30余亩,光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今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程绍才说。
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建起了楼房。“近几年外面的姑娘也愿意嫁进玉皇阁,去年两个小伙子娶了外地媳妇。”李六蓉婆婆笑着说。
“看到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这么多年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程绍才望着远处种满香草的山地,“下一步我要扩大种植面积,流转更多的地种植药材,让大家富起来。”
来源:*冈日报
整编:严晓岚
长按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