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忽冷忽热使人咳嗽,
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困扰。
有哪些病因可以导致咳嗽?
日常可以采取哪些保健措施来预防咳嗽呢?
一、咳嗽的病因有哪些
首先,春季出现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由于感冒引起的。人体感冒后首发症状以咽喉肿痛、干痒、头痛、身痛者居多,伴有发热或不发热。如果是风热引起的感冒,咳声不爽,咳痰多为粘稠而*;如果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重浊,咯痰白清晰,鼻塞,流涕。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可愈。但咳嗽症状可持续1-2周。其次,已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表证已除,而X线又没有明显的异常,可称之为慢性咳嗽。引起它的原因很多,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场表现,无明显的的气短、喘息,有刺激性的干咳,以夜间为重。中医多认为由风邪引起,治以疏风解痉为主,可选苏*止咳胶囊等。多数的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应避免滥用抗生素治疗。最后,针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服用的是ACEI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后引起咳嗽,而胸片等检查又无异常,停药后症状便会消失。建议选取其他类型降压药物。二、最易发感冒后咳嗽
春冬交界,气候无常,春有余寒,冬有烈风,易发感冒。感冒后咳嗽,多见于感冒后急性期症状已消失,咳嗽作为主要症状仍然存在,多为刺激性干咳,阵发性干咳,甚呈挛急性咳嗽,每因说话、冷热空气、异味刺激、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咽痒,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咳嗽持续3-8周而不愈。X线显示无异常,血常规大致正常,治疗上应用抗生素多无效。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令人咳嗽。风为百病之长,可为先导,夹寒夹热,合而为病。所以祛风宣肺止咳为其治疗大法。临床常用麻*、杏仁以宣肺,防风、桑白皮以疏风,紫苑、款冬、白前、前胡以止咳,重用地龙、僵蚕、蝉蜕以解痉通络。三、预防是关键
1避风寒,调情志既往曾患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这类病人,以及老人、儿童等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都是咳嗽的高发人群。均应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寒温适度。
2远离过敏源如果是过敏体质人群,要注意远离过敏源。出门戴口罩。
3养肝健脾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要夜卧早起,多户外活动,以顺应春季的生发之机,少食酸味,增加甘味,以养肝健脾益胃。可食用生百合、山药、木耳等偏于甜味的食物。
4“春捂秋冻”适当增减衣物,古人说:“春捂秋冻”,春天乍暖还寒,早晚湿冷,午日阳光,温差极大。“春捂”,即捂护首足,以防风寒湿邪的侵入,招致外邪,发生疾病。
5未病先防,中药调理预防为主,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某些每年春天易患感冒、咳嗽的人群,建议在其发作前一个月左右进行中医中药调理。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的作用。
1专家信息专家姓名:宫晓燕
职称:主任医师
出诊信息: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周二、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B室
2擅长诊治疾病:咳喘病,间质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扩张,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病,失眠,头痛,胃肠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及亚健康等内科综合性疾病和疑难杂症等。
3从医业绩:从医30年,一直从事于中医内科的临床诊疗、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担任呼吸内科主任、长医院副院长。是吉林省第二批名中医,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高徒、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享受长春市*府特殊津贴。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学术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善于运用中医中药理论辨证论治,特别是在咳喘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诊治经验。注重临床实践,对于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疗效确实。
主讲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医内科学》、《中医学导论》、《伤寒论》等课程。承担国家级“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咳喘病用药与配餐》等著作16部,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13项。
长医院责任编辑:朱素亭医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