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xuanfuhua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
咸,温。
入肺、肝、胃经。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中药对比:旋复花别名金沸草。性味:咸,温;入肺、肝、胃经。功效: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白前别名石蓝。性味:辛、苦,微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主治: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旋复花和白前共性为:两者微寒,均归肺经,能降气化痰,用于痰多咳喘证。差异为:旋复花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噫气、呕吐,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白前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经适当配伍均可使用,尤以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
性状鉴别: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毫米(线叶旋复花较小,4~10毫米)。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外缘1层舌状花,*色,长约1厘米,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毫米(线叶旋复花长约3毫米),质柔软,手捻易散。气微弱,味微苦咸。以朵大、金*色、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使用禁忌: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现代研究:大花旋覆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和旋覆花素。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药理作用: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无显着利尿作用。
中药附方:
1、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荚(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锉、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2、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旋复花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