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忆旧潘侠风京剧表演见闻录4尚

惊人艺从苦中来

潘侠风

尚小云文戏武唱

尚小云《汉明妃》

杨小楼以武戏文唱著称于时,“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表演是文戏武唱。

尚小云演每一出戏都注重艺术上的再创造,调动唱、念、做、打一切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渲染舞台气氛。他主张演文戏也不能把它唱成瘟戏,要文戏武唱,要把戏演活、演火爆了,不能叫观众看不下去,坐在台下打磕睡。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不是梨园世家。年出生在直隶省(今河北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清王朝南西王尚可喜的后代。因为当时家道中落,一贫如洗,9岁的时候跟随父母进京谋生,经人介绍拜在老生李春福(李洪春之父)名下为手把徒弟,学老生。

年,李际良在北京创办了三乐社班。李春福征得尚家长的同意,就把11岁的尚德泉送进三乐社科斑。当时该社的学生都以三字排名,尚德泉的学名叫尚三锡,他和沈三玉(武生)、韦三奎(老生)等是同科师兄弟。

尚三锡入科后初学武生,后改学老生,在三乐社改名正乐社的时候,尚三锡就改学青衣、刀马旦了。年暮春,正乐社就在前门外大街肉市广和楼对外公演了。

尚三锡出科后边学边演。最初问艺于戴韵芳,后拜陈德霖为师,同时还不时向路三宝、王瑶卿等著名演员请教,艺技进步很快。拜著名青衣孙怡云为师以后,才改名尚小云。年,北京《国华报》举办童伶竞选大会,16岁的尚小云荣膺“第一童伶”。

尚与“新三鼎甲”之一孙菊仙合作,演出《三娘教子》后崭露头角。随后,搭杨小楼,余叔岩等班社演出,声名大振。

年“三小一白”(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和白牡丹——即荀慧生)赴沪演出,`尚小云更是大红大紫。尚小云返京后,自组班社挑大梁演出。为了增加实力充实阵容,他想请著名老旦龚云甫参加合作,陪他演《六月雪》。管事的遵命到龚家去请,碰了个软钉子,回来如实地说了。尚小云听完什么话也没说。从此,每天黎明前起床,出门喊嗓儿,回家调嗓儿,不论寒暑,不管风雨,一天几遍功,坚持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副铁嗓子。尚小云的唱法,受前辈艺人陈德霖的影响较大,唱起来宏亮高亢,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尽管是大的唱段,也能满宫满调,一气呵成。

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由各地读者公开投票选举。评选结果: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和梅兰芳的《太真外传》、程砚秋的《红拂传》、荀慧生的《丹青引》荣获前四名,当选为“四大名旦”。

尚小云虽然名列“四大名旦”,但虚怀若谷,肯于向人求教,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

他早年学过武生,又与杨小楼几度合作,受其熏陶很深。在表演方面(尤其是武打)很多地方取杨的特长,丰富自己的表演。尚小云与杨小楼几度合演《湘江会》,尚扮钟无盐,杨扮吴起,会阵一场对打严丝合缝,一来一往棋逢对手。台下的观众曾有过这样的喝彩:“嘿嘿,两个杨小楼!”

杨小楼的武打似慢实快,按梨园行老先生们的说法,“很多下手把子封不住他的家伙。”只有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迟月亭几个人跟得上,傍得严。可是,尚小云和杨小楼对打起来竟能功力悉敌,尚小云功底的深厚可想而知。尚小云演《汉明妃》中的“马趟子”,王昭君持马鞭走云手的优美动作,就是把杨小楼的武技表演化了为己所用。

尚小云演刀马旦戏念京白,脆亮率真,是得利于京剧改革家王瑶卿的传授,念韵白是受杨小楼的影响。他念韵白虽然以传统的念法为主,但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有所变化——从语气的疾徐中改换气口,字句之间的过渡似断实连,就是从杨派的念法中借鉴、衍化而来。

学戏体会深,接受能力强,是尚小云的特点。全本《乾坤福寿镜》原是王瑶卿创排首演。王演出此剧时,尚小云曾为其配演过丫鬟寿春,所以对胡氏这个人物的表演有很深刻的感性认识。后来,王瑶卿息影舞台,就把《乾坤福寿镜》传授给尚小云了。王瑶卿在传艺的时候,把“失子惊疯”一场着重而详细地给尚小云做了人物分析:《宇宙锋》和《福寿镜》都有“疯”的表演,可是做功上不能一样。《宇宙锋》里赵艳蓉的“疯”是装疯,《福寿镜》里胡氏的“疯”是真疯,对表演的要求就不同了,要表现出当时的胡氏由急而惊,由惊而疯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尚小云对王瑶卿老师的这番教导体会很深。当他演出的时候,这场“惊疯”的表演充分地运用各种水袖的舞蹈,眼神的变化和大幅度的外形动作,把胡氏精神失常的状态表演得淋漓尽致。

舞台上的表演是舞蹈化的生活的再现。尚小云深知这个道理,他总是根据生活精心设计身段,使它成为艺术的真实。他演《御碑亭》,在孟月华深夜回家中途遇雨一场有三个与众不同的滑步表演。第一个滑步,要摔得实,跌得重——因为道路泥泞、坎坷不平,没留神突然滑倒。第二个滑步,虽然跌倒但摔得很轻—因为孟月华这时已经加了小心。第三个滑步仅是滑了一下,而役有摔倒。这段表演不但美,而且做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结合。

演《玉堂春》苏三唱完“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的“西皮导板”,在堂上一声“看拶”后,双膝跪在台上,平地拔起摔的“屁股座子”,高高落下,腿直挺地颤抖着,唱出了“啊啊啊······大人哪!,这些表演都是文戏武唱的地方。

尚小云组织重庆社以后,排演了不少独有的新剧目,成功地创造了许多观众喜爱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和善良贤淑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林四娘》、《梁红玉》、《双阳公主》、《青城十九侠》、《花蕊夫人》、《龙女牧羊》等,都是尚派的拿手好戏。

尚小云在表演上文武兼备,昆乱皆精。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求新,这才异*突起地形成了刚健挺拔、洒脱大方、歌舞并重的尚派表演艺术。

尚小云艺高德劭,在梨园行口碑载道。他和杨小楼合作时,曾排演过全本《楚汉争》,分两天演完。年春,梅兰芳、杨小楼合作在前门外西珠市口第一舞台首演《霸王别姬》,因该剧与《楚汉争》有相似之处,演出的那天尚小云观摩去了。他看完戏热情地赞颂了梅兰芳出色的表演,同时他还由衷地说:“英雄、烈士都好描摹,唯有美人的心情很难表现。畹华(梅兰芳的字)扮演的虞姬,刻画入微,气魄、神情,我远远不如人家”,从此《楚汉争》就束之高阁不演了。

解放后,尚小云在演出和教学上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不想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了林彪和“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严重打击,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不幸于年4月19日在西安逝世,终年77岁。

纵横-01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医院
复方卡力孜然酊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xt/2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