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村的ldquo乱弹班rdquo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双水村的“乱弹班”

王高富

双水村的“乱弹班”,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曾名噪一时。参加戏班子的人大多都已作古了,现健在的台柱子仅有周方友、周方恩、周仲方、潘从良、周衍豪等人(不完全统计)。为了记录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缅怀这些为双水村作出贡献的人们,特写此文。

开场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领导全国人民在城市实行一化三改造,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分到土地的农民,对共产*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首歌唱出了翻身得解放的老百姓的心声。“听*话,跟*走”是淳朴农民的心底话。由单干到互助组,由互助组到低级社,由低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翻身农民毫不怀疑地跟着共产*。大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大食堂,农民的激情更加高涨,巴不得早日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可*中央已经觉察到步子太快了,在年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随即出台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调整*策,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双水村由原来的十个队合并成六个队。全村大轰隆的活动没有了,老百姓感到有点寂寞了。没有电视,没有麻将,除了劳动,还是劳动。这时邻村的草湖已组建起戏班子,很是热闹。双水村民隔坑过水都赶去看戏,看完戏的路上,火把排起了长蛇阵。回来后大家议论纷纷,经常到人家村看白戏,很难为情,我们这么大一个村也应该组建起一个戏班子。这些议论引起了村领导班子与群众的共鸣。由此双水村的“乱弹班”诞生了。

开头锣鼓

凡是做戏之前都要敲开头锣鼓(俗称敲头台),敲过三遍之后,戏文才开始。双水村的戏班子组成也如这敲头台一样,敲了一遍又一遍。首先要考虑到演什么剧种,草湖是京剧,京剧难度较大,演越剧又感到不大气,太冷清。最后想到绍剧与三坑班合一的“乱弹”,既粗犷又大气又好学。接着是请教戏的老师头。王志高老生原先在新昌乱弹班做过戏,也蛮有名,并曾在海口、峡山一带教过戏,村里决定派人去打听邀请。打听结果,王志高师傅在香山明恩寺出家当了和尚。那时的寺庙由于大跃进运动,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因此也很冷清,王志高师傅就欣然接受了邀请。师傅请到后,等于有了导演,还带编剧(剧本),可以组织演职人员了。

整个剧团由村书记周方义与大队长杨朝珠掌舵,支委、*员周瑞富、周方友、周小爱等带头参演,团长由俗称“牢头”的潘协村(从清)担任。潘协村满脸络腮胡子,言语不多,说话如打铳一样,但对事业责任性极强,任劳任怨,人们很是信服,是周小爱的丈夫。他主要负责“折衣箱”,其他琐事他也管,只要他一铳,事情就解决了。

排演开始,王志高师傅虽年届五十,但做、唱、念、打,风貌不减当年。一边做一边念后场的配乐:“盛、盛、盛、……台、盛”,亮相的动作博得满堂喝彩,戏台下坐满了看热闹的人。唱的声音粗犷宏亮,乱弹的拖腔顿挫激昂,一番表演下来,已经是满嘴白沫了。但也奇怪,这么用力的演唱,从不见他哑了嗓子。每夜排练,从8点到11点,师傅费心,演员用心,观众热心。排练过程就是凑热闹,看戏的过程。师傅点评,演员互评,观众热评,演艺得到大进,观众也成了演员。一时间,道地里、墙弄头、田洋畈到处都是“乱弹曲刮刮”。

开场戏

年的正月,雪下得特别厚,双水村的戏班子要开场了。这一消息早已通知到四亲六眷,上下乡村也都知晓了。年里,剧组人员从峡山租来了戏装,开始彩排。鼓板手由长街请来的魏其令师傅指挥,魏师傅敲鼓板的节奏与演员的表演“支支合拍”,吹起的喇叭一口气到底,委婉悠扬。我村的学员施才根、周瑞云目不转睛,侧耳恭听。敲锣的周小桂、周中岳随师傅的节拍指挥,既认真又紧张。司板胡的陈梅荣文化知识较高,当过教师,悟性好,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拉起胡琴来,摇头甩脑,很是投入。驼背德昌自告奋勇负责气油灯与前场桌椅的排列。各演员普通的化妆都自己照镜子搞。大花脸、二花面的化妆起初由师傅负责,后来各人对自己角色的脸谱也认识了,自己也学会了化妆。负责戏服的潘协村、陈爱水忙得不亦乐乎,脱了换,换了脱,连拉尿的工夫都没有。通过几次彩排,各演员对自己的服装有了基本的认识,折衣箱的两位也轻松了许多。大家满怀信心地准备第一次演出,庆祝新年,迎接客人,接受考验。

开演的那天,周家祠堂里,小孩早已把自家的凳子搬到台前,准备招待客人。晚上五点,气油灯生得通亮通亮,后场头把铜锣鼓钹摆放整齐。负责衣箱的,把戏帽、戏服挂得秩然有序。演员按照出场顺序的先后,进行化妆。大花脸潘寿康,二花脸杨定存,红脸周方友,白脸周衍光,文老生周瑞富,武老生周方恩,小生周仲方,武小生潘从良、周衍豪,顶家旦周小安、潘翠女,老旦周全妹,花旦周兰芬、周翠莲,小旦妹周新英。演皇帝的周瑞州,扮*师的陈增苗,装小丑的周方松、周瑞林。跑龙套的、差人俾的,枚不胜举。年龄最大的王士钱还扮演了高怀亮,村支书周方义还跑过龙套。

开台锣鼓三通以后,各演员按顺序粉墨登场。台上是一上一落,头戴木勺,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是前挤后拥,好啊好啊的喝彩声震耳欲聋。三日二夜的戏,让村民们过足了戏瘾,给双水村挣得了名头,演员们也在片片喝彩声中忘却了排戏的辛劳,心里头充满了自豪感。

开新局

首战告捷,演员们充满了信心。几个顶台柱在村民的心目中简直成了英雄,其他演员也争相攀比,争取进入主角。新戏目一剧接一剧排出,一年两到三次的演出使双水村成了欢乐的海洋。但每次演出都要租别村的戏装,既不方便又要花钱。为了解决戏装问题,村领导班子全力支持,由于集体经济有限,做戏箱的樟木料就把太尉庙旁的大樟树锯了两横蕻。剧组的演员加上热心的观众自发组织义务劳动,从山上斫来松毛卖到窑厂,从斑竹园溪放下毛竹,卖给供销社,并多方发动募捐。有在外工作的,听到家乡要买戏装,纷纷把钱寄到村里。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没一两个月,就攒足了买戏装的钱。按王志高师傅的要求,配齐了戏剧中的服装,足足装满四大箱子。崭新铮亮的戏装,让演员们高兴得睡不着觉。团长潘协村生怕戏装被人偷去,夜里还独自睡到祠堂里。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穿上戏装,演员好比天兵天将下凡,个个威武的不得了。双水村的乱弹班名声远播了。

鹅冠岭位于金家岙与莘村岙之间的山脊中,赵公元帅是财神,三月十五是他的生日。应金家岙之邀请,双水村的“乱弹班”到鹅冠岭演出。本当演三夜,那知第一夜,两岙之间赶来看戏的人,把整个鹅冠岭挤得水泄不通。快散场时,屋横厢发出“嘎嘎”的响声“要放盒了”!人们赶紧撤出,虽无有人员伤亡,为了安全起见,后来就停演了。

桑洲下洋周是双水村周氏的同宗本家,听到双水村的乱弹班很有名气,就特以本家的名义邀请。到下洋周演戏,出于同宗联谊,来得特别客气。那时,我还在读初中,常为戏班子躲在幕后把总纲,因此也经常跟在戏班子屁股后,熟知这一切。下洋周演三夜,夜夜都有赏包,这些赏包,为戏班子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双水村的“乱弹班”在王志高师傅的尽心教导下,在演职员们忠诚于事业,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倒贴工钱自吃饭,日积月累,排练出了许多戏目,如高平关、三王府、龙虎斗、四皇袍、五龙会、五虎平西、双龙会、李陵碑、九江口等二十几个,足足可演半个月。外来邀请的很多,但毕竟是业余剧团,要靠农业吃饭,赚工分过日子,都被婉言谢绝了。每当过年过节,村里总要演上几夜戏,让村民高兴,也不被人说两水拱人相白戏了。

结束语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戏班子停止了。新购置的戏装,在团长潘协村的悉心呵护下,终于还被保存下来。待到改革开放,乱弹班重新开张,王志高师傅也已过边了。虽请来了檀树头的越剧老生教越剧,也只能是“嗒嗒铴、嗒嗒铴”了。电影进场了,电视出来了,麻将可以搓了,老的戏班子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往期推荐

叉路头

林家阊门

奇人潘先生

红色庙宇护村庄片为正

暗岩的前世与未来

两水拱怀旧八景诗

暗岩与明岩庵

寻找古县治白峤

双水村的举人府第

两水拱周氏发达的渊源

徐霞客从“西垫”走过

兰头山的“文殊道场”

太皇太后与宁海的不解之谜

THEEND

□作者:王高富,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顾问。

□审核:野客

□编辑:清溪客

zhoumingle

随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zy/10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