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小方治大病

咳嗽小方治大病

眼看着已经立秋了,咳嗽的病人开始慢慢增多了,这一次就聊聊我常用的几个治疗咳嗽的方子。鉴于现在市面上清热祛痰的止咳药和止咳糖浆泛滥成灾,我这次主要介绍几个一般止咳药水治疗不了或者说不太对症的时候的方子,至于简单的什么蛇胆川贝液,肺力咳,复方鲜竹沥,念慈菴等等能治疗的咳嗽,不在此列。

咳嗽起手第一方——杏苏散

杏苏散出自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原方用于治疗凉燥引起的鼻塞,咳嗽,痰白,量少。药物组成为苏叶9克,陈皮9克,甘草3克,半夏9克,茯苓6克,前胡9克,苦桔梗6克,杏仁9克,枳壳6克,生姜3片,大枣(去核)3个。

苏叶9克——疏散风寒,宽胸理气,是发散风寒凉燥之气的主力*

陈皮9克,甘草3克,半夏9克,茯苓6克——二陈汤,燥湿化痰第一方,主要是祛痰

前胡9克,苦桔梗6克,杏仁9克,枳壳6克——桔梗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桔梗枳壳开宣胸中一切郁气,前胡杏仁降气化痰止咳,是止咳的重点药物

生姜3片,大枣(去核)3个,甘草3克——顾护脾胃,为抗病提供动力。

应用的时候我会适当扩大这个方子的应用范围,只要不是风热性质的外感咳嗽,我都会以这个方子作为起手方,我常常会合并用香苏散(见小儿感冒第一方——香苏散)用来加强发汗散寒的作用,经常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个方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即便应用的时机或者证型不是非常恰当,只要不是非常明显的热证(具体分辨方法见小儿生病的简单判断法),就不会加重病情,也不会导致病程加长,迁延不愈。

感冒中后期通用方——止嗽散

止嗽散出自程钟龄的《医学心悟》,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药物组成为紫菀15克,百部12克,白前12克,桔梗15克,荆芥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紫菀、百部——化痰止咳,温而不热,润而不腻

桔梗、白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的力量。

荆芥——疏风解表,使病邪有出路。

陈皮——理气化痰。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能利咽止咳。

此方平和滋润,比较适合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的中后期,白痰咳嗽。尤其适用于抗生素治疗后仍遗留咳嗽的患者。这个方子同样不伤正气,不会加重病情和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应用时可以随症加减,也可以和其他方子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肺阴虚专用方——杂合方

这个方子是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方,其实说起来这个方子最早是我上学时给人治疗肺阴虚咳嗽,想用百合固金汤,无奈当时水平不高,方歌也记混乱了,临时凑出来的方。结果效果出奇的好,病人只吃了一次就基本不咳嗽了。所以记录下来,在后来的应用中加加减减,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

百合15克,生地*15克,北沙参10克,当归10克,枸杞10克,麦冬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10克,甘草6克

百合、生地*、当归——百合地*汤原方,滋阴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五味子——增液汤的变方,也是滋阴生津止咳。

枸杞——补肾阴,金(肺)水(肾)相生,曲线救国。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经典药对。

主要针对发热过后,肺阴灼伤,一般都是打过吊瓶之后,仍然不能止咳。辨证要点在口渴咽干,只要有这一条用上这个方肯定有效,但要达到效果最好需要根据情况具体辨证。这个方子稍偏凉,但不滋腻,也不会伤正气,不会加重病情和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杂合方和止嗽散一凉一温,相得益彰,可以单独用,也可以合方用。得心应手,妙不可言。

对付咸痰专用方——金水六君煎

此方出自《景岳全书》主要组成:当归6克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可治疗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当归、熟地——养阴、补血,因为阴血同源,所以同时补救。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陈汤,燥湿化痰止咳。

我在应用的时候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稍微加一点*参、炒白术,起到培土(脾)生金(肺),和培土制水的作用。本方应用要点在咸痰,痰不咸则效果不显。

以上这几个方子,再加上现在市面上卖的各种清热化痰药,就可以把大部分咳嗽,都囊括了。再配合上饮食禁忌和食疗办法。咳嗽无忧矣!

长按







































白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zy/1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