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每天一句古诗词每天一次心灵感悟
他曾是高高在上的官二代,最后却成了一个“喷子”。在人人只谈君王社稷的时代,他却把目光对准一个个普通人,去“喷”这个社会的不公,“喷”这个乱世的无情。这样的人,连异国都为之倾倒;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后世传颂。
在人们的印象中,杜甫是穷困潦倒的,落魄的,不堪的。
但实际上,大家都被杜甫骗了。
他有过四处流浪,身无分文的时刻。
但更多时候,他都不缺钱。
他出身官宦之家,人脉满天下,从来有田有地,有妻有儿。
他的人生,比李白过得要好得多。
所谓的穷困潦倒,不过是他的一个选择造成的结果。
那就是,把目光朝下,看到这片土地上,最底层的那群人。
看到他们的苦难、悲哀与伤痛。
然后写成诗。
于是,便有了“诗圣”杜甫。
▲蒋兆和创作的《杜甫像》,于年
很巧的一件事情是,杜甫出生的那一年,新皇登基了。
说起这个叫唐明皇的皇帝,很多人未必知道。
但说起他的贵妃杨玉环,那你一定认识。
这个后来变得昏庸的男人,曾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
是他开创了三十年的“开元盛世”,让大唐走向顶峰。
杜甫,恰恰生在了这样一个好时代。
不仅如此,他还生在了一个好家庭:
家族出自京兆杜家,是个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祖父杜审言,仅次于初唐四杰的大才子,官至洛阳市副市长(当时洛阳还是首都之一)。父亲杜闲,也当过陕西乾县县令(不要小看这个地方,武则天就葬在了这里)。母亲出自清河崔氏,唐朝最有名的五个门阀之一。外祖父母均为唐朝王室成员。所以说,杜甫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今天看来,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幸运的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家世,让他人生的前半段,无忧无虑。不幸的是,这还不是属于杜甫的舞台。生在这样的时代,他只能是个二世祖。十五岁时,李白已经萌生了匡扶天下的志向,杜甫的一门心思还全在爬树上。“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到了十九岁,他又开始到处游山玩水。从河南,到山西、浙江、江苏、山东......一年一个省,全国上下几乎被他走了个遍。这时他写的诗,也并非”老杜“诗篇,而是大好河山、少年意气。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也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期间,他还遇见了李白。此时,李白四十四岁,刚刚辞职离京,名闻天下;而杜甫三十二岁,刚刚结过婚,充其量算得上在洛阳小有名气。一个放荡不羁的富二代,一个游手好闲的官二代,还是互相看对了眼。两人相伴出游,日日饮酒赋诗,好不快意。只是,李白已经当得上“诗仙”之名,杜甫距离“诗圣”,还差十万八千里。这段时候的杜甫,目光是朝上的。他只看到大唐的盛世繁华,只愿看到山顶的景色,他的眼里,从来没有大唐的平民。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官二代。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够正确。应该说,时代只是提供了一个人成为英雄的可能。但你是选择成为英雄,还是一个看客,其实全凭自己选择。三十六岁这一年,官二代杜甫想当官了。听说朝廷举办了一场全国招聘,于是匆忙赶去。只是没人能想到,这所谓的招聘竟然是一场闹剧——所有参加考试的人无一入选。考试结束后,负责考试的宰相李林甫就屁颠屁颠地告诉皇帝,您看,这场考试一个都没录取,说明天下间真正有用的人才早就已经被您纳入囊中了。这只是一场专门用来拍皇帝马屁的表演。杜甫第一次知道,原来表面光鲜的太平盛世下,是昏君、奸臣,与民不聊生。然后,安史之乱就来了,一切也都变了。没有经历过乱世的我们,不会知道乱世究竟有多可怕。这对杜甫来说也一样。他没有见过这样的一幕:皇室被迫在凌晨仓皇出逃,士兵在马嵬坡哗变,最终,杨贵妃被迫自缢,杨父被乱刀砍死。他也没有见过这样一幕:太子自立为帝,宣布永王为叛逆,本该相亲相爱的两兄弟互相讨伐。另一头,杜甫心目中举世无双的大唐*队屡屡战败,连京城长安都被攻陷。而他自己,也被困在长安八个月后才艰难逃出。他看到了,安禄山的*队烧杀掳掠,原本过着自己安逸日子的大唐百姓沦为了鱼肉,任人宰割。曾经是世界中心的长安坊市,如今变得萧条;那些脸上带着自豪笑容的大唐子民,也变得迷茫、恐惧。这片土地,此刻满目疮痍。享受了几十年太平盛世的杜甫,从来没有见过这番景象。他曾经目光向上时所看到的,权贵、尊严这些字眼,此刻不值一提。这就是乱世,一个没有安全感,遍地都是饥荒与死亡的乱世。”宁为太平盛世犬,不做流离乱世人“。到这一刻,杜甫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杜甫原本不可能成为“诗圣”。因为一个圣人,需要目光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