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夏
辛,温,有*。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突矬消肿止痛。
善治湿痰、寒痰;善治脏腑之湿痰;为止呕要药,尤宜痰饮或胃寒吐逆。
2-天南星
苦、辛,温,有*。归肝、脾、肺经。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突矬散结消肿。
善治风痰、顽痰。
3-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归胃、肺经。
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
降痰降胃。
4-白芥子
辛,温。归胃、肺经。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善治皮里膜外之痰;突矬使皮肤发泡。
5-白前
苦、辛,微温。归肺经。
降气化痰。
偏于温化寒痰;不论寒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都可用之,素有“肺病要药”之称。
6-川贝母
甘、辛,微温。归肝、肺经。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治肺热燥咳,尤宜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治瘰疬,乳痈,肺痈。
7-浙贝母
苦,寒。归心、肺经。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善于清肺,治乳痈,肺痈。
8-瓜蒌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治胸痹,乳痈,肺痈,肠痈。
9-桔梗
辛、苦,平。归肺经。
祛痰,宣肺,利咽,排脓。
治诸证之咳嗽;被誉为“舟楫之剂”。
10-竹茹
甘,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
11-竹沥
甘,寒。归肝、心、肺经。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冲服,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
12-天竺*
甘,寒。归肝、心经。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为治赤子痰热诸证之良药。
13-前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化痰,分散风热。
偏于清化热痰;“能宣能降”。
14-海藻
咸,寒。归肝、肾经。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为治瘿瘤、瘰疬之要药。
15-昆布
咸,寒。归肝、肾经。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常与海藻相须为用。
16-海蛤壳
咸,寒。归胃、肺经。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清肺热而化痰火。
17-苦杏仁
苦,微温。归肺、大肠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治咳喘要药;有小*,用量不宜过大。
18-百部
甘、苦,微温。归肺经。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突矬治头虱、体虱之佳品。
19-紫苏子
辛,温。归肺、大肠经。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痰壅气逆、胸膈痞闷,甚则不能平卧之证。
20-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治肺热咳喘,水肿。
21-葶苈子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药力较大,治悬饮,胸腹积水。
22-紫菀
苦、辛、甘,微温。归肺经。
润肺化痰止咳。
善于化痰(祛痰)。
23-款冬花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善于止咳、兼能化痰。
24-枇杷叶
苦,微寒。归胃、肺经。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清降肺气而止咳。
25-白果
甘、苦、涩,平。归肺经。
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咳喘日久痰多宜用。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