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咳嗽,快试试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简单实用,非常有效!
概述
百部,中药名。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l.)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的干燥块根。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别名
百部根、白并、玉箫、箭杆、嗽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山百根、牛虱*、药虱药。
图片
产地
1、直立百部: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省。常生于林下,也见于药圃栽培。
2、蔓生百部: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草丛、路旁和林下。
3、对叶百部: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米的山坡丛林下、溪边、路旁以及山谷和阴湿岩石中。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形状鉴别
(1)直立百部块根纺锤形,上端较细长。下端有的作长尾状弯曲,长5-17cm,直径0.5-1cm。表面*白色或淡土*色,有不规则深纵沟,间或有横皱纹。质脆,受潮后韧软,断面平坦,角质样,淡*棕色或*白色,皮部宽广,中柱扁小。气微,味甘、苦。
(2)蔓生百部两端较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
(3)对叶百部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表面淡*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味苦。均以条粗壮、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1.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蜜制:取百部段,用炼蜜(百部段斤用蜜12斤8两)加入适量开水烊化,拌匀,稍闷,俟蜜水吸收,置锅内文火炒至微*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3.甘草制:取甘草加水煎汤,加入百部片浸泡后捞出晒干,每百部片kg,用甘草8kg。
4.炒制:取百部用火炒至微*色。《雷公炮炙论》: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数十条,于檐下悬令风吹,待上干后,却用酒浸一宿,滤出,焙干,细锉用。
性味归经
甘;苦;微温。
肺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涂擦。
注意事项
脾胃有热者慎用。《得配本草》:热嗽,水亏火炎者禁用。
相关配伍
1、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炒),麻*,杏仁四十个。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2、治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令人咳:桔梗-钱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水煎服。(《医学心悟》止嗽散)
3、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补缺肘后方,)
4、治暴嗽: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和蜜等分,沸汤煎成膏咽之。(《续十全方》)
5、治暴咳嗽:百部根渍酒,每温服一升,日三服。(张文仲)
6、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脚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麦门冬各三钱,桑白皮、白茯苓、沙参、*耆、地骨皮各-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百部汤)
7、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捣取汁,煎如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8、治遍身*肿:掘新鲜百部根,洗捣,罨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后,口内作酒气,则水从小便中出,肿自消也。(《杨氏经验方》)
9、治牛皮癣:百部、白鲜皮、萆蔴子(去壳)、鹤虱。*柏、当归、生地各一两,*蜡二两,明雄*末五钱,麻油八两.先将百部等七味入袖熬枯,滤去渣,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再下*蜡,试水中不散为度,端起锅来将雄*末和入,侯稍冷,倾入磁盆中收贮,退火听用。(《外科十法》百部膏)
10、治蚰蜒入耳:百部(切、焙),捣罗为末,以一字,生油调涂于耳门上。(《圣济总录》)
1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噙咽。
12、遍身*肿。用新鲜百部根,洗净,捣烂,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
1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用上两药煮汤洗亦可。
相关论述
1.《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2.《别录》:主咳嗽上气。
3.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4.《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5.《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6.《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7.《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8.《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10.《纲目》: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此为异耳。
11.《本草经疏》:百部根,《蜀本》云微寒,《日华子》言苦,《本经》言微温者误也。苦而下泄,故善降,肺气升则喘嗽,故善治咳嗽上气。能散肺热,故《药性论》主润肺。其性长于杀虫,传尸骨蒸劳,往往有虫,故亦主之。疳热有虫,及蛔虫、寸白虫、蛲虫,皆能杀之。百部味苦,脾虚胃弱人宜兼保脾安胃药同用,庶不伤胃气。
12.《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
13.《本草新编》: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最有益于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与参、茯、芪、术同用为佳。大约用百部自一钱为始,可用至三、四钱止,既益肺胃脾之气,又能杀虫。倘痨病有传尸之虫者,须同地骨皮、沙参、丹皮、熟地、山茱共用为好。
14.《本草正义》:百部,善于杀虫,……即劳瘵家肺中有虫,亦是虚热,此其专药,似不可谓之性温,故甄权以为甘,《大明》以为苦,苏恭且以为微寒,缪氏《经疏》直谓《别录》为误,盖亦有理。然即曰微温,亦如紫菀温润,专治肺咳之例,究非温热之温,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本是草根,而多者可数十茎,性专下降,故治上气。濒湖谓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颐谓濒湖此说,尚嫌太泥,实则门冬甘腻,止可治燥热之嗽,而肺有寒饮痰滞者,皆其大忌。百部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燥,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颇有捷效,功力实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气;《千金方》谓一味取汁浓煎,可愈三十年嗽,有自来矣。石顽谓肺热劳瘵喘嗽,有寸白虫者宜之,蛲虫痢及传尸骨蒸多用之。又谓脾胃虚人弗用,以其味苦伤胃之故。颐谓专主上气,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气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伤胃土中和,以参、术补中之品相辅而行可也。
食疗做法
百部木瓜炖冰糖
主料:百部20克,木瓜克,甜杏仁20克,苦杏仁15克,陈皮5克,冰糖10克
做法:
1.选外皮金*色的熟木瓜1个,开两半,去瓜皮,去瓜子,切丁方寸许块状。
2.百部,南北杏和陈皮用清水反复洗净。
3.南北杏仁去衣。
4.将以上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加冰糖,注入凉开水,盖上盅盖,隔水炖4小时,即可食用。
药用价值:如患上结核性胸膜炎,咳嗽,或平咳无痰,舌干咽燥,烦热,咯血,可以用此糖水作食疗。
百部红枣麻雀汤
主料:麻雀3只,炙百部13克,红枣5粒
做法:
1.麻雀剖净,去内脏及脚爪,洗净;炙百部、红枣(去核)分别用清水洗净。
2.将以上备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供用。
药用价值: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属寒痰煮。症见咳嗽不止,入夜尤甚,动则喘息、痰白量多,胸闷口淡,食欲减退,舌苔白。
百部炖团鱼
主料:百部20克,生地20克,地骨皮12克,知母10克,团鱼(甲鱼)1只,葱姜佐料各适量。
做法:将团鱼头宰下,放血,入沸水锅中略氽,当裙边与甲壳分离时捞出,去粗皮与内脏,宰成块,中药放纱布袋内封口,锅置旺火上,加清水,下垫鸡骨,加入团鱼,烧开后撇去血沫,加中药包、姜、葱、绍酒,移至小火上炖至熟软,除去鸡骨、葱、姜,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药用价值:适用于肺结核,肺虚咯血,阴虚潮热盗汗等症。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小淇()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
*帝内经一聊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