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尤求「秋窗博弈图」
??中国嘉德春拍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明代江浙,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他们出生仅差一年,又在同一年去世。
一位,是项元汴——清宫半数书画都来自他的旧藏;另一位,是王世贞,传说他家曾收有《清明上河图》,是项元汴最大敌手。
两人收藏风格不同,互相看不太顺眼。项元汴曾放话——王世贞和他弟弟都是“瞎汉”,只有我项元汴才有鉴赏的“双眼”——话里明显透着嫉妒的酸味。
这种“嫉妒”,是项元汴深知,虽然他比王世贞更“财大气粗”,但鉴藏的修养与识见,却难以望其项背。
王世贞
-年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直隶太沧州(今江苏太仓)人
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当时文坛领袖和史学巨擘,王世贞这样的才子百年难遇。
举个例子,中国文学史上的奇书《金瓶梅》,坊间一直传言其实出自王世贞之手——王世贞的父亲因严嵩诬陷而死,据说这是一部他的“复仇之作”;
李时珍当年特意带着《本草纲目》初稿,乘船至江苏太仓请王世贞过目。根据他的意见,李时珍修改了十年,最终求得王世贞作序,并在其帮助下,得以刊刻出版。
这位当时最有名的文艺青年,家世显赫,又很早踏入仕途,加上诗书画史戏剧全才,玩起收藏来,自然是风生水起。
年少时期,王世贞就有幸得到吴门领袖文徵明的亲身指教,后来一直与苏州最负艺名的“文氏家族”和“文氏师门”往来亲密。
《吴门巨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朋著)中曾整理过一张庞大的王世贞收藏表,随便一件都是重量级的——
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魏晋钟繇《荐季直表》、唐代褚遂良《哀册》、周昉《听阮图》、阎立本《萧翼赚兰亭》,还有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小楷玉枢经》《归去来图》等都是他的囊中物。
在江苏太仓王世贞建造的弇山园里,有三座楼专用于安放他的收藏:“小酉馆”、“尔雅楼”、“九友斋”。其中,光是“小酉馆”一处,就藏书三万余卷;他曾不惜以一座庄园换来最为精善难得的秘本《两汉书》,也藏有宋刻本班固《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
彼时,王世贞声名已极为煊赫——
“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在王世贞“玩”过的画里,有一张极为特别,尤见其修养和品味——
它出自晚明吴门著名画家——仇英女婿尤求之手,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尤求山水精品;同时,它也是一份礼物,是王世贞为明代当朝围棋国手李釜专门定制的。
这就是,《秋窗博弈图》。
▼
尤求秋窗博弈图
设色纸本手卷戊申(年)作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钤 印|凤·丘、尤氏子求(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尤求》6印,页)
题 识|嘉靖丙寅冬日,东吴尤求为野泉李先生作。
鉴藏印|绍周家藏、子锦鉴定、子锦所藏、子锦鉴赏、调鹤簃藏画印
说明|(一)嘉靖、隆庆年间(-),明代棋界繁荣时期,形成了“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三大流派鼎足而立、相互竞争的局面。上款人野泉应为“京师派”代表人物李釜。李釜,字时养,号野泉,北京人。比颜伦晚出,曾大败永嘉棋手李冲,与颜伦、鲍一中、程汝亮同列明代第一品。游于公卿之间,南下江南时,客于王世贞、王世懋门下。与王世贞交游最密,王推重其人,特作《弈旨》《弈问》赠之,赞扬他的高超技艺。
(二)后跋者简介:
1.曹昌先,字子念,一字以新,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外甥,王视之如友。工诗,近体歌似其舅。
2.陆弼(-),字无从,扬州人。少以才名,九岁咏《紫牡丹》诗,士林惊叹。游历广,多著述,著有《正始堂集》《茅树斋集》等。
3.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亦称弇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才学富瞻,文名满天下,世称“后七子”。王世贞是文坛巨擘,又是围棋高手,对围棋情有独钟,《弈旨》中讲他小时候就爱看鲍一中下棋,后来又看颜伦、李釜、程汝亮下棋。与他们过往甚密,尤其与李釜私交尤深,常在一起下棋论弈。
4.王世懋(-),字敬美,号麟洲。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王世贞胞弟,世人常以“王氏二美”相称。两人皆痴迷书画,于宦迹之余寄情书画,经常互相为藏品题跋。
5.江维瑛,字浩然。工书,善各体书。著有《随月轩诗文遗稿》。
YouQiu
Landscape
Handscroll;inkandcolouronsilk
SignedYouqiu,datedbingyin,withtwoartistsealsandfivecollectorseals
画:31.5×.5cm./8×/4in.约3.6平尺
跋:31.5×.5cm./8×/2in.约13.3平尺
RMB:35,,-45,,
USD:5,,-7,,
对,你肯定猜不到,王世贞对围棋也有相当研究——他是明代系统研究围棋的第一人,写下的《弈旨》,是当时第一篇较完整评述历代围棋人物及轶事的文章,相当于一部简明的围棋断代发展史。
所以,王世贞和其弟王世懋在卷后精心写就的长跋、长诗,被视为相当重要的围棋史资料。
一张画,足见一位典范式收藏家的深厚修养。
今天起,在北京国际饭店刚刚开幕的中国嘉德春拍预展中,去看看这件《秋窗博弈图》,感受——何为“典范”。
横转手机细细欣赏
▼尤求▼
秋窗博弈图
??翻转手机横向欣赏??
1.
王世贞是真正会“玩”收藏的文人。
比如,在其门下专有画家为他服务。《秋窗博弈图》的作者尤求,是王世贞最常延请的一位。
尤求,是吴门画派晚期的重要画家。历史上,尤求似乎有些神秘,从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何时生,何时去世都无法确知,人们一般认为,他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仇英的女婿。
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其交往最密切、关系特别好的,就是同乡王世贞。
根据上海博物馆专家孙丹妍的考察,“除了《画史会要》、《江南通志》、《太仓志》中极为简短的描述之外,几乎所有有关尤求的情况都来自于王世贞的记载。”
每每遇到得意的藏品,王世贞就会想到不同“玩法”,或是请朋友们相聚共赏,留下题跋诗文;又或是,邀请画家为书法珍品补图。
尤求,是那个可以帮王世贞实现各种玩法的画家。
最著名的当属上海博物馆藏尤求作于隆庆二年()的《汉宫春晓图》——当王世贞得到一件文徵明的《小楷赵飞燕外传》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尤求来补画赵飞燕、合德故事图。
尤求汉宫春晓图
上海博物馆藏
孙丹妍说:
“这件有九段之多、长达八米的描绘赵飞燕姐妹宫廷生活的长卷被视为尤求的白描代表作,而事实上,它是为王世贞收藏的文徵明书法作品的配图。这件长卷的中心内容应该是尤求作品之前的那段只钤有文徵明印记而没有落款的小楷书《赵飞燕外传》。”
尤求对此很是上心,以白描描绘出了这件长达八米的九段故事。王世贞也非常满意:“尤于此图有精思,颇得龙眠、吴兴遗意。”
“尤求补图毕,王世贞又请周天球书《赵飞燕遗事》,请俞允文书《赵飞燕、合德别传》,皆为小楷。最后王世贞本人一跋,交代书画合璧卷创作的始末。”(*朋《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
这就是几百年后,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尤求《汉宫春晓图》。
再如,王世贞所藏王宠的《长恨歌》,也是请尤求补图。
尤求汉宫春晓图局部
王世贞对园林也很有研究,王世贞一生中曾多次造园,作为接待友人的重要场所。
嘉靖四十二年,王世贞营造的第一个私人园林“离薋园”建成之时,三十多位朋友来此共同作诗四十余首,装成两卷,每卷又分别配图,尤求便是作图者之一。
后来,弇山园落成,尤求又为其中一条振屧廊作武陵源的壁画,再加上俞允文的行草书记,一直为王世贞赞许为“三绝”。
作为回报,每当暑热之时,王世贞便会请尤求、钱穀、陆治等画家到自己的篱薋园避暑,为他们提供消夏食宿。
彼时,大量吴中名士频繁往来于王世贞园中,或赏画吟咏,或对饮观棋,热闹非凡。而尤求在王世贞身边,也得以结识更多文人雅士,其画作经过这些人的流传、品题,更是“声价骤起”。
他们之间又是互相尊重的。某次适逢年关,尤求手头紧,请人拿了自己所画的《后赤壁赋》一卷去向王世贞要两金钱,王世贞二话不说给了钱,却没有收尤求的画。
尤求品古图故宫博物院藏
2.
尤求一生中留下作品很少,世人更为熟知他的白描人物,却罕见其山水题材画作,除了《秋窗博弈图》,仅在上海博物馆见藏有类似一册。
《秋窗博弈图》是极精的小青绿设色,绘棋会雅集,尤其珍贵。
在这张画中,我们足可以感受到,王世贞对艺术品鉴的喜好与个性,令他向吴门画家订制的作品,完全呈现出自身的理想与需求。
尤求秋窗博弈图局部
仔细看,画面中书有两行小字上款:嘉靖丙寅冬日,东吴尤求为野泉李先生作。
“野泉李先生”,便围棋高手李釜,即李时养——这个名字,看过王世贞文集的,应当说是相当熟悉了。
在明中叶六大国手中,王世贞最推重李时养。
李时养曾是个锦衣卫。据说他饭量很大,为人见义勇为。
细细展卷,画卷开端处便是一处茅舍,堂中有两人对弈,另有两人正坐在一旁观棋,周围还侍有童子。
▼
很明显,那位正坐冠襦巾的人就是国手李时养,他神色恭穆,似乎正在沉思下一个子该如何落。
▼
彼时,棋界三大流派鼎足而立——“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竞争尤为激烈。而李时养正是北方棋界最大的“京师派”代表人物。
李时养下棋究竟有多厉害?
来看《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中,描写李釜与同为明代棋界“第一品”程汝亮的“交战”场面:
“李釜麾下大将一声长啸,大刀如雷鸣般劈下。这边程汝亮*阵全力接住,大*用力,自信这一招必将折断李釜那蛮力十足的刀锋。棋盘上仿若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只见黑白两*猛然相撞,一时惊天动地,硝烟四起。待烟尘散去,众人再看,却无不大惊失色!但见棋盘上,李釜大将运起*神力,程汝亮那*阵却哪里抵挡得住,刀锋所到之处盾甲悉数粉碎,迎击之兵转眼已尸横遍野,灰飞烟灭。李釜大将长啸一声,似乎是胜者的宣泄,继续如飞般轮舞着大刀,向着程汝亮*阵冲杀而去。盘上但凡李釜将士所到之处,只见盾甲化作烟尘,兵士变作肉泥,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史话文字虽有想象成分,但李时养棋力之劲,可见一斑。
那么,此刻,和李时养对弈的人是谁呢?
有人说,他叫颜伦——“京师派”创始人。
据说,颜伦十多年来接受各地高手挑战,始终大旗不倒,但接到李釜的挑战却放弃了——他深知,自己与李釜这一战必输无疑,于是离开京师,远游江南。
而在北方没了对手的李时养,最终也踏上了南下之路。
▼
在明代,文人热衷雅集,但更多了一分“接地气”的入世情怀,绘画也更加接近世俗生活。
可以想见,两大高手对弈的这一幕,或许就发生在王世贞的园中。
作为发烧友,他期盼这场对决,等了很久。
再继续看画。
茅舍之外,群山环抱,碧色树篁,湖水、坡树相映成趣,愈发衬托出天然环境中对弈、观棋之清雅。
▼
继续展卷,两位高士正走过河上板桥前来“观战”。
▼
画家有意将主人公和弈局安排在卷首,随后沿着幽淡青绿着色的山水脉络向左延伸,犹如在长林深壑间将这样一个人格修为的境界跌宕开来。
▼
李时养南下江南后,客于王世贞、王世懋门下。
王世贞尤为推崇他,给予其明星般的待遇。他不仅请画家为李时养作画,更多次为其作诗文,《李时养授室》《吴门别李时养二绝》《别李时养》《送李时养游金陵》等等相关诗文,今天都还可以读到。他甚至请来吴门圈子里的好友亲朋,为其题写诗文。
而他在围棋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弈旨》《弈问》,都是送给李时养的——不但称赞他高超的技艺,也是明代对围棋人物故事进行综合评述的有分量的文字,在明清乃至现代围棋界,影响深远。
《秋窗博弈图》后王世贞亲自所题之跋,洋洋洒洒近千字,由古述今,几乎可说是一部“中国围棋简史”;续有的长诗《后围棋歌赠李时养》,字里行间都是对他的推崇,也被收入了王世贞的文集。王世贞借用橘中戏的典故——“橘叟”指的是颜伦,“小侯里”则指李时养。
▼
王世贞题跋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亦称弇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才学富瞻,文名满天下,世称“后七子”。王世贞是文坛巨擘,又是围棋高手,对围棋情有独钟,《弈旨》中讲他小时候就爱看鲍一中下棋,后来又看颜伦、李釜、程汝亮下棋。与他们过往甚密,尤其与李釜私交尤深,常在一起下棋论弈。
??左右滑动观赏
品奕赠李君时养。支公称奕曰手谈,曰坐隐。其亦晋清言之余习乎。自宋文帝雅好此伎,而羊玄保以*得宣城郡,士林艳之。然其品在第三,不知谁当为第一者。吴郡褚?七岁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坐从父荣,期死,何尚之固请。不得意者其?乎?明帝尤酷嗜之,用建安王休仁为大中正品,王抗第一,褚思庄次之。思庄称巧迟好斗,子不如抗速也。顾师言品第不甚著,说者记其行子至三十三胜神头国王。按奕品一曰通神,二曰坐照。师言其在坐照上乎。然考诸史,不见神头国及其王朝觐事,似未可据。大抵抗、?国手,褚、顾雁行。其他如休仁、玄保、尚之、齐萧子良、梁朱异、柳恽,皆士大夫铮铮者也。唐奕者以开元王积薪为第一,其自叙得诀孤山老姥,甚奇,毋乃托之仙,以高其术所自欤。不知行唐山诸仙奕甚劣,石室山诸仙奕甚迟。天上类多有拙于手者,宁独奕也。自一行僧见积薪局,竟遂为敌手,段柯古传之。而宋儒遂传为陆子静事,欲以张皇子静之能悟耳,非实录也。继积薪者为宋江右刘仲甫,继仲甫者三衢祝不疑,继不疑者明江阴相子先、正德中四明范洪奕。奕有声公卿间,然不如永嘉鲍一中。鲍稍晚出,思甚玄。李中又晚出,周源又晚出于李,徐希哲又晚出于周。周、徐皆骎骎角鲍,惜蚤死耳。此所谓永嘉派也。婺汪曙不及鲍者半子余,程汝亮晚出胜之。此所谓婺派也。颜伦善决局,又时能覆局,或谓出鲍上。李釜时养亦晚出于颜,与颜角。此所谓京师派也。外史王先生曰:余所见颜、鲍及李时养奕,忘寝食者数矣,皆国手也。第之用兵,鲍如韩淮阴,颜如孙吴,李如武安君。虽奇正时变,攻守异势,要之,善为师者矣。然李时时为余言,未尝不逊颜,以为今幸值其瑕耳。其持重决策,有指间国士风云。丁卯(年)正月,吴郡王世贞书于陈湖舟中。
后围棋歌赠时养。燕中国手颜子明,十年坐制中原盟。永嘉髯鲍故前辈,句践自老江淮兵。橘叟衔龙擘空去,却堕燕中小侯里。人云两雄不并立,何得生颜复生李。李郎十指如悬槌,欲入颜垒张李旗。攻瑕陡合鱼鸟阵,拾子俱*凤飞。拂衣遂走东南天,一枰所指前无坚。三吴老将尽披靡,何况纷纷诸少年。二月桃花闭门雨,隐囊对君聊手语。思剧凭摧石畔柯,狂来不惜山阴墅。吾家积薪吾所师,安用向汝低头为。燕公席上闻新偈,敌手人人知不知。
吴门别时养二绝句。君为北客向南征,我是南人暂北行。阳鸟欲辞春燕至,那能不起故园情。怪汝深杯百不辞,夜央相对各凄其。朱门酒肉应无限,谁解将情向别离。天弢居士王世贞。
钤印:凤州子、天弢居士
▼
王世懋题跋
王世懋(-),字敬美,号麟洲。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王世贞胞弟,世人常以“王氏二美”相称。两人皆痴迷书画,于宦迹之余寄情书画,经常互相为藏品题跋。
??左右滑动观赏
长歌赠时养先生国手。君不见,永嘉鲍生擅奕棋,弱冠见赏杨少师。至今江左传奇事,技颇不辱贤豪知。后来颜生称对垒,余子纷纷难等期。李生晚自燕台至,妙解直与颜相持。自言三载渡淮后,方幅所遇无藩篱。嗟我生平好奇士,眼中往往多长技。二十曾逢颜子明,三十还交永嘉李。只言南北终雄据,岂料人才能后起。里中少年夸善奕,为我戏*山阴墅。一夫命中势莫当,百战技穷心欲死。草堂日午帘栊清,看生落子哗无声。巧如飞猱集杪树,捷如逸骑追奔星。隐如游龙卧碧海,动如健鹘抟苍冥。低昂万态呼吸尽,意气千载纵横生。乃知供奉积薪辈,籍籍人耳非虚名。李生李生真国手,颜公老矣鲍骨朽。天下英雄唯使君,须防年少生人后。吾兄自是人伦表,为生品第生知不。与生共驻三千春,夜夜敲枰复呼酒。余往年为时养作此歌,未登卷,作吏留都别去。去年夏,时养特过金陵访余,手是卷请补书。书竟,复为二绝赠之。新情不似故情亲,吏隐偏宜坐隐人。此夜对君频下子,不知同是异乡身。双屐孤筇任所之,相逢犹是旧襟期。谢公墩上同回首,何事人间不奕棋。白门散吏王世懋。
钤印:王氏敬美、白门吏隐
回过头来再说说围棋。
明时,文人偏爱的日常生活有“十供”,“弈棋”是其中之一。无数围棋名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连明太祖朱元璋也痴迷于下棋。
一般来说,一个棋手的江湖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达官贵人间的受欢迎程度。
那些偶尔闲来无事的达官贵人,往往会招一些棋手来自己府上,一边养着他们,一边陪他们下棋;或者让两个厉害的棋手对弈,从观棋中获得乐趣,又或是招揽朋友一起来看。而棋手,可以获得丰厚的对局费。
但真正能达到“国手”水平的棋手,几乎凤毛麟角——所谓“国手”,指的是此人棋艺与声望在国内已达到最高水平——而这必须借助文人的力量,也是最难的。
李时养与王世贞之间的交往,便是此种“知交”关系的见证。
▼
曹昌先题跋
曹昌先,字子念,一字以新,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外甥,王视之如友。工诗,近体歌似其舅。
金吾李君侠烈流,酒人时从燕市游。生逢盛世无征战,雄心却向围棋见。颜生久擅中原名,潢池一会势相倾。马首南来饮江水,所遇往往无坚城。下子等闲巧且速,布势依稀断更续。公孙剑器郢人斤,万事由来神解足。时逢阨塞围数重,危绝如在荥阳中。东门先声西门出,以败为胜收奇功。又或师老坚城下,井陉势不容双马。一子先为赤帜张,主客倒置奔仓皇。迂如褒衣落落言,缓如处女摇珮环。倏忽风雨天地翻,龙蛇隆起回狂澜。龙蛇风雨何不有,*神莫得窥其手。弈秋浪得通国称,蜀山妇姑骨亦朽。江南甲第列如织,置酒争延为上客。别墅花明坐丽春,曲馆兰辉留夜色。嗟我生平不解棋,相逢误许高渐离。浊醪夜半雪三尺,开户看天天四垂。丈夫处世谁千载,却怜草木名常在。古人能事曾几何,丹青粦阁俱嵯峨。李君生长长安里,眼看世事都如此。劝尔併弃围棋名,相携海上访蓬瀛。曹昌先。?钤印:曹氏子念、松月虚窗、怏然阁▼
陆弼题跋
陆弼(-),字无从,扬州人。少以才名,九岁咏《紫牡丹》诗,士林惊叹。游历广,多著述,著有《正始堂集》《茅树斋集》等。
京师奕品推颜生,李生后出能抗衡。两雄相据成角立,十年狎主中原盟。只今颜生已老朽,李生遂得擅国手。拂衣一日来江淮,自言系是金吾后。江淮老将遇莫当,余者幺么焉足有。李生亦自贤豪流,低眉耻向朱门游。怀中短刺久磨灭,游扬何复逢曹丘。王家兄弟争倒屣,顿使声名日横起。祗园宾客生独尊,时时戏*山阴墅。狂心已老十指间,世事都消一枰里。君不见,昭王不作郭隗殂,*金回首空丘墟。争雄逞智良自苦,今如残局能有无。李生李生岂非夫,挥手长谢执金吾。云中陆弼。
钤印:无从、陆弼、芳树斋
▼
江维瑛题跋
江维瑛,字浩然。工书,善各体书。著有《随月轩诗文遗稿》。
古人手迹不易得且不易见。壬午夏由都至乐,访子锦五弟于南园,旧雨重逢,极为欢洽。酒阑茶罢,饱观其所藏古名人字画,展卷如游胜境,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奇观也。此卷系明代李时养先生与颜君手谈于别墅中,图则尤公求为之作也。笔情高妙,绘出雅人深致。嘉靖至今数百年,卷轴完好,设色犹新,岂作者极其精而为神物所护乎。今为好古者所得,物各有主,数耶。幅后有曹王陆诸公所跋,诗文既佳,字法亦苍劲,得王褚笔意。予不知奕,兼不能画,然观之亦极神往,爱不释手,则嗜此者可知也。至奕之妙,诸公已详,不敢置喙。辱承嘱题,率书此,知不免著粪之讥尔,即请子锦五弟仁大人教正,光绪八年()端午前三日,浩然小兄江维瑛跋于古香书屋。
钤印:浩然、瑛之石章、随月山房
万历十四年()秋,李时养挟王世贞之荐赴余姚,这是他晚年最重大的一次竞艺活动。之后,李时养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王世贞亲自为他撰写了《布衣李时养墓碣铭》,为李时养树碑立传。
可惜的是,李时养去世后,永嘉、新安两派人才辈出,绵延不绝,而京师派则后继乏人,顿成绝响。
3.
如今,四百余年前的风雅几已消失殆尽。
好在,还有这张画,可供追溯。
感谢尤求和王世贞,留下这卷堪称精绝的山水佳卷。文图对读,我们仿佛也在心中成就了一次以“弈”为题的雅集。而这种精神品格,于吴门文化圈中无所不在。
此时此刻,再来问一句,究竟什么是好的收藏,什么又是好的收藏家?
来读读王世贞好友——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莫是龙的一段话:
今富贵之家,亦多好古玩,亦多从众附会,而不知所以好也。且如蓄一古书,便须考校字样伪缪,及耳目所不及,见者真似益一良友;蓄一古画,便须少文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其如商彝周鼎,则知古人制作之精,方为有益,不然与在贾肆何异?
在这一点上,王世贞和他所“玩”出来的这一卷「诗书画棋」皆精绝的作品,无疑堪称为后世之典范。
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古代书画夜场,特设“清宵文事,风雅吴门”专题,6月15日起至17日的北京国际饭店预展上,可以一起看到。
谢时臣(—年后)*靖壬子年()所作这卷《清宵雅集图》,同样也是雅集入画。
▼
谢时臣清宵雅集
设色纸本手卷嘉靖壬子(年)作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钤 印|画:姑苏台下逸人、谢氏思忠(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谢时臣》26、21印,页)
书:嘉靖壬子时年六十六、姑苏台下逸人、谢氏思忠(参见上书《谢时臣》28、26、21印,页)
鉴藏印|南皮张氏可园收藏庚壬两劫所余之一、续雅、可园珍秘、第二品、虚静斋、会稽孙氏虚静斋收藏书画印
引?首|文徵明(-)题:清宵雅集。徵明。钤印:文徵明印、徵仲(参见上书《文徵明》38、76印,、页)
签条|谢樗仙清宵雅集图。己卯十月,孙祖同。钤印:祖同
著录|《画石轩卧游随录》,朱逢泰(清)著,《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卷,第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年版。
XieShichen
ElegantGathering
Handscroll;inkandcolouronpaper
SignedXieShichen,datedrenzi,withfiveartistsealsand6collectorseals;frontispiecebyWenZhengming
Published:RefertoChinesetext.
引首:30×cm./4×/8in.约2.7平尺
画心:29.6×.5cm./8×/4in.约3.4平尺
后纸:30×cm./4×/8in.约16.6平尺
RMB:8,,-12,,
USD:1,,-1,,
细览此图,积石叠丘与密松丛篁掩映了一方院落,起首的石阶与卷尾的板桥遥相呼应,烘托出画幅主体雅集的人和事。院中正、厢房交错,与阔笔勾皴的巨石和细致描画的苇编篱笆围拢成一个半聚合的空间,朝向画外敞开一面。院中人物众貌生姿,各抒其兴,仿佛粉墨登乎台上,且邀观画者随时参与其伍。
画家在卷后题跋中详述了这一雅集的缘起和过程,最可贵的是实录式的记下了卷中每一人物的身份:“图中抚琴奏曲者祖君醉桐也,侍而听者詹君前山也;纱帽绯袍乃贤侯静山与文子三桥对弈也,坐观胜负而指示者武公子王少玄也;投壶取中者王仲子少澂也;据案伸纸书葩词者汶水也;取卷挥染则余时臣樗仙也;援琴后至者文魁沈虚楼也。”
你都一一对应到了吗?
清宵雅集局部
再来看文徵明,无疑是吴门画坛成熟期的领袖,而他本人恬淡、优裕的生活,正是这个文人群体的典范。
这件《行书自作诗》卷是文徵明86岁时作,运笔稳健晓畅,清端老秀。内容为自撰七言律诗12首,以苏州城周遭的写景纪游为主。
▼
文徵明行书自作诗十二首
水墨纸本手卷乙卯(年)作
说明:严群(-)旧藏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另一件文徵明忘年交王宠的《自作诗》册,行草小字,气脉联贯。两者的诗可相互参证,显现出吴门文人以诗纪游的习尚。
▼
王宠诗文稿册
水墨纸本册页(二十七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