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
原名:
前胡
药性:
凉性
药味:
辛;苦
归经:
入肺、脾经
功效:
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主治:
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禁忌:
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
现代药理研究:
前胡有祛痰作用;前胡有抗溃疡作用,紫花前胡的水提物或甲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小鼠水浸性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前胡有解痉作用;前胡有钙拮抗作用;前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前胡有扩张冠脉作用;前胡有抑制心肌作用;前胡有降压作用;前胡有抑制肠管收缩的作用;前胡可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前胡有耐缺氧作用;前胡有抗菌、抗炎作用;前胡有抗肿瘤作用;前胡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主治痰满,胸肋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本草纲目》:前胡味甘、辛,气微平,阳中之阴,降气。乃手足太阴、阳明经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阳、厥阴者不同也。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畏藜芦,恶皂荚。以半夏为使,去痰实如神。胸胁中痞满立除,心腹内结气即逐。治伤寒寒热,又推陈致新。消风止头疼,保婴利疳气。
《景岳全书》:味苦气寒,降也,阴中微阳。去火痰实热;开气逆结滞,转筋霍乱;除胸中痞满,气喘呕逆,咳嗽烦闷;治伤寒寒热,风热头疼;解婴儿疳热。
《本草备要》:宣,解表,泻下气,治风痰。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肝。之热,寒散太阳膀胱。之邪。微寒,一云微温。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能除实热,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小儿疳气,有推陈致新之绩,明目安胎。无外感者忌用。按柴胡、前胡,均是风药,但柴胡性升,前胡性降,为不同。肝胆经风痰,非前胡不能除。半夏为使。恶皂角,忌火。
临床秘方参考: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去根节)各一两半,大*(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治疗白癜风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