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的一剂良药。
01、“肺炎1号方”获批临床使用
据人民日报消息,2月8日,广东省药监局、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疫情期间允许广东省医院直接调剂使用透解祛瘟颗粒(“肺炎1号方”)。
此前,经1周临床观察,应用“肺炎1号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经有关部门论证,基于“肺炎1号方”颗粒具有改善新冠肺炎(轻症)临床症状和可能减少重型肺炎发生趋势的疗效,同意“肺炎1号方”颗粒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提出备案申请,并纳入应急审批程序准予附条件备案。该制剂规范名称为"透解祛瘟颗粒"。
专家提示,该方仅限于治疗轻症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不可当作预防方使用。
02、国家推荐“清肺排*汤”治疗“新冠肺炎”
03、应用中医治疗,全院无一例医护感染
据医院感染科汤英大夫介绍,该院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来,主要运用中医手段,不但能及时救治患者,还确保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下边介绍其治疗的感悟和经验。
总的体会就是:要保护好所有的医护人员,这不是自私,如果医护人员都病了,哪来医护人员给病人看病;要“快!”“狠!”“准!”,还要有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依据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瘟疫能快速损坏三阳而进入三阴,故倪海厦老师一再强调要"快、狠、准",防御于未发,方能掌握主动。
具体如下:一、怎样保护医护不被感染,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全院所有人员都喝中药,院长免费提供,发放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必须喝。但是,我们评估被感染的风险程度不同配方不同。
1.关于行*,后勤人员,外科及一般内科工作人员,他们或者不直接接触患者,或者不直接接触发热患者,所以,他们只需要提升胸阳,让阳气充足,外邪不可干;用甘草干姜汤。
2.对于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普通发热病区的医护人员,他们直接接诊到外地返乡发热患者,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再给予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调节阴阳平衡,去除体内湿气,让他们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不容易被感染。
3.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期与病人打交道,且有近距离接触,所以更要加强药力。在上面两个方子的基础上,(1)给予清肺的药物:射干麻*汤。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这边冬天很冷,肺内易有水饮;冬天不怎么冷的地区,夏季到处都是空调,当从外边很热的地方直接进到很凉的空调间时,也会导致肺内水饮的产生,清除肺内水饮,让肺内血液循环通畅;(2)如果医护人员有人咽干立即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3)医院规定半月轮岗,但是后期大家体力还是透支,这个时候就给予大家:茯苓四逆汤,增强医护人员阳气体力。
4.让生活工作的环境充满“爱”和“艾”。我们医护彼此关爱,团结,整个团体充满人间的爱;我们也让大自然的“艾”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办公区,值班室每天上午都点艾,艾香充满我们整栋楼;
5.以上人员配发的药物是基本原则,这些药物药房都煎好,哪个同事出现什么情况,及时调整方案,随时都可以把药喝上;这样的方案保护了我们全院一千多名员工不被感染。
为了做好自护工作,奈孝凯院长把著名中医的抗感冒经方配制成药液免费让全院职工服用。
二、就是治疗。为什么要“快“:我们从小学习历史,了解到过去的瘟疫出现时,染上的人有可能死在报伤的路上,大片的村庄人烟不复存在;这次新冠肺炎在武汉的情况,感染的人群迅速增加。所以,治疗瘟疫必须快。
当这个疾病突然来到通许时,当初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备什么,但是,只要病情需要我们会让病人2小时内喝上药,早期是我们夜班护士熬药,后来就是药房熬。
当药房的同事接到这边的我们某某病人急需这个配方。药房的同事都会立即配药打成颗粒装袋熬,不走常规程序泡2个小时再熬,这样误事。
当司机接到药房电话,立即有人去取药,司机发动车(医院是南边两个院,原来中药房在北院,我们病区在南院。
后来,为了方便,院长立即决定启用南院的中药房并且快速配齐所需药物,十分钟之内就到我们病人手上了;后来就把常用必须及时用的药煎好,各备5付在护士站,只要病情需要,随手就让病人喝上了。
为什么要“狠”:就是说用药要猛,因为疾病进展快,必须用猛药要快速控制住疾病的进展。就像打架吧,一招制敌。所以我们用麻*,石膏,半夏,泽漆,生附子等等一些猛药。
为什么要“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药准;二是判断下一步疾病的进展要准,这里体现了中医治疗未病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三、具体体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体治疗给大家分享一下:1.体温在37.8℃以上,就给予大青龙汤,而不是等到高烧才用。之后,要根据发热的程度不同,采取4---8小时不等的再服方式。大青龙汤:麻*30,杏仁15,炙甘草15,生石膏20---50,桂枝15,生姜3片,红枣60(也就是10个枣,要把枣剪开)。
此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瘟疫流行的首选方:麻*宣肺,肺主皮毛,麻*可保证肺气与皮肤毛孔的通道畅通;杏仁补充心肺的津液,石膏凉肺护肺,不让肺被灼闷伤,桂姜枣加强胃气,炙甘草缓和心脏跳动速度。
此方所有药物所用的药量,依据病情病人来调整。瘟疫病情猛,入里迅速,故麻*量要大,方能快速阻挡,同时保证肺与皮毛间的通道畅通。石膏则要依据病程和体温来调整,病程久或体温高,则量要大;病程短或体温不是很高,则量减。
杏仁补津,体温高,津耗大,则量大。炙甘草缓心悸动,如心动过快则量加。心脏有问题者禁用麻*!!!改用荆芥15、防风15、葱白9根替代!!!
2.如果在37.8℃以下就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葛根30,麻*15,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5,生姜3片,红枣60。
3.如果胸部影像学没有改变,就加用射干麻*汤,预防及阻止肺内水饮产生;也就是现在医学所说肺内炎症渗出的导致肺水肿,肺内炎症侵润;
射干麻*汤配方:射干15,紫苑15,冬花15,麻*15,细辛15,五味子25,生半夏25,生姜3片,红枣60
4.如果入院时就有胸部影像学改变,就立即给予泽漆汤及茯苓四逆汤。这个时候再用射干麻*汤力量就不足了,用泽漆汤强力去除肺内水饮、痰饮;同时还要加强心脏的力量提振阳气,给予茯苓四逆汤。
茯苓15,炙甘草15,干姜15,
红参15,生附子10,泽漆15,
半夏25,紫参25,白前25,
*芩15,桂枝15,生姜3片
5.如果病人咳嗽声音重浊,其实就是大气管出现了痰饮,就加用千金苇茎汤:
芦根15,桃仁10,冬瓜子10,薏苡仁30—50
6.如果病人出现刺激性干咳,就是隔间有水饮产生,加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茯苓20,炙甘草15,五味子25,干姜15,细辛15,半夏25,杏仁15
7.如果病人有上热下寒的情况出现,就适当加用炮附子温下焦,当肾阳充足时才能够很好的纳气。
8.当病人有恶心时,就是疾病已经进入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5,*芩15,炙甘草15,半夏25,*参15,生姜3片,红枣60(疾病的早期杨老师就发现会出现三阳并病)。
以上这些是基本的思路和用法,具体病情还要酌情加减,不可原版套用。
04、重新认识中医
2月6医院援鄂医生张田慧日记
今天是我们第二批医疗队进驻湖北的第11天,挺进“大别山”的第8天。
我今天给隔离病房西区的48名患者进行了一次细致查房,采集了24名患者的相关信息及舌苔照片,用了整整5个多小时。从隔离病房出来取下护目镜,感觉左边鼻梁怎么又有点痛了。一照镜子,原来是护目镜前段时间压出的水泡又长大了,一心一意只顾忙着查房,却浑然不觉!
我按照中医要求,将采集的患者相关信息及舌苔照片发给了医疗队曾普华副队长。他给24名患者都开具中药,手都酸了,但他没多说一句话,坚持给患者开着中药方子。
我管理的两名患者只吃了曾普华副队长一天半的中药,症状就明显减轻了。另一名已经住院25天的患者,症状老是反复,中间使用了最好的抗生素,效果均不好,曾副队长给她用了一天半的中药,咦!她的各种症状也明显好转,打算明天出院了呢!
还有一名住院一周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吃不下东西。曾普华副队长也给他开具了中药,服药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这个让我哭笑不得又觉得很可爱的阿姨跟我说:“张医生,我觉得今天的饭怎么这么好吃啊!真的好好吃,我忍不住把一份饭全吃光了,结果呢,血糖又高啦,哈哈……”
以前,我对中医认识不足,这次真的见识了中药对患者治疗的神奇疗效后,我这个学习西医的临床医生以后得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医国粹了!
来源:人民日报医院华声在线中医家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