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207/105136.html
《*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气血是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最重要的是气血,因为气,身体才显形,因为血,才能保证全身营养的供应。想知道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可以从两方面看出来:
1、看手掌,气血充足的手掌是红润均匀的,如果手掌颜色不均匀、呈现出红白相间的点,说明气血亏虚。
2、看指肚,用力压一下拇指肚,气血充足的人拇指肚会立即回弹,恢复成红润饱满的状态;如果拇指肚回弹较慢,一压一个坑,说明气血不足,需要补养。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气与血一向是焦不离孟的关系。血若无气的统率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若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
气血两虚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生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
如何“补”呢?补法又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症候的治疗方法。补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症;补血适用于血虚或失血。
中医对生命有其独特的认识,那就是经络和穴位。当脏腑有疾病或邪气侵犯人体引起气血功能失调时,也会在相应的腧穴上出现病理反应。
穴位不仅可以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距离脏腑、器官的病症。运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按摩等方法刺激作用于腧穴,可以达到疏通气血、调和阴阳、通畅真元、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
人体上的穴位有很多,功效各不相同。我简单总结了10个常用于补气的穴位和10个常用于补血的穴位,需要时进行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病时可治疗,无病能保健。掌握了这些穴位,胜过医生开药方。
1脾俞穴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人体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作用:外散脾脏湿热之气2足三里归经:足阳明胃经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3膻中归经:任脉
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集心包经气血,可以缓解气滞、气逆之心肺胃病、乳病
4关元归经:任脉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作用: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5气海归经:任脉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作用:温阳益气、化湿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6涌泉归经:足少明肾经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笫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作用: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7太溪归经:足少阴肾经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用: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8百会归经:督脉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作用: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9肺俞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10悬钟归经:足少阳胆经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作用:泄胆火、淸髓热、舒筋脉,平肝息风,舒肝益肾1血海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作用:运化脾血,引血归经
2天枢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肚脐左右2寸的地方
作用: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3三阴交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小腿内侧,足踝骨的最高点上3寸处
作用:调和气血,补肾养肝
4隐白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足大趾的内侧,趾甲旁边0.1寸的位置
作用: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5髀关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作用:理气和胃、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6下关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作用: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
7期门归经:足厥阴肝经
位置: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8章门归经:足太阴脾经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作用: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说明:足三里、关元两穴补气、补血功效兼有,此处不再重复列出9足三里穴归经:足阳明胃经之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
作用: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10关元穴归经:任脉腧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下3寸
作用:在中医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常按摩或艾灸关元穴,可起到补肾壮阳、理气和血、治痛经妇科病等的祛病养生功效
再向大家推荐一种补气血的方法,泡脚。俗话说,人老脚先老。脚被称为人的“第二颗心脏”,要想身体好,应该时刻保护我们的脚。我们都知道“病从寒中来”,尤其对于女性来讲,很多妇科疾病都由体寒引起。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她们的身体很容易出现气血两虚的问题。泡脚是调整气血虚和体寒等问题的最好方法,长期坚持泡脚,身体会更好。
肝与肾有精血同源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而精和血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晚上临睡前泡脚之后,肾贮存足够的精华物质,会使肝充分发挥藏血的功能。肝和肾的功能正常,人的睡眠自然好,身体自然棒。
人体的皮肤既是保卫身体的屏障,又可以吸收药物的药性。当双脚泡在充满药物的热水中时,药力可以借助水的热力进入身体。根据自己的体质,我们可以配合适当的中药来泡脚,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调理身体的气血。
相关推荐▼
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患者福音
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在泡脚后出现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的情况,说明肾寒。这时可以边泡脚,边喝姜糖水或热开水。有的人泡脚后上半身发热出汗、下半身不出汗,这则是气虚的表现。对于血虚的人来说,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泡脚的好处非常多,但是在泡脚的时候也有四个忌讳:
1、忌饭后泡脚或者空腹泡脚;
2、忌水温过高;
3、忌泡脚时间过长;
4、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另外,处于经期或妊娠期的妇女不要泡脚,身体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也不要泡脚。
健康始于足下,泡脚的关键在于坚持。有的人三分钟热度,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这样永远不会感受到泡脚的功效。无论是有规律的饮食,还是有规律的运动,只要坚持,健康就会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一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编辑:方舆欢迎投稿:dszyidao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