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止嗽散
《医学心悟》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各12g)、甘草炒,十二两(4g)、陈皮水洗,去白,一斤(6g)
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本证为外感风邪咳嗽,或因治不如法,表解不彻而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或虽经发散,因表解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咯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是表邪尚存之征。此时外邪十去八九,而肺气失于宣降,治之之法,重在宣肺止咳,兼以解表。
方中紫菀、百部甘苦而微温,专入肺经,为止咳化痰要药,对于新久咳嗽皆宜,故共用为君。桔梗苦辛而性平,善于宣肺止咳;白前辛苦微温,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合君药则止咳化痰之力尤佳,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行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止咳,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配伍,肺气得宣,外邪得散,则咳痰咽痒得瘥。诚如《医学心悟》所谓:“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本方配伍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之常用方。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衙前施,风邪未清,左脉浮滑。咳逆,舌薄白,头痛较甚。宜止嗽、化痰、疏风。百部八分,紫菀钱半,马兜铃一钱,冬霜叶三钱,生甘草七分,白前钱半,橘红一钱,光杏仁三钱,桔梗钱半,荆芥钱半,川贝钱半,枇杷叶三片(引),去毛,四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按:患者咳嗽、头痛与舌薄白、脉浮滑并见,是肺气失宣,表邪未尽之证。故以宣肺降气,解表疏风为治。本案在止嗽散的基础上加马兜铃、冬霜叶、杏仁、川贝、枇杷叶,旨在加强止嗽、化痰、疏风之功。
中西医临床医学
医学知识分享与学习
每天学点小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治疗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