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辨治实录刘渡舟朱良春周仲瑛治疗慢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中医名家呼吸病辨治实录》,欲知详情,文末左下“阅读原文”,评论区欢迎大家留言,留言精彩并转发本文者,赠《肺恙求真》1册,共2册。

刘渡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案

导读:《金匮要略》有“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之论述,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对于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喘证,宜内温肺胃以散水寒,方选小青龙汤加减。

案体:柴某,男,53岁,年12月3日就诊。患者患咳喘病10余年,冬重夏轻,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最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查其舌苔水滑,脉弦稍滑。诊断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治以内温肺胃以散水寒,方选小青龙汤加减。处方:麻*9g,桂枝10g,干姜9g,五味子9g,细辛6g,半夏14g,白芍9g,炙甘草10g。服上药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要略》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

评析:小青龙汤显奇效。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张仲景用此方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为患。本例患者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为寒饮内伏于肺,肺失宜降之职。方中麻*、桂枝发散寒邪,兼以平喘;干姜、细辛温肺胃,化水饮,兼能辅麻*以散寒;半夏涤痰浊,健胃化饮;五味子滋肾水以敛肺气;白芍养阴血以护肝阴,而为麻*、桂枝二味药之监,使其去邪而不伤正;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服用本方可使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应当指出的是,本方为辛烈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每有伐阴动阳之弊,反使病情加重,临证应特别注意。

朱良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案

导读: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表现为虚性咳喘,此类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服用中药汤剂多有不便,通常病情稳定后宜改用中药散剂或丸剂,坚持服用,缓图以功,巩固疗效。

案体:某患者,男,65岁,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弱冠即嗜烟,每日近2包,13年前即咳嗽、咯痰,迭经中西医结合施治,但反复迁延,日甚一日,渐至稍感寒或劳作便发,咳痰稀白却咯吐不爽,伴喘息难平,纳呆心悸,畏寒神疲,汗多便溏,面唇紫绀,西医根据其杵状指、桶状胸、肋间隙增宽等以及胸部X线摄片前年即诊断为肺气肿。近因天气猝然变化,感寒后上述症状复萌,刻诊患者口渴时饮却不多,颜面下肢轻浮,舌淡紫体胖,苔微*浊腻,舌下静脉紫粗,脉濡软、重按无力。综合分析,显然系肺脾肾阳均虚,致心血运行受碍,痰瘀交阻所致,因久病虚实夹杂,给予定喘散改汤剂,增加药味治之。处方:北沙参15g,煅鹅管石15g,白茯苓15g,妙白术15g陈皮7g,姜半夏7g,炙远志7g,焙百部7g,炙桑白皮7g,麦冬7g,当归身7g,附子7g,五味子7g,葶苈子7g,炙麻*3g,另以紫河车30g、红参25g、蛤蚧1对研为细末。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同时每次吞药粉2.5g。药尽10剂,请症悉平,之后以定喘汤加生白术、茯苓、酒熟地各20g,当归10g,取5倍剂量,其粉为细末,每次3g,每日3次,空腹服用。连服3料,体质明显改善,至今喘未再大发作。

评析:定喘散疗效较好。朱氏之定喘散,由红参、紫河车、蛤蚧、北沙参、麦冬、五味子、橘红组成,药虽七味,但对老人各类虚性咳喘均有较好的疗效。定喘散是宗李东垣《内外伤辨感论》之生脉散(人参10~15g,麦冬15g,五味子6~10g)扩充而成,此方对老年人各类虚性咳喘,均能在用红参、紫河车、蛤蚧峻补肺牌肾之同时,佐以沙参、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肺肾之气。生脉散之功能益气养阴,止咳敛汗,朱氏补入润养肺肾之阴的北沙参峻补肾经气阴,且用血肉有情之品的蛤蚧、紫河车,更增加了本方的补益纳气作用,故对各种疾病所致的老年虚性咳喘收效尤佳。因为咳喘常与痰浊有关,所以朱氏复佐以理气化痰、功效平和且价廉易得的橘红,既可直接祛邪,又防蛮补壅中。本例患者西医诊断为肺气肿,中医辨证属肺脾肾阳均虚,致心血运行受碍,痰瘀交阻所致,久病虚实夹杂,给予定喘散改汤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定喘散药虽七味,却能补虚不滞邪,祛邪不伤正,足见其师古不泥的一代大家风范。临床中对于肾之气阴过虚,咳喘较甚者,常加煅鹅管石15g,其疗效更好些,《本草求原》中说鹅管石“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

周仲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案

导读: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因感寒急性发作者较为多见,寒郁易于化热,应仔细分辨是否有热象在,不加分析地一见感寒而发就用温化补虚之剂容易出现失误。

案体:秦某,男,55岁。患者患哮喘五年,冬夏易发,此次于10月复发,迁延两月,经用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平喘止咳药等,咸不足言,上月因外感而加重,乃于人院治疗。症见气急咳喘,不能平卧,胸膈满闷,喉中有水鸡声,痰多色*,咯吐不易,汗多怕冷,大便溏薄,舌苔薄*,脉细滑数。西医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性发作。先从痰浊阻肺、肾不纳气论治,给予三拗,三子养亲,二陈加南沙参、熟地、沉香,同服黑锡丹,并用氨茶碱以及吸氧等,经治9天,病情无好转,喘甚时头汗多,痰*稠如脓,舌质红,舌苔*、中后光脱,脉细数(心率次/分)。此属痰热伤阴,拟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麻*3g,杏仁6g,石膏30g,甘草3g,*芩10g,桑白皮10g,川贝母10g,苏子10g,蛤粉12g,射干3g,竹茹5g。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喘急缓而头汗少,越日能停止吸氧,上方加鱼腥草、芦根继续服用。又经4天,脉搏90次/分,喘递减,仍服上方,1周后喘平,但咳痰稠*难咯,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滑,阴虚之象已露,转予养阴清热化痰,用药为南北沙参、天门冬、五味子、白芍、蛤粉、知母、贝母、白前、杏仁、紫苏子、生甘草、瓜萎皮,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服。经治半月,症情得解,继予六味地*汤加味,巩固后出院。

评析:感寒者注意化热。本例患者始起虽因感寒而作,并见汗多怕冷、便溏以及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之症,但痰多色*、舌苔薄*、脉数等症状提示病有化热的趋势,投以温化寒痰、补肾纳气之剂,药证不符,故病情无好转。后改予清化痰热之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合效显,终投滋养肾阴而使病情好转稳定。

痰热蕴肺、肺肾阴伤,症见咳嗽气急,不能平卧,痰多色*,咯吐不易,咽干口燥,舌质红而少津,脉细滑数。治当视其标本缓急,或以清化痰热为主,开壅遏之气,用*芩、石膏、知母、桑白皮、蛤粉、海浮石、葶苈子之属,或以滋补肺肾为主,治生痰之本,选沙参、麦冬、五味子、天门冬、生地、冬虫夏草等,或二者结合应用,临证当仔细斟酌,恰当选方用药,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想了解更多,请回复下列关键字

内科

呼吸:感冒

流感

咽痛

过敏性鼻炎

大叶性肺炎

肺部感染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老年性肺炎

肺炎合并心衰

金葡菌肺炎并脓*败血症

结核性脑膜炎

消化:便秘

腹泻

产后便秘

痢疾

胃下垂

急性胃痛

急性腹胀

胃溃疡

肝炎

脂肪肝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肠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

胆囊结石

胆道梗阻

胆总管扩张伴结石

胆石症胆囊炎

慢性胃炎合并胃息肉

肝硬化

胆绞痛

心血管:低血压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病*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脏病

心悸

泌尿:尿血症

尿石症

遗尿症

尿道炎

小便白浊

尿频尿不尽

神经:眩晕

顽固性失眠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内分泌:甲亢

糖尿病

痛风

增肥

减肥

风湿免疫:白塞氏综合征

风湿

疼痛:头痛

外阴痛

肿瘤:淋巴瘤

癌症

肺癌

胃癌

鼻咽癌

肝癌

卵巢癌

前列腺癌

食管癌

血液:白血病

脉管:静脉曲张

外科

皮肤科:鱼尾纹

白癜风

脱发

湿疹

祛斑

狐臭

脚气

扁平疣

痤疮

牛皮癣

黑眼圈

毛囊炎

湿疹

花粉过敏

荨麻疹

丹*

毛孔粗糙

干性皮肤

油性皮肤

汗斑

雀斑

乳腺炎

酒糟鼻

银屑病

粉刺

脂肪瘤

皮脂囊肿

纤维瘤

褥疮

骨科:腰椎病

颈椎病

腰间盘突出

网球肘

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肛肠科:痔疮

妇科

痛经

宫外孕

不孕

月经

闭经

更年期综合征

子宫出血

性交痛

阴道痉挛

阴道瘙痒

男科

不射精

遗精

前列腺炎

早泄

男性乳房发育症

少精症

睾丸痛

阳痿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

口腔科

口腔溃疡

牙痛

口臭

眼科

青光眼

白内障

眼胀

近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丸价格
白癜风治疗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jg/2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