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干货2016执业药师考试方剂学考

解表剂一、概述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深入,变生他证。本类方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本类方剂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及扶正解表三类。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本类方剂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3)服解表剂的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服解表剂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若表邪未尽,而见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二、辛温解表   麻*汤   《伤寒论》   麻*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法。方中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发汗解表,又可畅行营阴以解诸痛而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配伍,一宣一降,以加强止咳平喘作用,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以防止麻、桂发汗太过而耗伤正气,为佐使药。   桂枝汤   《伤寒论》   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染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本方证由外感风寒,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致。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法。方中桂枝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为君药。芍药养阴益津,敛营止汗,为臣药。桂、芍等量配伍,一散一收,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生姜助桂枝散寒祛邪,兼能和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生津,并可补脾益气,二药既可增强君、臣药调和营卫之效,又能调补脾胃以充营卫生化之源,共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一为使药,调和药性。全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细辛五分(3g)川芎香白芷生地**芩甘草各一两(各6g)   水煎温服。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脉浮。   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治宜疏风散寒,祛湿解表,兼清里热之法。方中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兼治太阳经头痛而为君药。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祛邪,同为臣药。细辛、川芎、白芷祛风散寒,止头身痛而为佐药;生地、*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之弊,也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全方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小青龙汤   《伤寒论》   麻*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甘草炙,三两(6g)桂枝三两(9g)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6g)   水煎温服。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寒饮停肺,肺失宣降所致。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法。方中麻*、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可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全方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止嗽散   《医学心悟》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各lg)陈皮一斤(g)甘草炒,十二两(g)   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三、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牛蒡子六钱(18g)竹叶四钱(12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生甘草五钱(15g)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勿过煎,去滓温服。亦可作汤剂,加苇根(18g)水煎服,其余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辛凉透表,清热解*。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脉浮数。   本方证为外感风热,卫气被郁,肺失清肃所致。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之法。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又可辟秽化浊。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并可解*利咽;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且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既可加强本方辛散透表之力,又无温燥伤津之弊,四药共助君药以加强解表散邪之力,同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皆为佐药。生甘草清热解*,护胃安中,调和药性,合桔梗又擅止咳嗽、利咽喉,为佐使药。   桑菊饮   《温病条辨》   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钱(6g)生甘草八分(2.5g)芦根二钱(6g)   水煎温服。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本方证由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宣降所致。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本方从“辛凉微苦”立法,其配伍特点为: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麻*四两(9g)杏仁五十个(9g)甘草炙,二两(6g)石膏半斤(18g)   水煎温服。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脉浮而数者。   本方证是由外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而致。治宜辛凉透邪,清热平喘之法。方中麻*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解肌以清热。二药一温一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石膏用量倍于麻*,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而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而以宣为主。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四、扶正解表   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各g)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去滓热服。亦可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本方证系正气素虚,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肺气郁闭而致。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壳苦降,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皆为佐药。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方中人参亦属佐药,与甘草相配,益气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本方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药得祛邪药则补不滞邪,无闭门留寇之弊;祛邪药得扶正药则解表不伤正,相辅相成。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温馨提示:由于执业药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医学姐整理了word版,并上传到医学考试交流群(),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加QQ群自行到群中下载哦!!!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文章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赏

长按







































白淀风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