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留守女生选择北大考古专业”上了热搜。
7月30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文科分的成绩,被校长带着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受到千万网友祝福。钟芳蓉说,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网友们纷纷炸开了锅,表示这么好的成绩怎么就选了个冷门专业?
PartOn
被清北进村‘争抢’的女孩
本来钟芳蓉是打算报考清华大学的,她曾向媒体表示过自己"喜欢清华"。
清华招生办的老师自然高兴表示,清华的大门愿意向她敞开。
然而高兴没多久,人家小女孩就被截胡了!
北大招生办老师不依不饶地表示,小姑娘你不是喜欢历史吗?我们北大考古文博院很厉害的。
甚至现场"豪横"地发出宣言,表示"(北大文博院)是全国第一就不说了,我们还想往世界第一的方向发展!"
钟芳蓉表示,她的选择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樊锦诗,自北大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四十余年,被称作"敦煌的女儿",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被誉为"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在被问到如何回应网友善意的质疑,例如"考古专业是否适合就业"、"女孩是否适合读考古?"这些问题时,钟芳蓉表示,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
"我个人特别喜欢历史,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说到底,钟芳蓉对于未来的期许,更多是以兴趣爱好为驱动而选择专业的,而非如多数寒门考生,一头扎进“钱途的性价比”逻辑里。
Parttwo
报考专业,赚钱vs梦想?
钟芳蓉考上心仪的学校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然而在评论区,一堆考不上清北的人却对女孩的专业选择评头论足:
“这就是封闭小山村信息的封锁,并没有人可以给她很好的建议,白瞎分数了,多年后就后悔了”——喜欢樊锦诗,有崇拜的偶像,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兴趣跟就业不是两回事吗?毕竟专业是以后的饭碗,读大学选专业不是为了以后工作生存吗?招生组有点黑心了,忽悠别人小姑娘读这么个招不到人的专业”
“这种家庭应该选毕业后可以赚更多的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这么冷门的专业!姑娘还是要现实一点啊!”
“性格内向的适合这个专业”“等过几年她还会喜欢这个专业吗?会不会有新想法”
至于在考古专业混得不太好的人:
“啊!过来人讲考古真的不要了吧,读到博士的工资也无法有比较体面的生活啊,除非极少数学业有成读博后出国留校当老师,情怀是很重要,面包也很重要啊”——是狼到哪里都吃肉,怂包到哪里都挨揍,你混得不好,不代表这个专业不好。
最后,有人看不过去了,直接开怼:
“什么玩意,评论里这么多人质疑一个女孩子的梦想?”
“为什么兴趣和情怀被世俗看得如此一文不值?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我还是觉得大学时期走自己喜爱的路是最好的,兴趣在就算遇见困难也是天天开心、天天有动力的,就业是现实但不是那么消极的,梦想和现实是可以平衡的而不是非得舍弃一个”
让人感觉欣慰的是,在评论区,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支持和称赞钟芳荣的网友评论,支持这个女孩大胆追梦,支持这个女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是最大的幸福。
PartThr
那就,选择喜欢且擅长的
女生是留守学生,这种孩子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认为家境不太好,而一般家境不太好的人选择专业那一般可能就是类似于经济金融这些一听就觉得能赚钱的专业。
考古学属于历史学大类里的专业,整体来说这么一个专业,你说他要赚钱,也不会怎么赚,失业也不会怎么失,就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专业,所以给很多人的印象是,这个专业学出来等同于无用专业,很多家长就会禁止孩子报考此类专业。
关于中国父母对教育的焦虑,华大基因CEO尹烨说,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的对成功评价标准太单一了。
那些替钟芳荣感觉惋惜的网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依然还是求生存教育——能不能赚很多钱是唯一成功标准。可是,可是钟芳荣的眼界视野早就超越了你们啊!
对于孩子的未来职业或者事业方向选择,我喜欢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的话。他很直白,告诉大家,老师和家长都说努力才能成功,其实这是骗人的,没有人不努力的,但是光努力是不够的,你还要有想法。
一个小孩规划自己的未来,要看自己的家世背景,也要看自己的兴趣天赋,再去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这样规划未来才是科学的。
帮主认为,现实和理想总会有冲突,不管未来如何,只要现在的自己不后悔,那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大家认为金钱和理想哪个更重要?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
—END—
▍素材来源: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点这里,分享给更多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