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识药第一百六十三期杜衡

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马兜铃科)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楚辞·离骚》。第一次见到杜衡是在药园,其叶片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叶片形似马蹄故又名马蹄香。下面就跟随小编一块学习一下杜衡吧。

拍摄时间:年6月

拍摄地点: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

识别特征:

(1)多年生草本。

(2)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茎端生1-2叶。

(3)叶宽心形至肾状心形,顶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面略被毛,边缘及脉上密被细柔毛。

(4)单花顶生,花被筒钟状,顶端3裂,裂片宽卵形,暗紫色,脉纹明显;雄蕊12;花柱6,柱头2裂。

(5)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

地理分布: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和江西。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称为“马辛”,有散寒止咳、祛风止痛之效。

本草集锦:

(1)《别录》:“味辛,温,无*。”

(2)《唐本草》:“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今俗以及己代之,谬矣。及己独茎,茎端四叶,叶间白花,殊无芳气;有*,服之令人吐,惟疗疮疥,不可乱杜蘅也。”

(3)《本草衍义》:“杜衡用根,市者。”

注:来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药方集锦:

(1)治风寒头痛,伤风伤寒,头痛、发热初觉者:马蹄香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少顷饮热茶一碗,催之出汗。(《杏林摘要》香汗散)

(2)治哮呴:马蹄香,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二、三钱。如正发时,用淡醋调下,少时吐出痰涎为效。(《普济方》黑马蹄香散)

(3)治噎食膈气:马蹄香四两,为末,好酒三升,熬膏,每服二匙,好酒调下,日三服。(《孙氏集效方》)

(4)治产后血晕:杜衡、牙皂等分,上研末,?入鼻孔。(《文堂集验方》)

知识链接:马兜铃科植物有很多都含有马兜铃酸,目前国际上关于马兜铃酸的争议很大。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除了已经从中国药典中撤出的关木通外,年版药典和国家标准收载的已明确含马兜铃酸的药材有6种,分别为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品种有百余种(不包括含关木通的品种)。

赞赏

长按







































氮芥酊
白殿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1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