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目前豆瓣评分为9.0的央视大型文化节目——
《经典咏流传》。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
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
领略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
已连播四期,
好评如潮,
给人太多惊喜。
“和诗以歌”的形式,
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
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节目的亮点之一在于:
今人将现代汉语与古文结合,
创作歌词,
让古人智慧闪耀的同时,
又加入了当代的哲思。
主持人:
*。
四位鉴赏团成员:
康震、王黎光、庾澄庆、曾宝仪。
经典传唱人既有演艺圈资深前辈,
也有当红的青春人气偶像。
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被再次创新性传唱
下面一起来欣赏节目中的经典片段
—1—
一首孤独了年的小诗,
一夜之间,
很多中国人记住了它。
一首20字小诗《苔》,
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
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
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
也让很多中国人,
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
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
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
于是,种子种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说是乡村教师梁俊选择了《苔》,
不如说是袁枚的《苔》选择了梁俊。
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
来到贵州省石门坎,
2年的乡村教书时光对他们而言是快乐的,
因为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
遇见梁老师则是一种幸运。
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
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
于是,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
一首一首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乌蒙山,
不能教他们一辈子,
起码要让孩子们想我的时候,
能够唱出这首诗。”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深受触动。
听到梁俊的故事,
《经典咏流传》鉴赏团成员曾宝仪为之动容。
除了《苔》,
梁老师在2年的支教生涯中,
为孩子们带来了多首诗词,
其中50首谱成曲,在大山里回响。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唱着诗歌的梁老师和孩子们,
其实并没有音乐基础,
却唱出最动人的旋律,
让专业歌手庾澄庆热泪盈眶,
让很多中国人成为知音。
—2—
88岁的她,
用苍老的双手按下琴键,
世界立刻安静了,
然后,又沸腾了,
用59年演绎中国最美爱情故事。
作为《梁祝》首位钢琴伴奏缩谱的编写者与首演者,
现年88岁的巫漪丽用59年的时光,
在琴键上倾诉了这个中国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
唐·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这位老人着盛装缓缓地,
一步步走向钢琴,
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
缓缓地抚上琴键。
当第一个音符倾泻而出,
强大的生命力喷薄而出,
冲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仿佛琴凳上坐着的并不是一位耄耋老人,
而是一个对钢琴饱含热爱的“少女”。
“千古传颂生生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曲中深意融化在老人家的一段段旋律之中。
一曲罢,全场肃立鼓掌。
88岁老人手捧鲜花,感慨落泪。
匠心、初心都汇聚成一份真心,
在这首洋溢着生命华彩的永恒经典里,
她永享芳华。
自从6岁那年,
听到了美国电影《子夜琴声》中肖邦的《即兴进行曲》,
巫漪丽与钢琴便达成了一生的相守与默契。
天赋异禀的她,
学琴第一年就在全沪儿童音乐大赛中一举夺冠;
9岁起便师从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
18岁那年,凭借《贝多芬协奏曲》一战成名;
24岁时成为北京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
后来甚至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她是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
在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许多国家参与了演出……
这位老人一生极富盛名,
然而老人家却表现得极为淡泊。
当问及巫漪丽,
“您认为您目前处在?梁祝?中的哪个阶段?”
她说:“刚刚破茧。”
后来有一天再次问起:
“你为什么收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学琴?”
巫老师也是从容不迫地说:
音乐不是炫耀才华的,
音乐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于是问题又有了新答案:
“你现在已经到了化蝶的阶段了。”
她淡淡地笑着说:“可能吧。”
巫漪丽老人是永恒的经典,
她背后的人生,
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连接,
芳华璀璨,经典永流传!
—3—
一蓑烟雨任平生,
*绮珊用40年的等待,
唱出如此经典的《定风波》。
多少年来,
这首《定风波》等待着合适的传唱人,
这位传唱人,
既要经历人生的碰撞激荡,
又要修炼纯净旷达的心境,
既要有生机浩荡的豪情,
又要有淡泊自恃的参悟。
于是,*绮珊来了,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她用《定风波》唱着自己的故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何才能真正地爱自己呢?
如何才能在人生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
在入世与出世的交互中,
达到超然、自足、完满又热情洋溢的境界呢?
有一天,
苏轼和朋友们外出喝酒,
回来时被一场大雨淋得好不狼狈,
大家失*落魄,
唯有他一人兴高采烈,
骤雨稍停,
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脱口而出。
著名音乐制作人刘卓谈及对《定风波》的创作,
表示希望通过传统的音乐元素,
也就是京剧,
最合适的表演形式和最舒服的音域跨度,
把这首作品,
由*绮珊用惊为天人的演唱能力呈现在大家面前,
“最终,
这首歌在珊姐层次丰富,
张弛有度且以恰到好处的京剧唱腔呈现出来。
这首歌一定是这一季《经典咏流传》中的经典。”
*绮珊完美地做到了。
在舞台上,人歌合一。
在与苏轼穿越时空的对话中,
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那股与生命中的挫折对抗的力量,
那找到生活的平衡后怡然澄明的态度。
被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所打动,
*绮珊与这首歌的缘分也因此而生,
人生总有顺逆、荣辱福祸,
读懂这句话的她整整用了二十年。
谈起过往驻唱的经历,
他们总问我说:
晓霞,你喜欢你的过去吗?
我说:当然喜欢,为什么不?
没有我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所以我很愿意邀请你们跟我一起,
用好的,用美的,用有盼望的心,
去期待迎接遇见最好的自己。
很多人也许做着不爱的职业,
或者是与梦想背道而驰的现实,
但是对于*绮珊来说是幸福的。
从3岁到今天,
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才能够在台上以最灿烂的姿态道出:
“70岁的那一天我会热泪盈眶、
如花似玉地继续歌唱!”
这也正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在我们迷茫孤寂的时候,
他出现了,
他跟你说:
一蓑烟雨任平生,别发愁,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更多歌曲及意境海报,
果断收藏!
《明日歌》
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字经》节选
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枉凝眉》节选
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童。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将进酒》(节选)
唐·李白
君不见*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送别》节选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莲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木兰诗》(节选)
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旦辞*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马上去更新
手机铃声和桌面壁纸!
综合自CCTV经典咏流传(ID:cctvmxhct)、央视网、中国青年报、豆瓣、网友留言
编辑:沈英子周静
审核:韩丽晴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