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案4止嗽散合黛蛤散

病案

*某,女,30岁,长沙市人。

门诊病例初诊(-06-29):诉咳嗽,1个月不愈,遇怒则咳甚,经抗生素注射、口服等均未见效。

症见:咳嗽,咽痒,舌紫红,舌苔薄*腻,脉滑。辨证:肝火犯肺,兼痰热咳嗽。

辩证:肝火犯肺痰热咳嗽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

主方:止嗽散合黛蛤散

杏仁10g桔梗10g炙紫菀10g

百部10g白前10g陈皮10g

薄荷6g矮地茶10g甘草6g

桑白皮15g川贝10g青黛粉(另包)10g

海蛤粉10g

10剂,水煎服。

歌诀

一方: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功用: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加减化裁:

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

暑气伤肺,口渴烦心尿赤,加*连、*芩、花粉;

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

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

方义: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

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

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

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

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

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临证备要:

1.原书主治《医学心悟》卷3:“治诸般咳嗽。”[1]

2.方论选录程国彭《医学心悟》卷3:“药不贵险峻,惟其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

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

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住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

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

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

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

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不虑乎?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二方:

清脏腑热剂

青黛粉海蛤粉

功用: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主治:肝肺实热证。

头晕耳鸣,咳嗽吐衄;肺痿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临床: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顽固性咳嗽。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盆腔炎、阴道滴虫症等。

方义:方中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功能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海蛤壳咸寒,入肺胃经,功擅清肺热而化痰清火。

两药共用,以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注意事项:避恼怒、忌厚味。寒症禁服。

二诊(-07-10):诉咳嗽显减,舌淡紫,苔薄*,脉细滑。拟原方再进10剂。

三诊(-07-20):诉咳嗽已愈90%,遇怒时咳嗽已不明显,舌红,苔薄*,脉滑。上方再进10剂,善后功收。

本案咳嗽遇怒则甚,按五行理论称为“木火刑金”证。郁怒伤肝,气郁化火,上犯于肺,肺失清肃则导致咳嗽,故以止嗽散合黛蛤散,一清肺化痰,二清肝火,咳嗽自平。

说明

病案作者:熊继柏

病案来源:一名真正的名中医

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01

陈仁寿.《新编临床中成药学》:科学出版社,.09/月

程国彭.《医学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年6月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9月

汪昂.《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9月

投稿方式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医学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

qq.







































DSP广告投放运营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2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