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学堂中药的性能二

前面介绍了中药的四气、五味,今天介绍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病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时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如何确定药物的升降浮沉呢?一般从四个方面来确定。

1、药物的质地轻重

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磁石

石决明

菊花

桑叶

2、药物的气味厚薄

一般认为,

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

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绛,

气厚(热、温)者浮,

味厚(酸、苦、咸等)者沉,

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绛;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连、*柏微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

*柏

*连

苏叶

3、药物的性味

从四气来讲,温升、凉绛、热浮、寒沉。从五味来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紫苏子

芒硝

天花粉

荆芥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沉浮的主要依据,也是最为重要的依据。如白前能祛痰绛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俱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绛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

上述四点依据,在具体运用时应相互合参。特别是前三点,必须结合临床疗效才能判定其属性是属于升浮还是沉降。

四、归经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如何确定药物的归经?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有时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但这种方法往往带有片面性,即便是将诸特性合参时也欠准确。

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已十分准确。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紫苏子

白前

柏子仁

茯神

晋药堂







































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