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明大夫经典医案之咳嗽1月,三诊后

▲曾庆明

曾庆明教授临床经典医案

咳嗽1月

:张*,男,35岁,外来务工者

:咳嗽1月。

:患者1月前受凉出现咳嗽,干咳少痰,伴鼻塞、流涕,头痛,无发热,自行服用一些感冒药(具体不详)后仍偶有咳嗽,经别人介绍遂至我院就诊。现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偶有咳嗽,晨起咳少量薄白痰,汗少,无发热,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辩证为风寒犯肺,兼夹痰邪。治法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麻杏止嗽散加减:荆芥15桔梗15紫苑10百部10陈皮10白前10麻*5杏仁10前胡10苏子10枳壳5枇杷叶10贝母10薄荷10牛蒡子10炙甘草6生姜3片。3剂。

咳嗽1月

:患者诉咳嗽减轻,仍遇冷风、闻气味重即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考虑以风邪为主,以止嗽散加蝉衣10、僵蚕10,3剂。

随访

随访

电话随访称咳嗽尽除。

临床心得

1、本病案中用到三个常见的咳嗽方,分别是止嗽散、三拗汤、杏苏散。本患者用方主要以止嗽散为基础加减。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乃治外感风痰之方,因其既可治痰咳之肺,又可治咽痒之肺风,故《方剂学》或入祛风剂,或入祛痰剂,或入止咳化痰剂。原治经解表宣肺药后,仍咳不止,胆肺气不宣故咳嗽喉痒,痒者风也,是乃风邪犯肺,常见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寒发热,舌苔薄白等症状。

全方重在轻疏、轻润、轻化。而且价便不贵,药物充裕易得,方见作者之心仁,以之作为治疗百姓咳嗽的基础方。笔者喜用此方,也因其价廉宜于打工一族,更因其专心止嗽,不克意宣降,不刻意寒温腻敛,加减进退余地很大,因而也宜于富贵一族,是一张治疗尤其是寒性咽咳痒咳的常用方,而加减之后,热咳、燥咳、久咳、新咳均可。痉咳,止嗽散加蝉衣、僵蚕,以解痉、化痰、散结,成“二虫止嗽散”,乃《医学心悟》之方。蝉衣功善宣散风热、祛风止痉,僵蚕,归肝、肺、胃经,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之效,均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僵蚕三拗汤,出自《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医方集解》“麻*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甘草生用,补中有发也。”麻*辛温,辛则入肺,温则散寒,质地体轻中空,轻轻上浮,发散风寒,宣肺平喘;杏仁苦温,专入肺经,助麻*温散肺寒,下气定喘;甘草合麻*,辛甘发散而解表,合杏仁,止嗽化痰而利肺。合有发散风寒,止嗽平喘的作用。杏苏散,源自《温病条辨》,主治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症。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芩从下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橘、半、茯苓逐饮而补肺胃之阳,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术者,白术中焦脾药也,白芷肺胃本经之药也,且能温肌肉而达皮毛,姜、枣为调和荣卫之用,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则去走表之苏叶,加降里之苏梗,泄泻腹满,金气大实之里证也,故去*芩之苦寒,加术、朴之苦辛温也。

2、究其用药,确实平淡中见效验,无需过究何君何臣,依其辨证决定每一张处方药物的具体用量,"量大者为君"。荆芥,桔梗:疏风宣肺;紫苑,白前,百部,陈皮,理气化痰,止咳化痰。白前:辛甘平,归肺经。一、有祛痰作用,微温而润,去痰不燥,但化痰力强,量大对胃粘膜有影响,与前胡之宣肺相左,故金沸草散、定喘汤用之;二、有降气止咳作用。

曾庆明教授介绍

铁杆中医

当代著名医家曾庆明教授

主任中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名中医

深圳市名中医

深圳市人大代表

医院院长

深圳市现代经方全科中医临床领*人物

曾庆明

正骨丨针灸丨中药丨明医丨经方

—仁心仁术,薪火相传—

坐诊时间:星期二:下午14:30-19:00

预约-

医馆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4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