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见过吗化痰止咳之ldquo专家

紫菀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二月、三月采根,阴干。

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有白者名白菀,不复用。

《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痿蹶,安五藏。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辛,温,无*。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痿蹶,安五脏。治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辛,性温,无*,入心、肺二经。主咳逆上气,痰喘吐衄,补虚劳,安五脏。

水洗净,蜜炙用。

紫菀苦能入心,而泄上炎之火;辛能入肺,而散结滞之气。行气养血,专治血痰,为血痨要药。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苦,无*。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痿蹶,安五脏。(蜜蒸)

紫菀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手厥阴心包络经;味苦无*,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阴也。

心为君火,火刑肺金则咳逆上气矣;紫菀入心,味苦清火,所以主之也。心包络手厥阴脉,起于胸中,手厥阴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厥阴主散寒热结气者,厥阴有或寒或热之气结也,结而不散,厥阴病矣;紫菀气温,可以散寒,味苦可以散热也。

蛊*者,湿热之*,化虫成蛊也,味苦无*,泄而杀虫,所以主之也。痿蹶者,肺受湿热熏蒸,不能行清肃之令,心气热下脉厥而上,上实下虚,枢折挈胫纵不任地,而生痿蹶也;味苦入心,清热降气,故主痿蹶也。心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脏之主也;味苦益心,心安则五脏皆安也。

《长沙药解》*元御

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肺经

《本草经解》

归心包、心经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紫菀(《本经》)

苦、甘,微温,归肺经。

润肺止咳,化痰下气

1.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多种类型的咳嗽。本品性质温润苦泄,有较好的化痰止咳作用。如外感风寒,痰多咳嗽,可配荆芥、白前、陈皮等;肺虚久咳咯血,可配知母、川贝、阿胶等,如紫菀汤。

2.本品炙用,干润苦泄,性微温而不燥,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兼能止咳,味辛又能开宣肺气,故其应用广泛,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之咳嗽有痰,咳痰不爽者,皆可配伍应用。

5?10g,煎服

太极本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7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